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曾為《紐約時報》刊發的一篇「捨棄台灣,換取中國大陸免除萬億美債」的文章「點贊」並寫道:「我注意到了這篇文章,點子不錯,讓我們來討論吧。」
在近日維基解密曝光的希拉蕊郵件中,面對不斷瘋漲的美國國債,希拉蕊2011年11月11日,在其國務卿任上,曾為《紐約時報》刊發的一篇「捨棄台灣,換取中國大陸免除萬億美債」的文章「點贊」。她在一封電郵中寫道:「我注意到了這篇文章,點子不錯,讓我們來討論吧。」(I saw it and thought it was so clever. Let's discuss.)。
在希拉蕊「點贊」的前一天----2011年11月10日,《紐約時報》曾刊登一篇題為《為拯救美國經濟,捨棄台灣吧!》(To Save Our Economy,Ditch Taiwan)的文章。作者是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國際安全問題的前研究員保羅·凱恩。
保羅·凱恩可算個「中國通」,他通過 「捨棄台灣吧」這篇文章,向歐巴馬政府喊話:「債務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筆者註:截止2015年底,美國僅國家債務一項,總量已破20萬億美元大關,如果果再讓特朗普再「折騰」上四年,突破30萬億美元乃小意思),當今的美國,工作崗位的財富比軍事實力更重要,中國的台灣地區對美國幾乎沒有戰略利益(筆者註:但有牽制中國的戰略價值)。台灣地區在經濟上已逐漸和中國大陸融合,兩岸統一是不可避免的。為了美國的經濟安全,應該和中國領導人舉行閉門會談,將(當時)的1.14萬億美元債務一筆勾銷,來換取美國終止對台軍事援助和軍售,以及2015年到期的所謂「美台」聯防。」
蔡英文及執政團隊,深綠陣營中的台灣各界人士,在去年的美國大選中,均對希拉蕊押了寶。最後希拉蕊敗給特朗普,蔡英文等迄今難以接受美國選情之殘酷,以至於方寸大亂迄今未能緩過勁來。在此背景下,聞希拉蕊原來也是個「棄台論」者,它在台灣島內的震動與震驚,完全可想而知。這不,不分台媒之藍綠,立馬炸開了鍋!
保羅·凱恩在「捨棄台灣吧」一文中,正告歐巴馬政府,「台灣問題懸而不決是危險的,因為美國極有可能被迫捲入一場耗資數萬億美元的戰爭中。」就此,筆者想挑明四點:
第一,「棄台論」並非保羅·凱恩首創。1949年解放軍解放中國大陸之後,「放棄台灣」以換取新中國在美蘇之間搞「平衡外交」,防止中蘇結盟,已然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方略。1950年初,中蘇簽署《中蘇友好條約》之後,美國「放棄台灣」的國策仍然沒有改變,只因韓戰突然爆發,台灣問題才一拖再拖被拖到今天。
第二,在當今美國學界、政界和智庫界人士中,持有相同或近似的棄台主張人士大有人在,而且其數量還在逐年遞增。
第三,新老「台獨」勢力,一向無視更不敢面對歷史和時代潮流。由是,從保羅·凱恩的「棄台論」到希拉蕊的「點子不錯」,的確驚嚇了台灣地區,但並不駭俗。
第四,保羅·凱恩擔心台灣問題如果懸而不決,美國很可能被迫捲入一場耗資數萬億美元的戰爭,顯然過高估計了美國的能耐。既然台灣地區不是美國的戰略利益,而中國又是個核大國,敢問保羅·凱恩:你相信美國肯為台灣地區打一場戰爭嗎?如果最終不能通過和平手段統一祖國而決定「奪取台灣」,今天的解放軍,抑或說幾年後的解放軍,能給美國與中國開戰的機會嗎?顯然,在評估中國大陸統一祖國的意志上,以及評估美國軍力上,保羅·凱恩不如美國候任防長馬蒂斯更清醒(可參閱筆者1月14日為《看看新聞》「點兵」欄目所撰寫的《「瘋狗」馬蒂斯似乎並非那麼 「瘋」》一文)。
當然,保羅·凱恩也確有審時度勢之一面,他的「兩岸統一是不可避免說」是完全正確的。既然統一已經不可避免,目前只差時機選擇和把握,那麼大陸的強軍興國戰略再實施上幾年,完全有條件實現「不戰而屈台之兵」之目的。
惟利是圖,不惜背棄盟友是美國的一貫作派。台灣地區是美國的「盟友」嗎?不!台灣只是一枚用來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中國大陸發展得越壯實,中國大陸的軍力越強大,台灣地區的「棋子」作用就越小。所以,美國最終拋棄台灣是肯定的,目前尚難確定的是拋棄的時間,因為對美國而言,拋棄台灣也有個最佳時機的把握問題。至少美國認為,目前還有實力拿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周旋」上幾年。
不管是直接了當的特朗普執政,還是「兩面三刀」的希拉蕊上位,「台獨」勢力把寶押在美國人身上,絕對不會有好下場。至於中國大陸,美債也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既然是核心利益,在習主席的領導下,在明明可以用實力、拼意志收復台灣的前提下,決無可能拿美債換台灣地區,這一點,美國太自以為是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