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總說中國搞「金錢外交」,其實相比美日中國對外援助的額度少得多,中國更多的是以援助為敲門磚,用合作共贏來吸引他國。雖然,中國對外投資雖偶有失敗,但近些年觀察下來,總體收益與質量都不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事實上,日本才是真土豪,是真正的金錢外交。從2016年11月到2017年1月,在兩個多月時間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承諾在未來5年時間裡,分別向緬甸、菲律賓援助8000億日元(約合70億美元)和10000億日元(約合87.33億美元)。對菲律賓援助萬億的承諾,是1月12日安倍金三訪問馬尼拉時做出的。
那麼,為啥安倍政府如此捨得撒錢?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在筆者看來,安倍政府下血本對緬甸和菲律賓援助有五大企圖:
一、對沖中國在亞洲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提升日本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
中國GDP已是日本GDP的兩倍多,中日兩國越來越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經濟領域甚至已經超過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非常不甘心,既擔心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又擔心自己影響力被削弱,為了對沖這一趨勢,日本就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去維繫。
二、試圖尋找給中國製造麻煩的突破口,爭取遏制中國的機會。
無論是緬甸還是菲律賓,如果大家發現,在過去幾年中他們都給中國製造過麻煩。日本認為,只要日本繼續追加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就有機會找到給中國製造麻煩的突破口,有機會爭取到遏制中國的機會。
事實上,安倍政府之前已經做到了,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就連續五六年反華。只是,到了杜特爾特時期,日本這一招不管用了。當然,日本也曾對柬埔寨、寮國進行過試探,只是他們都不積極,日本只能作罷。
當然,日本之所以把菲律賓和緬甸作為重點對象,根本原因就是兩國和中國之間都有點麻煩。菲律賓與中國有島礁和領海之爭,緬甸則是因為緬北問題與中國存在分歧。
三、改善日本在亞洲形象。
安倍政府一直在推動修憲,同時準備成為正常國家後走出去。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日本非常需要提升自己國家在亞洲的形象,同時削弱亞洲國家對日本侵略歷史的記憶。那麼,對亞洲主要展開重磅援助就是提升形象的重要手段。
四、為日本軍隊走出去鋪路。
日本安倍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國家正常化,日本軍隊也正在謀划走出去。要走出去,總是需要海外的軍事補給基地甚至是軍事基地。很顯然,台灣不可能作為日本的補給基地,最近的就是菲律賓,所以對菲律賓安倍政府一定會重視,如此大規模的援助一點不意外。至於緬甸,由於其重要的印度洋國家,考慮到緬甸與日本的淵源,這裡也是未來日本軍隊可以修建軍事補給基地的地方。在筆者看來,安倍如此花血本與這一長遠布局有密切關係。
五、為日本經濟整合更多人口的市場。
如果大家注意,日本發展與亞洲國家的關係非常重視一個指標,那就是人口。譬如菲律賓人口超過1億,印尼人口2.58億,緬甸人口5380萬以上,越南人口9500萬。人口就意味著市場空間,對這些人口眾多的國家展開援助,有助於日本經濟開拓境外市場,發展日本經濟。
其實,未來日本還可能高額援助越南、印尼、斯里蘭卡等國,日本的做法就是要和中國爭奪一切可以爭奪的資源,要努力能給中國製造一切可以製造的麻煩,這就是日本的中心思想。所以,中國走到哪裡,日本就會跟到哪裡。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雖然對中國處心積慮,但取得的成效一定不好。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實力決定了這一點,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國家都想從中日博弈中獲利而不是當炮灰,除非這個國家的決策者腦袋進水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877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