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瘋話!特朗普眼中的美國人有被迫害妄想症?他的就職演說充滿暗黑負能量引起全球嘩然,歐洲撻伐聲浪不息!

張無忌| 2017-01-21| 檢舉

狂人瘋話!特朗普眼中的美國人有被迫害妄想症?他的就職演說充滿暗黑負能量引起全球嘩然,歐洲撻伐聲浪不息!

據新華社1月20日報道,美國當選總統、共和黨人唐納德·特朗普當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就職典禮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當天的宣誓儀式由美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約翰·羅伯茨主持,特朗普在羅伯茨的帶領下念出就職誓言。隨後,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講。

在就職演講中,他重申了在競選期間的多項承諾,重審將秉持「美國優先」的態度,讓「美國重新偉大」。特朗普同時痛斥美國現狀,批評「在內陸城市中生活的母子們深陷貧窮,工廠銹跡斑斑好似墓碑,學校充斥權錢交易卻讓年輕學子得不到應有的知識。犯罪、黑幫還有毒品已經奪去了太多生命,盜走太多未能發覺的天賦。這場對美國人民的屠殺將在此時此地停止! 」

正發表就職演說的特朗普

英國《衛報》就評價,特朗普自造了一個極其陰暗的詞語「美國大屠殺」(American Carnage),使這一莊嚴時刻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特朗普特別嚴厲斥責在華盛頓特區的那些兩黨政治精英,認為那些人對人民意願置若罔聞,聽任內陸城市在「犯罪、幫派和毒品」中潰爛。《衛報》就此認為,他的就職演說更像是他在競選時那一系列聒噪演講的翻版,遠不及他前任們的雄辯演說。特朗普的演講依舊充斥著蠻不講理、頑固不化的想法。他絲毫沒有表示出意願,去安撫全世界或是治癒美國這個躁動焦慮的國家。

英國《衛報》網站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注意到了這一點。CNN稱,作為美國政治的一個傳統,新總統都會在就職演說中呼籲全國團結。面對數以萬計的現場觀眾和成千上萬在電視機前收看直播的同胞,新總統應該撫平選舉所造成的分裂。他們通常還會重溫那些凝聚美國人的價值觀和光榮歷史,喚起美國人對於國家使命的記憶。

CNN非常遺憾地表示,特朗普自去年11月勝選以來就從沒有做到這一點,更別提今天的就職典禮了。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總統演講修辭的專家羅伯特·羅蘭在接受採訪時評價,特朗普的談吐仍然像是一個揭竿而起的總統候選人,而非一位美國總統。

《紐約時報》也認為「美國大屠殺」這種詞語對於就職演說而言,太過毛骨悚然(strikingly grim)。民主黨籍俄亥俄州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稱:「我愛這個國家。我實在想像不出,一個熱愛這個國家的總統如何才能描繪出這麼一種景象。」布朗還不無諷刺地補充:「和一群億萬富翁坐在一起聽特朗普講我們國家有多糟糕,這還挺有意思的。」

《紐約時報》的幾位專欄作者們的評價就更為刻薄一些。查爾斯·布洛(Charles M.Blow)驚訝於「各種危險的蠢話還在源源不斷地從那個就職美國總統的人嘴裡冒出來,但卻還沒有足夠多的美國人感到憂慮和羞慚」。另一位專欄作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則表示:「我已經開始懷念歐巴馬了。」

當然,提到特朗普,就不能不提到美國《赫芬頓郵報》。《赫芬頓郵報》在此前的選戰中,自始至終都把特朗普作為「頭號敵人」,大加批判。本次特朗普在演說中提到「工廠好似墓碑」,這一點《赫芬頓郵報》當然沒有放過。他們的頭條就取名為「陰暗新世界」(Grave New World),同時化用了「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這一經典表述。

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頭條截圖

而特朗普的就職演說也被《赫芬頓郵報》毫不客氣地評價為「陰暗得足以載入史冊」(historically dark):在就職演說中,居然用「美國大屠殺」這種字眼描述美國。《赫芬頓郵報》批評,特朗普只講了16分鐘。對於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來說,這太短了。更何況,其中到處都充斥著他在競選時的那些陳詞濫調:打倒華盛頓建制派、抵制非法移民、大搞保護主義等等。甚至連演說結尾時,特朗普也還是老調重彈,用一連串排比句,號召大家「讓美國重新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就職演說應該是一場重新團結全美人民的演說,但《赫芬頓郵報》批評,並沒有在特朗普的演說里看到這一點。

《赫芬頓郵報》現在已經把頭條換成:「系好安全帶!」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中也提到,以往美國總統就職演說都充滿光明和希望,而特朗普的則要陰暗壓抑得多。

英國《金融時報》回顧,大多數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都營造了一種感覺良好的氛圍,並給人們留下一些期許。因為美國人喜歡自我感覺良好而且主張展望未來,而非回顧過去。

而少數就職典禮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全部歸功於新總統的首次講話。比如,1933年羅斯福面對身陷大蕭條恐懼的美國人說出「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以及1961年甘迺迪那句著名的「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這些人的優雅言辭至今仍留在人們的腦海里。

當然,以特朗普有限的詞彙量以及他對任何敢指責自己的人進行攻擊的傾向,大家不能指望他展現出什麼辯才或是高尚情操。未來或許是一個美麗新世界,但也可能是個可怕世界,這才正是此次總統就職日如此不同以往的原因。

至於德國之聲,他們的標題也飽含調侃:「準備好了,美利堅分裂國」。德國之聲同樣認為,一般而言,美國就職典禮並不僅僅是新總統就任的一個舞台,它還是一個讓因選舉而分裂的國家重歸就好的機會。但是這一次選舉造成的政治和社會對立遠超以往,日後美國能否再次「合眾為一」,德國之聲表示:至少現在很難想像。

當地時間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

不過德國發行量第二的日報《法蘭克福彙報》倒是挺「歡迎」特朗普就職的。該報評論,至少他出席完就職典禮,這位「自我意識過度膨脹的新總統」必須要開始真正行動,而不是成天泡在網上發推特了。

歐美媒體之外,日本媒體也不吝筆墨。《朝日新聞》從14個細節分析了他的就職演說。他們注意到特朗普隻字未提希拉蕊,還把華盛頓特區作為一個大靶子放在美國人民的對立面。對於「美國大屠殺」這一表述,《朝日新聞》稱這和日語中「死屍累累」一詞非常接近,是一個語氣非常重的詞彙。還介紹在美國媒體眼中,「美國大屠殺」已經成為本次就職演說的一個代名詞。

除了這種總體的分析,日本媒體還是更關心特朗普就職演說中有關國際貿易和軍事合作的內容。日本《朝日新聞》稱,特朗普在演說中大談「美國優先」,可以預見美國的外交政策將從歐巴馬時代的「國際協調」經歷巨大的轉變。《朝日新聞》認為特朗普強調美國因防衛他國而削弱自身,今後不僅對日美經濟、就連日美同盟關係很有可能也會受到巨大影響。日本的貿易戰略必須重新評估。值得一提的是,立場偏左的《朝日新聞》還特別採訪了在日的墨西哥人和日本國內的同性戀人群,表達了他們的不安和疑慮。

立場偏保守的《讀賣新聞》也注意到,特朗普的就職演說重現了多次「讓美國再次強大」之類的「在選戰中使聽眾陷入瘋狂」的詞語。美國國內社會分裂不斷加深,國際對未來世界秩序的疑慮不斷加強。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的總統生涯開始了。發行量前三的另一家報紙《每日新聞》還特別製作上下兩期長篇報道介紹「怒號和歡聲」並存的美國社會分裂現狀。

與西方媒體不同,俄羅斯媒體相較之下就和善得很。俄羅斯塔斯社就從特朗普演說中單獨摘出一段。在這個片段中,特朗普表示既然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都是本國利益優先,從這個角度講強調「美國優先」並沒有任何不同。美國也將給予這個原則同世界各國進行友好交往,同時美國也將不再把自身意志和生活方式強加到其他國家頭上。

至於此前被美國情報部門批評為「宣傳機器」的「今日俄羅斯」(RT)在報道中基本引用了特朗普的演說全文。除提了句演說長度較短,僅為一般情況的一半以外,並沒有加入自家的分析評論。標題也是特朗普的原話「我們不會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給他國,但我們將成為他們效仿的榜樣。」但與此同時,華盛頓發生騷亂的新聞在RT的首頁持續滾動,既有配圖還有視頻。

美國總統就職日當天騷亂:超過兩百人被捕,櫥窗破碎,汽車被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036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