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習近平最害怕的事是什麼?他不怕在南海與美國對峙。雖然美國防部和海軍在2016年底一再表示,已準備好在南海面對中國,但中國繼續在南海島礁進行軍事化建設,加強空防和海防,堅持南海是中國領海,不顧美國的反對。
他也不怕川普,不怕川普挑戰「一中」,不怕與川普打貿易戰;如果川普真的敢對中國輸美貨品征高關稅,就算徵稅率不是45%,而是降至10%,甚至是5%,都足以引起一場貿易戰。
他也不怕反腐激起反彈,因為他2016年10月已取得黨內同意,將他封為「核心」,成為8800萬黨員的「領導核心」;未來一年他將會進一步鞏固他對黨的控制權,將更多親信安排進入「19大」。2016年底他已放出訊號,未來一年將會進一步反腐,並開始試點推行新的「監察制度」,最終目的是,所有政府部門和官員都必須接受監察。
他也不怕人民幣繼續下跌,以及因此而導致的資金外逃和外匯儲備減少。過去的兩年半,在他掌權下,外匯儲備已減少了1兆美元,從2014年6月的4兆,減至2016年底的3兆。他不怕每月動用數百億美元外匯,入市購買人民幣,以拉抬人民幣的匯率;他不怕人民幣逐步下跌,不怕匯率跌破「1兌7」的重要關口。
他也不怕2017年中國的經濟成長達不到6.5%的指標。2000年至2010年,中國平均成長11%,他上台的2012年,跌至7.8%;四年來繼續下跌,2015年跌至6.9%,2016年估計再跌至6.5%。2016年底,他向財經官員說,不要怕來年達不到6.5%的指標,如果經濟進一步減速,拉低成長,也無須刻意追求6.5%;換言之,他可以接受低於6.5%的成長。
那麼,他最怕的是什麼?是失業,是那些因為負債和缺少競爭力的殭屍國企倒閉和裁員,造成工人下崗;工人下崗,則導致社會不穩,社會不穩是他最害怕的事。
華爾街對2017年的中國經濟解讀是,中國將會面對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包括內有權力轉移的19大要召開,外有川普上台帶來的挑戰,因此中國政府將在未來一年力求經濟穩定,以助政治穩定;為求經濟穩定,將繼續採用刺激經濟的手段,藉此提高成長,確保可達至6.5%的指標,對殭屍國企的產能過剩和債務改革,只能延後。
中國政府2016年3月曾說,鋼鐵業和煤炭業將要裁員180萬人,政府為下崗工人支付安置費,高達150億元;但大半年過去了,裁員潮未見出現,原因正是政府擔心大量裁員,會引起工潮和社會不穩,因此對殭屍國企,繼續給放寬信貸,使它們得以繼續靠借貸避免裁員。這可以從政府過去一年的信貸鬆緊看得出來:去年第一季,政府收緊對企業的信貸,直接導致經濟加快減速,二、三兩季政府又放寬信貸,讓殭屍國企得以繼續借貸,避免關門和裁員,但第四季又開始收緊信貸,使企業難以借貸,引起了一波「公司債」倒債潮。殭屍國企既身負巨債,又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的最危險因素;政府希望改革,甚至讓它們關門,卻不敢讓它們關門,因為擔心工人下崗,導致工潮和社會不穩,所以不得不延後對國企的改革。
「法國興業」的研究發現,除了鋼鐵和煤炭,至少還有10個行業(占中國整體工業資產的50%),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如果這10個行業削減10%的產能,至少要裁員1000萬人,下崗工人的安置費高達GDP的1%;換言之,政府只說鋼鐵和煤炭要裁180萬人,不及總裁員人數的20%,還有80%沒有說,可見改革殭屍國企有多困難,這也是習近平最害怕去觸及的地方。
經過30年的高速成長,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的工人期待加薪,減少工時,以及改善工作環境,但習近平上台四年,經濟持續減速,製造業為了提高競爭力,不得不削減成本和裁員,那些靠政府信貸而生存國企,為了減少債務和產能,只能削減成本和裁員。2011年中國只有185起罷工事件,2015年卻增至2944起,增幅達16倍。中國經濟規模越來越大,但政府對工廠倒閉和工人下崗卻越來越敏感,最怕工人爆發工潮,工潮一爆發,最受損失的,就是「習核心」的威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46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