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發射能否擊碎美軍太空優勢?200顆在軌衛星要出力呀

在世界空間發射領域,世界上都多家關注的媒體,比如美國「戰略之頁」網站。這家網站一直認為「中國統治軌道空間(China Dominating Orbital Space)」,他們經常有文章介紹中國衛星發射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展歷程、主要性能和優缺點,列舉了世界10大衛星發射國的基本情況,並將中國與美俄等空間大國進行了縱向比較,認為中國以價格優勢在商業衛星發射領域占據了有利位置。

東風-31A,飛彈發射與衛星發射技術好像是同源的

「戰略之頁」網站預測,到2020年擁有200顆衛星在軌,占全球衛星總數的1/5,同時是美國在軌衛星的一半。為達到這個目標,中國需要每年發射30顆衛星,這相當於具備了世界1/4的發射能力。中國用了25年聚焦這樣的能力,最近兩年開始了「井噴」。從1990年至今,中國已經發射了三四十顆商業衛星在軌。

衛星監控範圍一定要比航拍的大

長征系列是中國主要的運載火箭,源自俄羅斯設計,簡單、低廉、實用,使中國成為衛星發射市場的主角,並以價格優勢見長。美國因成本過高退役了太空梭,太空梭運送一噸載荷的成本是2500萬美元,而俄羅斯和中國僅為300~600萬美元,如果發射失敗還提供雙倍的保險。中國長征系列的失敗率是6%,比俄羅斯高出近2倍,太空梭的失敗率僅為2%,曾經發射過許多西方國家的衛星。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可向低地球軌道運載9.5噸的載荷,向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5.5噸,長征系列火箭的前50次發射用了28年,後50次用了9年,至今已經進行了164次發射。

目前全球共900顆衛星在軌,其中半數都屬於美國,75%是非軍用衛星(多數是商用,其餘是政府所有)。1957年,俄羅斯率先發射了衛星,美國於1958年成功發射,隨後有10個國家具備了衛星發射能力,法國於1965年,日本和中國於1970年,巴西於1971年,印度於1980年,以色列於1988年,烏克蘭於1995年發射了本國的第一顆衛星。

這些大國的衛星不足為奇,一些小國比如伊朗都宣稱具備發射衛星能力,但美國媒體認為證據不夠充分。朝方,對,就是他們也發射了衛星,但是美國媒體認為它是一顆「死」衛星(沒有響應)。韓方,對,就是整容那個,也據說成功發射了一枚在軌衛星。吃泡菜的都發射衛星了,咱們吃佛跳牆的國家千萬不能讓他們趕上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050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