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中國和住在美國的差別?聽聽新來的美國人怎麼說

我在中國留學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一下飛機我就立即被這個之前僅僅存在於我和朋友討論中的文化包圍了。在來之前,我對中國的理解來自我的家鄉那些中國人的後代,也就是華裔。

我參與的項目和以前不太一樣,我在中國南方的鄉村裡教英語。陪著我的還有一個講中文的生活夥伴——他幫我和住家的主人交流,和一個講中文的學習夥伴——他幫助我給孩子們上課。

我親切而慷慨的兩個中國夥伴跟我講了很多中國的文化。他們仿佛用不完的耐性用事實向我證明了中國人對客人的態度。並不像班傑明富蘭克林說的那樣:「客人和魚都只香三天。」(fish and visitors smell after three days)

中國人把待客當成一種榮譽。除了滿足客人的基本需要,他們會把最好的給客人,儘自己所能讓客人感覺跟在家一樣。我們小組被熱情地請進家門,得到本地人數不清的謝謝,真的讓我感受到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客人。

我在中國看到了和美國的不同,這也讓我開始反思我們美國的傳統了。

但是,文化比較只是作為一個參考點,並沒有說孰上孰下的意思。

交通系統

作為一名來自華盛頓特區的大學生,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國的地鐵比起美國真的是要高效、乾淨的多。

為了適應中國龐大的上班族,地鐵不僅速度快而且班次多。因此,這些交通也是受到大力支持的,包括火車。

中國的火車好得不得了,「美鐵」根本沒法比。在美鐵188號列車脫軌之後,你更容易理解為什麼美國有這麼多文章說美國沒有資金支持造不出中國那樣的高級火車了。

電動車

我以前並不知道中國有那麼多電動車,而且他們有又寬又合法的自行車道。當我在我住家的停車場裡試著騎他的電動車時才知道那東西有那麼大的能量。

鄉村景觀

我們本來希望在我們住的村子裡看到矮矮的房子和滿眼的綠色,結果我們反而看到的都是些精美的小店和四周高高的公寓。

有趣的是,公寓在鄉村地區出現的越來越多了。據報告指出,當地政府這樣做是為了使這片區域工業化來提供更多的工作。

食物

中國的食物特別好吃!我吃到的很多都是用蒜來烹飪的,食譜中更多的是蔬菜和魚,至少在我住的這個肉比較貴的小村裡是這樣的。

然而,在招待客人時,當地人會拿出最好的肉來。他們把你作為家庭的一員,做任何事都會考慮到你的感受。

寺廟

除了這些以外,我推薦大家去中國的寺廟參觀。夫子廟裡的那種平靜和安詳的感覺是很難在城市的喧囂中感受到的。

還要去各種茶文化慶典,學習和感受不同的茶葉對人身體的好處。

中文

來中國之前,我並沒有期待會看到什麼和想像中大不相同的部分。但我還是要鄭重感謝我的生活和學習夥伴,從當地習慣到政治時事都是他們一點一滴教給我的。

我最後悔的是什麼?以前在學校沒學中文,要不然我就可以自己和當地人交流了。

儘管我在中國的旅程才剛剛開始,我已經學到了很多我的經濟學課本不能教給我的知識。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今後會發生什麼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877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