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各國對未來的感知是不同的,一些國家相比其他國家來說對未來更加自信。在當前形勢下,很少有國家還能充滿自信,但中國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它一直保持著樂觀主義。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2016年12月30日刊發文章稱,中國對自己說,它正執行著一套對人民有利的世界上最好的經濟模式。中國之所以表現出自信,是因為相信它今天的經濟模式比幾年前運行得更好,也比其他國家更好。
北京國貿橋(英國《每日電訊報》)
中國還對自己說,比起周邊國家,比如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乃至更大範圍的世界其他地區國家來說,其經濟增長更加強勁和迅猛。
文章稱,毫無疑問,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為保證持續的高經濟增長率如此努力。
在地緣政治領域,中國成功讓其他國家承認了「一個中國」原則。考慮到50年前的局面,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做得格外優秀了。
中國共產黨堅信會克服一切困難,在未來10年到20年中確立在世界上占主導的經濟地位。
文章稱,目前的世界形勢是在兩個集團之間展開競爭,它們爭鬥的並不是如何管理當前的世界體系,而是對社會的管理。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016年12月30日刊發文章稱,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大大優於其他國家——美國和中國。
2016年中國股市開局震盪,近期呈穩定態勢。(英國《每日電訊報》)
文章稱,我們已經習慣於把美國視為領導世界的經濟體,美國充當世界支配性經濟力量已經超過百年。
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力量則要晚許多年。就在12年前的2004年,中國還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位居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以及法國之後。到2010年,中國取代處於領先地位的日本和歐洲各經濟體,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6年年初,中國曾被視為世界經濟的一個棘手地區。股市下挫,經濟年增長率從之前的兩位數降至6%左右。2016年起初幾個月的經濟大辯論圍繞中國的前景展開——該國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還是可能面臨一次徹底衰退?
現在這些擔憂煙消雲散。英國公投脫歐以及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與此同時,中國正悄悄忙自己的事情。預計中國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為6.5%左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估計將會排名第二(僅次於印度)。
文章稱,並非中國獨自取得了經濟成功。如果現在有一份2016年世界增長強勁的主要經濟體的排位表,那麼印度會處於榜首,中國位列第二,韓國和澳大利亞將爭奪第三名。所有這些經濟體都在亞太地區,逾20年來那裡一直是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世界銀行基於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台灣的經驗,發布題為「東亞奇蹟」的重要研究報告。
一名碼頭工人從青島港堆放的貨櫃前走過。(美國《財富》雜誌)
自上世紀60年代起,這些經濟體增長強勁,該研究報告解釋了其中原因。這些經濟體向世界開放了自身市場,並從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中獲益。它們擁有高儲蓄率,這支持了強勁的投資;它們保持了穩定和可預測的經濟政策,以維持金融穩定和低通脹為中心;它們大力投資教育,以提升勞動力大軍的技能。
中國官員明顯看過這份研究報告,或者是獨立得出了同樣結論。他們採取了與世界銀行所推薦政策非常相似的政策。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一個總量約5000億美元的經濟體成長為今天總量達11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經濟規模在20年里增長了20倍。
文章稱,2016年將因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而被西方銘記。但是,2016年對全球來說更重要的意義可能是,這一年亞洲經濟奇蹟並沒有喪失動力。中國在繼續前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881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