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歡呼自己又攻克一項尖端科技:沒想到中國同款40年前已服役

也許在許多眼人中,印度喜歡靠花錢買國防現代化,其實為條件太好,即有錢又容易買到東西,如果東西買不到,印度也一樣會自力更生,自主研發,比如:彈道飛彈技術。西方國家一直對彈道飛彈技術嚴防死守,讓印度只能自己動手。

上世紀80年代初,印度提出「綜合制導飛彈發展項目」,開列了5個飛彈項目,其中之一,中程彈道飛彈項目,代號,「烈火」,先後研發了多個型號,其中,射程最遠的當屬:烈火5。

成功飛了出去

2012年4月19日,烈火5首次試射,其後的2013年9月、2015年1月又各進行一次試射,不久前的2015年12月25日,又進行了一次試射。按印度的說法,5年中的4次試射全部成功,這讓印度媒體歡呼自已又功克了一項尖端科技:印度成為第六個能夠製造洲際飛彈的國家。

可惜印度的說法一直受到懷疑,特別是最近一次,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視頻,後來給出的消息,更是依收集的雷達信息來分析,才判定試射獲得成功,這4次試射成功的結論都是如此,通過分析判定次次成功。

沒等測試完成,印度就把它拉出去參與閱兵式

由印度國防研究與開發組織負責的烈火項目一直為大步子發展,每一個型號在射程都有不小的提高,通常要比上一個型號提升1000公里,最新的烈火5,達到5000公里。按印度的說,烈火5為一款三級固體彈道飛彈,全長17米,直徑2米,起飛重量約為50噸,可以攜帶1噸重的彈頭。雖說印度將其稱為:洲際彈道飛彈,具備打擊中國北部的能力。可是國際通用的洲際彈道飛彈標準為8000公里以上,5000公里只能算遠程彈道飛彈,也許印度不知道,或者沒想到,烈火5僅相當於中國的東風4,一款上世紀70年代服役的型號,也就是說,與它類似的中國同款飛彈40年前已服役了,且早已退役,如今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它。

留在人們記憶中的東風4

雖說所謂印度有關洲際飛彈的說法不實在,但是其技術參數確實不比,比美、俄等國在開發第一代同類飛彈在先進不少,以更小的個頭實現大射程的目標。只是與印度其它自主研發項目一樣,該項目前期很快,進行測試期出了問題,烈火系列飛彈從1989年開始進行第一個型號的測射,到如今也沒有一個型號達到完善水平,依然在不斷進行測試,既便最成熟的烈火1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狀態有待穩定。

以目前的狀態,烈火5的許多技術問題有待解決,首先是,機動發射能力,如今採用只是一個利用卡車牽引的拖車平台,只能做到具備移動發射的能力,至於實戰性可以不用考慮了,僅具備在公路機動的能力。至於鐵路機動發射,更看不出實用性。其次,做為遠程飛彈,為其配備核彈頭,自然為基本的,這涉及到核彈頭的小型化問題,這個技術問題能否相當成問題。

總體來說,印度的「烈火-5」飛彈只是理論具備洲際打擊能力,距離實際能力相差甚遠。更大的問題是,遠程飛彈屬於威懾力量,不是以使用為目標,它的最大價值是呆在發射架上,印度想憑藉一款飛彈就構建威懾力量,很可笑的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37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