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微信號:shipsh)
信息 · 數據 · 諮詢
在世界經濟狀況回暖不及預期,以及航運業內發生重大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港一直以來十分注重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以高質量的服務標準為到港船舶提供優質服務,2016年新加坡港經營狀況相對穩健。
與此同時,新加坡港連續兩年獲得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評選的世界第二大海上連通性最好的港口城市。據了解,此榜單主要以港口的海上連通性及為船公司提供的貿易連通性為主要評估指標。無獨有偶,在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 Forum, WEF)公布的全球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榜單中,新加坡港同樣位居全球第二。
而據航運界網所知,進入21世紀以來,2000-2004年,香港以絕對優勢位居全球第一大貨櫃港,而新加坡位居第二;自2005年開始,新加坡港貨櫃吞吐量反超香港,成為全球第一大貨櫃港,並且連續5年位居榜首;但是在步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上海港藉助政策、區位、政治等優勢迅猛發展,貨櫃吞吐量自2010年至2015年期間,連續六年位居全球各大貨櫃榜首,而新加坡再次滑至第二位。與此同時,根據2016年已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海港完成貨櫃吞吐量3713萬TEU,而新加坡港完成貨櫃吞吐量3090萬TEU,深圳港完成2398萬TEU,將分別位居全球100大榜單的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縱觀2000年至2016年數據可發現,除2005至2009年,新加坡港口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大港口外,其餘12年均第二位,加之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及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榜單第二位,新加坡港可謂是貨櫃港口領域名副其實的「千年老二」。
航運產業集聚方面,截至2016年底,共有130多家國際航運集團及5000多家航運組織機構,17多萬航運類人才在新加坡集聚,為新加坡當地GDP貢獻7%。對此,新加坡港務局執行長AndrewTan先生表示:「2016年航運市場運力過剩的局面為得到明顯改善,貨櫃市場運價依舊低迷,加之航運市場發生的大型聯盟的形成、航運企業間整合、合併、收購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因此,2016年對於航運業來說是及其不平凡的一年。但是隨著新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出現,海洋聯盟、THE聯盟等聯盟結構的變化於今年正式投入運營,並且新的國際規矩也即將生效,2017年也將會是航運業極為關鍵的一年。」
船舶到港方面,2016年新加坡到港船舶噸位達26.6億總噸(gross tonne, GT),較去年去年增長6.3%。其中,貨櫃船、散貨船及油輪仍是該港口的主力,到港噸位占比均超30%。
燃料油銷售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船舶加油港,2016年新加坡累計燃油銷售量同比增長7.7%至4860萬噸,而2015年錄得數據為4520萬噸。
貨物吞吐量方面,受世界經濟疲軟、韓進申請法院保護及航運聯盟結構調整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2016年新加坡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93億噸,同比增長3%;完成貨櫃吞吐量3090萬TEU,與2015年基本持平。
船舶登記方面,與2015年相比,2016年新加坡港船舶登記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2016年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共登記船舶總噸位170萬總噸,較2015年增長2%。也就是,2016年懸掛新加坡旗幟的船舶總噸位由8630萬噸增長至8800萬噸,鞏固了新加坡全球十大船舶登記國的地位。
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831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