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本政府的無恥,這個國家竟如此沒骨氣

今天,日本政府突然怒氣沖沖地宣布從韓國緊急召回兩名外交官,還表示暫時中止與韓國一切高層的對話……

至於原因,則是這韓國釜山市的老百姓,因為不滿日本政府拒絕深刻反省戰爭罪行的態度,便在日本領館的大門口前立起了一座「慰安婦」的銅像,並且拒絕搬走。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面對日本政府如今擺出的這副強盜嘴臉,韓國政府的回應卻異常地沒骨氣……

原來,韓國官方憋了半天,最後只吐出了這麼一句話:「對日本這一措施感到遺憾。」

不過,韓國政府沒骨氣地說出這番話倒也並不奇怪。因為就在去年這個時候,韓國政府在美國的「撮合」下,與日本簽訂了一個非常「喪權辱國」的協議——居然同意日本用10億日元(不到6000萬人民幣)「封口」韓國,以後韓國都不得再對日本提出「慰安婦」的問題了…

而這也是為何如今日本在面對韓國民眾對於「慰安婦」問題正義的訴求時,膽敢公然撤走外交官,並宣布中斷高層對話的原因。

倒是韓國人民在這方面挺令人尊敬的。儘管韓國政府在美國和日本的壓力下,都已經不敢再要求日本正視慰安婦的問題了,可韓國人民為了維權,一直徹夜守護著他們在日本領館門前立起的這尊慰安婦雕像,生怕被韓國政府移走……

雖然韓國民眾的抗爭令人敬佩,但他們的行動卻並不一定能打動他們的政府。畢竟,韓國現在正處於權力真空狀態,日本人也有鑽空子的嫌疑。不過,如果我們回顧歷史,也會發現「主權殘缺」的韓國政府,以往在面對日本時也大多是個「軟綿綿」的角色。

比如,在現任韓國總統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執政韓國的上世紀60年代,有舊日本軍隊軍官身份的朴正熙在政變成功奪權後,就在美國的「撮合」下徹底放棄了要求日本為戰爭道歉、正視戰爭罪行的要求,直接與日本恢復了外交和經貿關係。

用韓國學者的話說,這個協議讓韓國除了被美國支配,更進一步淪為了日本的小弟。所以當時很多韓國知識分子都反對朴正熙的做法,斥責他的做法是讓好不容易從日本殖民下獨立的韓國,又重新淪為了美日的殖民地。然而這些聲音都被朴正熙控制的軍政府鎮壓與封殺了……

而在朴正熙遇刺後,上台的全斗煥為了服務冷戰時期美國的「反共」需要,對日本也是「馬首是瞻」。直到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擔任韓國總統的90年代,韓國才從1992年開始要求日本認真調查「慰安婦」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時期日本的首相也基本上都是左派立場的,比如海部俊樹、細川護熙、宮澤喜一、小淵惠三以及著名的村山富市等人,都是積極反省日本二戰中罪行的。所以,韓日雙方也才能坐下來非常坦誠地談論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罪行,韓國方面也因此確立了 「慰安婦」的人格和尊嚴比金錢賠償更重要這一原則。

另外,那段時期也是中日關係的一段「黃金期」……

然而,從小泉純一郎等人上台開始,日本又開始走回右翼的老路上,拒絕深刻反省戰爭罪行,所謂的道歉不過是表面文章,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也頻頻迎來日本高官乃至首相的參拜。而韓國方面這個時期的李明博,雖然從媒體的報道上來看錶現得對日本很強硬,但實際上在他的任期內日韓差點就簽署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彼時媒體的報道

其實韓國政界對日本一貫表現出的曖昧或模糊的態度,除了歷史上的「日偽」元素外,主要還是因為韓國沒有任何獨立的外交自主權,只能在美國的掌控下開展外交工作。美國自然不希望韓國和日本內鬥,傷了遏制中國的大局。

因此,我們才會在去年年初韓國和日本簽訂的那個6000萬人民幣的「慰安婦封口協議」中看到了美國的影子,也才會在朴槿惠出了閨蜜門事件中,看到「薩德」依然堅挺,甚至李明博時期因民意反對沒能通過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居然在朴槿惠「出事」這段時期順利通過了…

而且韓國現在的權力真空,恰恰是日本和背後布局的美國希望看到的。畢竟韓國民意找不到一個確切的發泄對象,才會令很多親日的,並且對美國對華大戰略更有益處的政策可以「糊裡糊塗」地獲得通過。

只不過一個國家的命運總被別人玩弄在股掌之間,自己毫無自主權,這在我們獨立自主的中國人看來,真是挺可悲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37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