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公認的稀土大國,中國稀土產業在世界上占有資源儲量、稀土產量、稀土銷售量和稀土用量四個第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可以大量供應不同品種及不同品級稀土產品的國家,在世界稀土市場上具有支配和主導地位。可以說稀土之於中國,猶如鐵礦石之於澳大利亞。不過與澳大利亞掌握了鐵礦石的定價權並通過鐵礦石出口獲取了巨額利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一直以「白菜價」出口稀土。目前全球稀土的主要消費國為美國、日本、韓國、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然而,30多年過去了,中國稀土經過無休止的濫采濫用,儲量已經下降到世界總儲量的20%~30%。在中國稀土拉動gdp的同時,美國封閉了境內最大的稀土礦,隨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紛紛效仿關閉稀土礦。日本更是大量從中國進口稀土,堆積起來,已經足夠其使用三四百年。同時為了耗空中國,在進口堆積之餘,日本從中國進口稀土後出口給第三方,以此都成了世界上一個相當大的稀土出口國。中國稀土已經不能再等下去,否則20年內被耗光。
日本企業在中國瘋狂進口稀土引起了中方的警覺,據日媒報道,由於中國已經意識到保護其稀土資源的重要性並採取行動,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日前召集美、英等各國駐華大使,要求中國緩和對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並採取「曲線救國」的戰術,從東南亞地區轉口來收購半成品。
據報道,日本在太平洋上首次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稀土礦藏。而且,其儲量甚至要比陸地所發現的稀土資源總量要多出千倍。新發現的資源基地將幫助日本完全擺脫對中國的依賴。要知道,在太平洋南鳥島僅一個採礦平台的開採量就可以滿足日本的年需求。這一數量是相當巨大的,因為日本進口著世界上50%的稀土原料。
因此,我們別再以世界第一稀土大國自居而沾沾自喜,揮霍資源,讓中國充當世界稀土市場最大供應者是毫無道理的。美國,其稀土儲量逐年大幅增加,排名也節節攀升,但對本國稀土卻「只探不採」,逐年減少開採量,2002年,乾脆封了國內最大的稀土礦,轉而從中國購進。
再看日本,長期從中國廉價進口稀土,存在海底。有報道說,日本儲存的稀土夠它用上100--300年。日本和韓國通過進口和礦山購賣,占有了世界稀土30%的儲存份額,中國稀土出口約70%去了這兩個國家。如今,不產稀土的日本卻成為世界稀土存量、消費和出口大國,豈非咄咄怪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