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自稱世界第二強國:美勸其別惹中國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發表文章,引述英國駐美大使金·達羅克在華盛頓一所智庫表示,英國航母「一旦形成戰力」,將在2020至2030年之間開赴太平洋,而4架去年10月參加日本聯合軍演的英國戰機按計劃將飛躍南海。但是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英國想在亞太秀「肌肉」的自信從何而來。

資料圖:英國空軍颱風戰鬥機

軍事專家巡航者介紹,在同一文章中有美國防務專家「勸告」英國,英國不應該軍事上與中國作對。不管中國做什麼,歐洲面臨的是俄羅斯與日俱增的威脅。把英國海軍的重心放在歐洲和地中海,讓美國「憂心」太平洋,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

英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

2016年11月,皇家空軍萬里迢迢地派出「颱風」到東亞參加演習,與盟國進行同場競技,藉此檢驗「颱風」的作戰性能,可謂是下了「血本」。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英國是美國的「小兄弟」,日本和韓國同樣也是美國的「小兄弟」,但是東西方「小兄弟」之間在軍事上合作並不緊密,所以這一新動向值得關注。

近日英國《每日鏡報》網站報道,英國一家名為「歐洲地緣戰略網站」發布研究報告,聲稱英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甚至可以打贏與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爭。這份報告認為英國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國,而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中國和俄羅斯僅僅被認定為「地區大國」。

不管中國做什麼,歐洲面臨的是俄羅斯與日俱增的威脅

軍事專家巡航者指出,這份報告聲稱英國的軍隊「全面、先進且多樣化」,是北約和其他聯盟行動的重要參與者。同時,英國還在阿森松島、貝里斯、汶萊、迪戈加西亞島、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直布羅陀、肯亞、巴林和賽普勒斯等地擁有海外軍事基地。此外,英國還擁有核武器,該國的國防預算排名全世界第五或第六位。

資料圖:英國空軍颱風戰鬥機群

不過這份報告最後還是「謙虛」了一下,因為作為一個全球大國意味著英國還「缺乏超級大國的影響力或綜合屬性」,但英國仍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和軍事手段,有能力涉足大多數地緣政治戰區,尤其是中東、東南亞、東亞、非洲和南美。

英國航母曾經還計劃來南海,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7日文章,原題:英國準備要對華開戰?

近日,英國駐美大使金·達羅克在華盛頓一所智庫表示,一旦形成戰力,英國航母將在2020至2030年之間開赴太平洋。而4架去年10月參加日本聯合軍演的英國戰機,按計劃將飛躍南海。

英國皇家海軍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

達羅克說,「我們與本屆以及下屆美國政府有相同的目標:保護航行自由和海空航線的開放」。對於此番言論北京自然地警告說,這些舉動恐將危害中英關係。

提到太平洋,相信英軍很難有美好的回憶。二戰期間英軍在遠東並沒有太多建樹。這也讓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英國想在亞太秀「肌肉」的自信從何而來。

英國皇家海軍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

對此,文中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來自技術層面:到底是什麼讓英國覺得他們可以在軍事上與中國對抗?目前,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的規模已經縮減到19艘,反艦飛彈也正處於淘汰階段。

英國皇家空軍和陸軍規模也直線下滑。相比之下,中國軍費從2011年到2013年的年均增幅都在10%以上,即使經濟增速在放緩,其2016的軍費開支依然有7.9%的增幅。

就算英國海軍兩艘「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級航母及其艦載機F-35B戰機在2020年形成戰力。

英國皇家海軍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

但面對讓美國都擔心的中國潛艇部隊、高超音速武器以及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彈道飛彈,英國航母編隊怎麼能取勝?英國想在本世紀戰勝中國?不太可能!

第二個問題是英國赴太平洋想要達成什麼目的?如果是作為在東亞影響力的宣誓,英國軍事力量出現在那裡的效果不大,除非英國準備好更厲害的大棒;如果是威懾北京不要攻擊台灣或者日本,既然北京不怕美國,當然也不會怕英國。考慮到中國的GDP是英國的5倍還多,顯然在軍事上抗衡中國的想法非常危險。

英國皇家海軍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

在中美高科技軍備競賽中,英國基本上沒有競爭的資本。英國也不應該軍事上與中國作對。

不管中國做什麼,歐洲面臨的是俄羅斯與日俱增的威脅。把英國海軍的重心放在歐洲和地中海,讓美國憂心太平洋,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

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是何等的輝煌,動輒燒殺搶掠,如今卻落得以騎牆術在中美之間求生存的尷尬局面。自2015年以來,英國先是西歐國家中第一個加入了亞投行並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接著又在10月份提升與中國的關係,要在全球事務上與中國進行協調。英國快速與中國靠近,肯定會讓美國不爽,這會一定程度影響美英關係。在這種情況下,要平衡對華關係,發展對日關係,並在南海問題上站在美國立場,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方面做出一些姿態,有利於美英關係的穩定。

英國現任首相特雷莎.梅

但現在是中英合作的黃金時期,英國有求於中國,說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話,會危害中英關係,最後招致中國報復,得不償失,這顯然是相當不明智的,

所以,從英駐美大使和英國外交的表態的時間節點來看,有可能是一出英國版的「周瑜打黃蓋」。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接受中國媒體採訪

對美國說:兄弟你別怕,大膽向前走,我們會在身後給你撐腰。

對中國說:大哥,我可是「一顆紅心向著黨」,只是歐巴馬刀子架在我脖子上,迫於淫威,我不得不從啊。

二、妄圖提高對華的合作籌碼。

習大大去年10月訪問英國,並且與英國建立了」面向21世紀的全球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既然要進一步發展關係,那麼總得有話題談,找中國周邊的話題總比找自己周邊的話題更好,而且有了這些話題英國人手裡就能掌握更多談判籌碼,就更有利於英國與中國進行交易。

習總訪問英國

但,英國真以為自己有足夠的分量來「牽制」中國,恐怕這如意算盤得落空。

大家可能知道,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上任的前幾年對華表現得並不友好,干涉中國內政和對中國指手劃腳的言行不少,結果被中國涼了一年多,他也是冷靜下來閉門思過後才改變了對華態度和政策。

英國海軍「鐵公爵」號護衛艦發射「魚叉」反艦飛彈

如果新上任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要搞反華小動作,中國只需要借英國脫歐的東風,把人民幣在倫敦的交易中心遷到歐盟國家,就會帶動其它國家及早撤出在倫敦的金融業務,立馬讓倫敦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事實上,英國現在連自己內部及周邊的問題都還搞不定,更別說實質性地對中國周邊問題產生影響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005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