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計劃建造20座海上核電站?中國早已完成反應堆設計工作

中俄浮動核電站安全預案有保證。近期,俄羅斯《新聞時報》報道了中國計劃未來在海上建造20座浮動核電站的有關情況,指出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在「重要海域」部署浮動核電站,美軍制定了「攻擊方案」,並且分析了這種威脅能不能起到效果。

俄羅斯《新聞時報》首先認為俄羅斯在海上浮動核電站計劃和核電站防護方面領先先於中國。為了給俄遠東及北極地區供電,俄羅斯原子能公司於2009年開工建造「羅蒙諾索夫號」浮動核電站,原來計劃於2016年交付,2018年投入使用。「羅蒙諾索夫號」排水量為2.15萬噸,裝配兩個KLT-40型核反應堆,能提供70兆瓦的電力及300兆瓦的熱力供應.可保障一個人口20萬的城市的電力及熱水供應。此外還能變身海水淡化處理廠,每天生產24萬立方米淡水。

根據規劃,俄羅斯將建設更多的浮動核電站,為大型工業項目、港口城市、海上油氣鑽井平台提供能源。中國開發的浮動核電站與俄羅斯類似,中國ACPR50S海洋核動力平台已被納入能源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這種由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自主研發、設計的海上小型反應堆,單堆熱功率200兆瓦,可為海上油氣開採、海島開發等領域的供電、供熱和海水淡化提供動力。

中廣核正在開展ACPR50S小型反應堆示範項目的初步設計工作,預計2017年啟動示範項目建設,2020年建成發電。這些成就表明,中國基於大型反應堆的成熟經驗開展小型化設計,擁有成熟的設備供應鏈,成功率很高。ACPR50S海上小型反應堆的技術先進性體現在採用模塊化設計,易於安裝、運輸及換料檢修,採用緊湊型布局,反應堆壓力容器與蒸汽發生器之間採用短套管連接,消除了大破口事故的發生。

有美軍專家表示,美軍的海上移動基地將配備強大的武器系統,防止遭到攻擊,儘管這方面的技術難度比較大,因為基地搭載的武器既要能有效準確地打擊敵人,又不能暴露自身。美軍將投入大量資金開發「前所未有的武器」,如自主制導的深海魚雷,以及可以從海底發射的飛彈。

同時,美軍的可移動的海上軍事基地還可能搭載小型無人潛艇,用來發射魚雷和飛彈對其他海上設施發起攻擊。這些小型潛艇不追求高速度,而是強調隱身性能和水下操控性能。發射武器後它們可以下潛至深水區,避開敵方的搜索。那麼,針對美軍的這一「攻擊方案」,俄羅斯和中國都要引起重視,研發快速的反制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26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