軍事防禦分為被動防禦和積極防禦兩種,積極主動的攻勢防禦能讓己方取得更多主動權並改變雙方力量對比,所以在軍事題材電影中,經常看到守住陣地之後,指揮官都要組織一次或者多次反突擊行動來穩固防禦成果。
中國天波雷達探測範圍示意圖
反突擊是需要一定實力的,穩固戰線,還要有足夠的反突擊兵力才能實現。當前中國已經具備這樣的實力。以中國的兩部天波雷達探測範圍為基礎,配合空間光學和雷達偵查衛星,建立起一個以大陸海岸線為起點,跨越第一島鏈,建設一個縱深接近3000公里的防禦圈的努力已經得到了良好回報。
東風-26飛彈
天波雷達和偵查衛星群如果是眼睛和耳朵,那麼東風26和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就是打擊敵人的長拳和鐵砂掌。以東風-26為例,起射程被設定在3000公里左右,很顯然就是配合天波雷達的探測範圍,也權衡了飛彈的命中精度。在這個範圍內,正好覆蓋美軍太平洋最重要的前沿基地--關島,因此,東風-26飛彈又被網友戲稱為「關島快遞」。
東風-15B型飛彈
視線再往回收一點,東風-15B,東風-16,東風-11等近程戰術彈道飛彈彌補了一千公里以內的火力空檔,通過使用國產高精度雷射陀螺儀,北斗衛星制導等措施,安裝可末端機動的鑽地彈頭,這些近程戰術地對地飛彈可謂是近身肉搏的鋒利匕首,可直刺美軍在韓部署的薩德飛彈系統。
這樣一來,天波雷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分系列偵查衛星負責探測和導航,東風-26和東風-21D分別負責第一島鏈外和島鏈內,日本沖繩等美軍基地和大型艦船的殲滅;東風15B等高精度近程飛彈負責一千公里內的精確點穴和壓制。現在唯一還需要加強的就是反艦彈道飛彈數量仍顯不足,核彈頭儲備數量僅有1200多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0645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