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拍的這張圖著實令美擔心,未來可提高解放軍精確打擊能力

高分三號衛星是我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中首批啟動的項目之一,該星採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先進的遙感衛星平台。它由我國的長征四號丙型運載火箭發射,運行在太陽同步地球軌道上,可持續不斷地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數據支撐服務。據來自國防科工局的最新消息顯示衛星高分三號在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

它已經在軌運行五個月時間內,圓滿完成了衛星平台系統測試、衛星載荷系統功能測試、星地一體化和地面系統測試等任務,狀態良好,達到研製要求。測試結果也表明它成功實現了在不同模式下1米至500米解析度,10千米至650千米幅寬的對地觀測。上圖為高分三號衛星拍攝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所在地,可清晰看到樓層的結構。這張圖著實讓美國擔心,因為中國實現地球全透明的目標指日可待。未來可大大提高解放軍飛彈的精確打擊能力。

據介紹高分三號衛星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在研製中科學家們給高分三號選擇非常好的微波頻段—C頻段。C頻段的概念是什麼呢?一般來說,微波遙感衛星使用的頻段越低,穿透性越強;頻段越高,穿透性越弱,但低頻段不容易實現高解析度。科學家們研究發現,C頻段在衛星的應用中分辨目標更有優勢,是一個綜合性能比較好的電磁波頻段。這樣高分三號衛星既可探地,又可觀海達到一星多用的效果。該衛星最大特點就是不受天陰雨霧等惡劣氣象條件和黑暗的影響與限制,能夠全天時、全天候工作。還具有對地下物體的穿透能力,解決了光學遙感觀測不到或觀測不足的問題,可以隨時對地成像。

高分三號衛星的圖像質量指標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中國的衛星圖像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標誌著我國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研製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從此我國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圖像打破了全進口的現狀,做到了核心在手。

隨著軍事航天技術的發展,各種太空飛行器裝備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而高分三號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也可以作為一種主要的航天偵察手段,在軍事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

未來中國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可以進行多星組網,這樣可以提高偵察情報的時效性,將航天偵察的「盲區」降至最低。也能與可見光衛星配合使用,彌補可見光成像受氣候條件限制的缺點,發揮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揭露偽裝的特點,使各種偵察衛星優勢互補。這樣既能實現大範圍偵察,也能詳查特定區域和移動目標,而這個特定目標包括在海上移動的戰艦和航母戰鬥群,使得解放軍對海打擊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059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