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手筆勾勒經濟「新藍圖」,能否如願再度騰飛?

新加坡將勾勒一個藍圖概述策略來提振經濟,並以此作為該國經濟增長的引擎。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在新年致辭中表示,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CFE)將會在幾周之內發布經濟報告建議。此後,新加坡政府報告稱,2016年新加坡經濟增速跌至7年來的低點。東南亞唯一的發達經濟體新加坡面臨的風險包括: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增長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壓力。以下是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的大綱和預期:

由30位成員構成的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成立於2015年12月份,該委員會負責為新加坡制定經濟發展策略。

該委員會由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領導,新加坡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擔任副主席。該委員會成員除了有五名內閣部長和老中青商界領袖外,也有創業家和投資家。

據《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已經徵詢了1000多名教育家,商界領袖和學者的意見,將會從五大方面著手進行策略規劃,即產業及市場的未來增長、企業的能力及創新、就業機會及技能、市區發展及基礎建設、以及與世界的銜接性。

新加坡此前擁有類似的委員會推動其經濟轉型成功的案例,即新加坡經濟戰略委員會。該委員會主要負責研究新加坡如何在新興經濟體中尋求新市場、如何在已開發國家中尋求新商機以及如何向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出口獨特技能等問題。該委員會提出的建議包括:旨在減少移民的增長的措施以及建立國家生產力基金資助項目以提振社會生產力。

業內機構野村證券(Nomura)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Brian Tan表示,從以往經驗來看,新加坡設立的這些委員會,並不是在作秀。這將為下一個時期政策的制定奠定基調。

新加坡CIMB私人銀行的區域經濟學家Song Seng Wun表示,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可能會關注金融技術和納米技術,同時也會關注在未來幾年勞動人口減少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生產效率。

該經濟學家還表示,新加坡必須找到一些新的方式以確保它與世界仍是相關聯的。問題是,新加坡這一規模相對較小的開放型的經濟體,如何在社交媒體與其他方面的發展使企業之間幾乎無明確的界限的情況下,與世界保持關聯性。新加坡不再被其較小的規模所限制。

新加坡選擇創新經濟發展方式,不足為奇。該國在20世紀90年代,將經濟重心轉向化工、電子、工程和生物醫學領域。2015年,該國生物醫藥行業產值為269億新元(合約186億美元),大約相當於該國製造業生產總值的10%。

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Brian Tan表示,在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的建議下,可能會更加強調就業。自2009年以來,新加坡以最快的速度裁員。並且,該委員會可能會強調老員工的再培訓事宜。

該經濟學家還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加坡結構性失業率在上升。因為一些行業確實在不斷衰退。如何重新部署工人進入新的行業,該國是對新加坡經濟委員會提出的一個新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914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