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作為美國的盟友,和美國陣營的前線國家,一直手握強大的軍力。但你可能沒有想到過,韓國人除了普通的戰艦、重型戰機和坦克外,還想掌握核武器。其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是:掌握20萬噸當量級的戰術核彈。
韓國的核武器研發史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在當時的戰爭中,韓軍痛感武器落後,李承晚政權開始秘密研究掌握核武器的可能。這種大殺器美國人自然是不會給的,只有自己弄。但細細算來,要錢沒錢,要原料沒原料,要專家沒專家。就在其絕望之際,一個叫做岡田的日本人「如同天使一般地」出現在韓國人面前。他自稱是二戰期間日本核計劃的核心人物之一,手頭握有當時日本遺留下來的核武器研製資料:眾所周知,日本在二戰期間的核計劃曾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失敗的最大原因是缺乏燃料。韓國政府當即給他開了高薪,讓其秘密參與韓國核武計劃。但事後證明,這個人純粹就是個騙子,只是一個在日本混不下去的工程師而已。根據韓國的一些文章稱,在知道真相前,韓國政府已經支付給了他一筆巨款,大概相當於今天的60億韓元,約合3400餘萬人民幣。被拆穿了的岡田倒也很看得開,說我就是假的,但錢我也不會還,因為我的確幫你做了事,這就是工資。我不是你們本國的老百姓,你也不能拿我怎麼地,事情搞大了吃虧的是韓國你自己。震怒的韓國政府最終只能將其驅逐出境,宣告「其永遠不能進入韓國」。
不過,到了50年代末,美國開始在韓國部署核彈頭和發射核彈頭的短程戰術飛彈,以及核大炮。這稍微讓韓國人安心了下來,空中樓閣般不切實際的核武計劃暫緩了下來。
美國當年在韓國部署的戰術核飛彈
60年代初,根據和美國的協議,韓國開始獲得民用的核反應堆用於建造核電站。但美國人也知道韓國人心裡的小九九,在核原料和電站的監督上十分嚴厲,讓其無機可乘。
70年代的朴正熙時代,美國開始從韓國部分撤軍。這位以強硬著稱的韓國總統再次重啟了核武器計劃。這次韓國人走的比較遠,投入巨資,以原子能研究所這樣的和平機構與外國展開秘密協助。對多個國家的核計劃都給予過支持的法國人向朴正熙伸出了橄欖枝:法國人不在乎什麼全球局勢,反正你核武器研究出來也不是來打我的,能賺錢就OK了。在法國的核技術和部分原料的幫助下,韓國人的核武器研製計劃第一次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其計劃是,在8年時間內把手上的核武器變成既成事實,目標製造出20萬噸級當量的戰術核武器,配合自己研製或是引進的戰術飛彈和戰機,可以形成地區級的核威懾能力。如果和法國的合作繼續走下去,不得不說這個目標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韓國的核電站
但是,無孔不入的美國人發現了韓國人的「非分之想」。這完全超過了美國人的底線。而手握韓國的經濟和軍事命脈的美國人最終採取了果斷行動,施加重大壓力,最終讓韓國人的核夢想告吹了。從那以後,美國人大大加強了對韓國的滲透,堅決不讓自己的盟友掌握核武器,從而動搖自己的領導地位。美國人的舉動讓韓國損失慘重:在之前的研製工作和與法國的合作中,韓國大概已經投進去了6億美元,大概相當於今天的36億美元,約合近250億人民幣。這些投資全部血本無歸了。
進入新世紀後,韓國人曾數次進行了濃縮鈾試驗,想獲得武器級純度的核原料,其一小塊樣品的純度甚至超過了百分之60!但這也僅僅是試驗而已,無法量產。在美國的干涉下,韓國人的核武器之夢恐怕是很難實現的。就算是近年來韓國國內因為局勢變化,要求擁有核武器的呼聲越來越高,但美國人卻從來沒有放鬆自己的監管。
韓國民用核技術還是很發達的,但軍事用途卻在美國的阻力下告吹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