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最愛用一種裝備炸得敵人鬼哭狼嚎,性能出色曾庫存十幾億枚

手榴彈是一種用手投擲、由延時或碰炸引信起爆的小型爆炸或化學彈藥,是歷史最悠久、人們最熟悉的步兵近戰武器之一。 中國手榴彈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手榴彈的發展史上,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早在宋朝時就有使用手拋瓷蒺藜的記錄,這種用陶瓷製成的武器一旦爆炸殺傷力驚人。

到了近代,缺乏重火力的中國軍隊更是對手榴彈十分依賴,發生在1950年11月朝鮮長津湖之戰中,志願軍火力嚴重不足。志願軍只能靠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頑強的戰鬥意志,選派出投彈能手,攜帶儘量多的手榴彈,編成突擊隊,利用夜色儘可能隱蔽接近到手榴彈投擲距離,然後突然投出大量手榴彈,炸得敵人鬼哭狼嚎。長津湖一役除讓所謂「聯合國軍」見識了游擊戰起家的志願軍的作戰戰術,更讓敵人懼怕志願軍的手榴彈戰爭。

進入60年代,我國開始自行研製手榴彈,出現了一大批改良型木柄手榴彈,它們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便於大批量生產。其中67式木柄手榴彈的性能最為出色成為解放軍戰士最愛用的一種裝備,4枚67式木柄手榴彈是戰士的標準單兵配備之一。此彈從60年代末開始裝備我軍後成為了國內乃至全世界數量最大、裝備最廣的一種手榴彈。據稱67式手榴彈的庫存數量達到了十幾億枚。

改革開放後,中國軍隊思想開始發生轉變;67式等木柄手榴彈的彈體較重,體積較大,爆炸產生的破片數量比較少的缺陷開始被重視,中國開始了新一輪手榴彈的研製工作。當時確定手榴彈的發展方向是彈體為卵形,彈底有小平底,破片大小如黃豆粒。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手榴彈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不少結構新穎,性能先進的手榴彈就是在這一時期研製成功的。

這其中以82式無柄手榴彈系列為典型代表。該系列彈取消了傳統的木柄,提高了威力,破片數量達300片之多,大大提高了殺傷機率。82式手榴彈系列由82—1、82—2、82—3和82—2式全塑無柄手榴彈組成,除兩種82—2式手榴彈進行了批量生產外,其餘幾個彈種定型後便轉入了技術儲備。

雖說未來戰爭是高技術武器裝備的戰爭,但只要有士兵參加的地面作戰,手榴彈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它便於攜行很適應未來作戰中機動靈活的戰術行動,例如城市巷戰及房屋清繳作戰,攜帶手榴彈的戰士對固守在房屋內的敵人投擲手榴彈可瞬間使敵人失去戰鬥力,給己方提供有利戰機。特別是反恐、防爆、處突等小規模武裝衝突中,中國軍隊將會充分發揮手榴彈的特殊作用,取得戰鬥的最終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889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