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巧合嗎?台灣為啥在新年開始放出試射飛彈成功的消息?

天弓三型飛彈,弓三垂直發射架發射 (摘自「台中科院」網站)

台軍方相關人士證實,「台中科院」自行研發的艦射「天弓三型」飛彈,日前已在屏東的九鵬基地完成試射,成功擊毀目標。未來將搭配台海軍新一代主力戰鬥艦的製造,做為台海軍下一代戰艦的防空武器。

台軍方人士透露,「台中科院」研發艦射「天弓三型」飛彈已逾10年,最困難的就是垂直發射,要在艦上狹窄的空間,垂直打出飛彈,如何排熱等,是相當先進的技術。

據透露,艦射「天弓三型」飛彈主要是將現行部署的「天弓三型」飛彈進行研改,飛彈的大小,外型均不改變,主要是為裝設在台海軍新一代主力戰艦的艦體上,所以須改為垂直發射,還要配合新一代3D雷達,進行鎖定、追蹤與攻擊。

據報道,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為陸基型地對空防禦系統,主要防禦戰機、巡航飛彈、反輻射飛彈及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等威脅,最大射程可達200公里,最大速度則有4+馬赫,每個發射架能承載4枚箱組飛彈,具有較大範圍的飛行區間和高機動性。

根據《聯合報》報道,自2016年12月中旬起,「台中科院」便計劃在九鵬基地試射代號「海弓三」的艦射型天弓三防空飛彈,但表定試射日在巴士海峽分別出現解放軍及美軍電子偵察機,加上氣候不佳,延遲至上周終於順利完成。

此外,為強化「軍機自造」督管及「下一代戰機」研發設計,台軍已編成「空軍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元旦起正式運作。

台媒稱,新的航發中心1月1日運作後,將可引導台灣航太科技研究及武器系統自製的需求方向,達到「以空軍需求,發展航太產業」的供需目標,籌建符合台空軍作戰所需的武器系統與裝備,帶動台灣航太產業的經濟發展。

相關人士透露,這次艦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確實已與雷達系統完成整合,但仍需進行海上測試等,而且,得配合台海軍新一代造艦計劃,距離正式量產服役還需一段時間。

元旦初始,台軍方就透出三項消息,第一,天弓三型艦載飛彈日前試射成功,第二,恢復「空軍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第三,5架F-16戰鬥機升空迎接新年;台軍方選擇在新年開始,接連放出這些消息,只是巧合,還是別有宣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889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