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拿下兩個戰略要地,背後狠狠"捅美一刀"

最近外國媒體報道,中國海軍將在「非洲之角」的吉布地建立中國首個海外基地,成為了近一段時間的熱門新聞事件。吉布地曾是法國殖民地,占據極為有利的地理位置。

曼德海峽在紅海入海口將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分開,在這裡曼德海峽僅有20海里的寬度,每天有380萬桶原油從該海峽通過,約20%的全球石油貿易和一半的中國石油進口須經過旁邊的亞丁灣。

但是吉布地的條件還十分欠缺,需要中國至少建設10年以上才能完備。

軍事專家季承介紹,目前,中國從中東購買的石油,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後橫穿整個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才能運到中國。

這條海上航線由於需要穿過印度洋中心地帶,而這一地帶不但有印度海軍,還有美國和歐洲的軍力涉及其中。如果未來世界情況變化,這條航線可謂隨時被歐美和印度所「扼制」。

瓜達爾位於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馬克蘭地區,距離全球石油供應的主要通道——荷姆茲海峽大約400公里,緊扼從非洲、歐洲經紅海、荷姆茲海峽、波斯灣通往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條海上重要航線的咽喉,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中國已經決定在巴基斯坦投資大約500億美元,幫助修建公路、鐵路、通訊設施和發電項目,最終將把中國西部的新疆地區與阿拉伯海深水港瓜達爾連接在一起。

這個合作項目被稱為「中巴經濟走廊」(CPEC),這將把瓜達爾變成中國新疆甚至廣袤的中國西部通向國際市場的進出口門戶。

瓜達爾港是中國迄今最大的援外工程之一,也是中巴合作的又一結晶。作為中巴友誼的標誌性工程,瓜達爾港項目一直受到中巴兩國政府和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瓜達爾港使中國獲得進入阿拉伯海的通道,這已引起印度和美國不安。許多西方和印度分析家認為中國有意在該港口建造海軍基地。

中國海軍如果要保證石油航線的航行自由,就需要連續建成各種深水碼頭、干船塢、艦載設備維修中心、電子設備維修基地、軍械庫、油庫、機場和彈藥存儲中心,以及海洋導航氣象中心、指揮所、雷達站和防空飛彈陣地等等一系列設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61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