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早上,鄧月薇在美國航空公司第12號班機上值勤,該航班起飛後不久即被恐怖分子劫持。大約8時20分,鄧月薇向地面控制中心撥通緊急電話,匯報航班可能被劫持的求救訊息。
據悉,鄧月薇是首位向地面報告有關劫機消息的人。最後20分鐘冷靜的描述,她提供消息,幫助航空公司得知劫機者的身份。
「911事件」數以千計的眾多死難者中,舊金山華裔美麗空姐鄧月薇臨危不懼,就在本·拉丹屬下的恐怖分子駕駛美國航空公司的客機撞向世貿大樓北塔的20分鐘前。
她第一個打電話報告地面控制中心發生了意外……「911事件」數以千計的眾多死難者中,舊金山華裔美麗空姐鄧月薇臨危不懼,就在本·拉丹屬下的恐怖分子駕駛美國航空公司的客機撞向世貿大樓北塔的20分鐘前,她第一個打電話報告地面控制中心發生了意外……鄧月薇(1956年2月5日-2001年9月1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
ADVERTISEMENT
她是美國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
鄧月薇自小就生長在舊金山,排行老四,上面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鄧月薇的罹難對兩位老人來說無疑是如雷灌頂。
以下為鄧月薇全部呼救電話錄音:
「我是11號航班上的第3號乘務員,我的名字是貝蒂·鄧。」
911事件瞬間,第二架飛機即將撞上大樓
飛機起飛前的錄像,機長身後跟著一名恐怖分子
男性接聽員:「明白!」
鄧月薇:「駕駛艙不回電話,有人在商務艙被刺傷了,在商務艙都不能呼吸,有人攜有瓦斯毒氣或什麼東西。」
男性接聽員:「你可以描述你所說的那人的樣子嗎,那個在商務艙的人?」
鄧月薇:「我們的1號乘務員被刺傷,乘務長被刺傷,不知道是誰刺傷的,我們現在甚至不能去商務艙,因為在那裡簡直沒辦法呼吸。」
ADVERTISEMENT
鄧月薇:「我想有人(劫機者)在那裡,可能已經堵住了前往那裡的路,沒有人能夠給駕駛艙打電話。」
鄧月薇:「您還在聽嗎?」
男性接聽員:「是的,我們一直在聽。」
鄧月薇:「好的。」
女性行動專家:「我仍在線上。」
專家:「這是11號航班嗎,你們給其他人打電話了嗎?」
鄧月薇:「沒有,有人正在呼叫醫療救助,我們這裡沒有醫生。」錄音結束。
在脅迫和恐怖的情況下,鄧月薇堅持與地面控制中心進行了約20分鐘左右的通話。在鄧月薇和地面通話25分鐘後,這架飛機撞上了世貿大廈。
這位華裔空姐鄧月薇的最後報警電話錄音早前被公開。鄧月薇在阿塔和他的同夥控制了這架飛往洛杉磯的客機後利用機上電話呼救,在地面人員試圖弄清機上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同時,鄧月薇平靜地講述有人已經被刺傷。
ADVERTISEMENT
最後一個與鄧月薇通話的是美國航空公司的控制專家納迪亞·岡薩雷斯,在錄音上可以聽到,在客機撞向世貿大樓時,岡薩雷斯大聲喊道:「出了什麼事情,貝蒂(鄧月薇的英文名字),與我講話,貝蒂,你在哪兒嗎?貝蒂?」但是那時已經沒有回答。
拉登女婿供述911山洞會面 細節震驚世界
「9·11事件」又稱「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時間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機撞擊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的歷史事件。
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它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遭到襲擊。
ADVERTISEMENT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已經過了12年,即便大家早已回歸平淡,但一談到當時民航客機撞上紐約世貿雙子星大樓的情景,依然讓人無法忘懷。
在9·11襲擊之後的幾周時間裡,阿布·蓋斯充當了本·拉登的發言人。他為他的某些宣言添油加醋,並且——按照檢方的說法——擔任了一場網羅誓與美國決一死戰的戰士的大規模招募行動的代言人。
19日,阿布·蓋斯說出了自己的追求,他出人意料地利用曼哈頓一個聯邦法庭上的證人席來為自己辯護,以逃避包括共謀殺害美國人以及向恐怖分子提供物質支援等多項指控。
阿布·蓋斯是9·11襲擊之後在美國民事案件審判中成為被告的級別最高的本·拉登顧問——更不用說出庭作證了。他的證詞提供了對於本·拉登在襲擊發生時狀態的異常私密的窺視,仿佛把陪審團成員們帶進了他在阿富汗的山洞裡。
阿布·蓋斯作證說,驅車從坎大哈出發,經過長途駕駛之後,他在「一個掩藏於崎嶇山區的山洞裡」找到了本·拉登。他說:「他讓我進去坐下,問我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被告在回答自己的辯護律師斯坦利·科恩所提問題時回憶說,本·拉登告訴他「這件事是我們做的」。
本拉登之死再爆內幕:美國陰謀被揭穿
美國宣布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
本·拉登?他不是已經被美國打死好幾年了嗎?
不錯,他是已經死了,但是我們今天探討的是他的「死法」。
自從歐巴馬政府2011年5月2日高調對外宣布:美國海軍特種部隊長途秘密冒險奔襲,成功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之後,圍繞這次代號為「海神之矛」(Neptune Spear)行動美國官方版本敘述的重重陰謀論幾乎沒有中斷過。
最新也是最具爭議的「陰謀論」來自於新發表的美國著名普利茲新聞獎獲獎記者希莫爾·赫爾什的名為《殺死本拉登》的大篇幅報告文學。赫爾什因最早大膽披露和發表關於美軍在伊拉克拘留營虐囚的調查報導而榮獲普利茲新聞獎。
赫爾什最新具有爆炸性的指稱是:拉登並不是被智勇雙全的美國特種部隊成功擊斃的,他在死前已經被巴基斯坦方面監禁了五年之久,美軍擊斃拉登的行動其實是一次預謀已久的「擺拍」。
美巴合謀的「苦肉計」
赫爾什爆料稱,所謂軍方瞞天過海的特等機密行動,其實是美國、巴基斯坦軍情部門精誠合作、巧妙安排的一出周瑜打黃蓋。其實早在2006年,也就是小布希仍做主白宮時,巴基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兩國軍情部門便已默契把拉登「控制」在巴基斯坦境內阿巴塔巴德軍事基地附近的一處「安全屋」,一名巴基斯坦情報官員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將本拉登「賣」給了美國。那間位於巴基斯坦腹地距軍事基地近在咫尺的本·拉登生前居所,其實是巴基斯坦軍情部門有效「控制」拉登的軟禁地點
美方一直聲稱在尋找和定位本拉登的過程中,完全是美方單方面的行動。但其實時任巴基斯坦的陸軍參謀長卡亞尼、三軍情報局局長帕夏均知曉美國海豹突擊隊的此次突襲任務,並保證兩架載有海豹突擊隊隊員的美軍直升機能夠順利飛越巴基斯坦上空。
美國人民歡慶勝利
歐巴馬2008年入主白宮後,美國軍情部門發現了上述兩個區域「盟國」之間的小秘密,便隨即展開外交周旋。巴基斯坦軍情部門在美方得知情報後經外交談判與美方達成默契,為美方「秘密刺殺」拉登打開綠燈。
赫爾什的報導批駁了美國官方版本事件陳述——即是美國單方通過對恐怖嫌犯反覆審訊並通過對基地組織通訊員監視獲得了關鍵線索後決定展開行動的。報導稱,巴基斯坦最終對美國方面做出讓步和妥協,允許美軍特種部隊執行任務所換來的是美國繼續為巴基斯坦軍方和軍情部門提供物質與情報支持與合作。
「活捉計劃」不幸節外生枝
赫爾什的報導還對事發後出現美巴官方高調相互譴責的原因做出了解釋。他指出,美國本想將「活捉」拉登這一政治籌碼在合適的時候拋出,但巴方擔心日常夢多。所以美巴軍情部門定下協議,美國特種部隊在成功刺殺拉登並獲取DNA驗證後暫不發消息,並等待事發約一星期後,通過製造一起阿富汗境內的「無人機轟炸」事件向世界宣稱拉登死於無人機空襲。
據赫爾什稱,誰知節外生枝,運載美軍特種部隊的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行動中意外墜毀於拉登住宅大院;白宮生怕密謀事態敗露,於是決定不顧巴基斯坦的面子而提前決定向外界推出自身版本的敘事,置伊斯蘭瑪巴德於不仁不義和軟弱無能的極度窘境於不顧。白宮驚慌中只算政治帳的此舉,不但得罪了伊斯蘭瑪巴德,也激怒了很多美國軍情部門和特種部隊方面的資深官員。
白宮曾表示,遵照伊斯蘭傳統,拉登死後其屍體已經被海葬,但赫什稱,「遺體,包括他只有幾個彈孔的頭,被放進屍袋裡,用直升機運回阿富汗城市賈拉拉巴德,身體的很多部分被扔在了興都庫什山脈。
白宮回應爆料:一派胡言
赫爾什的報導論點一經披露旋即引來大批讀者關注,華盛頓和伊斯蘭瑪巴德也隨即開動公關機器,高調對赫爾什的論點展開圍攻,駁斥赫爾什的論述「毫無證據」,是「一派胡言」。
美國911事件
福克斯新聞和有線電視網新聞均批評赫爾什的調查報導「消息來源不可靠」,「結論不現實」等等。就連經常跟歐巴馬政府唱反調的共和黨議員約翰·麥凱恩這次也力挺歐巴馬政府。麥凱恩稱:「我從來沒有聽過他說的這些,我已經強調過好幾次了。」
在擊斃本·拉登的問題上,美國政府和國會議員的態度達到了難得的一致。而不僅是政界,美國主流媒體——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也難以接受赫什這篇文章所說的內容。CNN稱,從突襲行動後的畫面來看,拉登當時藏身的建築外牆上留下的彈孔和地上的碎玻璃等都顯示出當時發生了較為猛烈的交火,這與海豹隊員的口述相符。此外,由於赫什的這篇文章引用的主要信息源只有一名沒有透露姓名的前美國高級情報人員,CNN質疑這種引用單一信息源的文章缺乏可信度。
是「英勇擊斃」還是「瓮中捉鱉」?
首先,擊斃本·拉登實際上是在巴基斯坦的一個很內地的城市,而且離首都不遠,本·拉登居然能在那樣的地方待了若干年,這個就充滿了疑惑。其實,巴基斯坦的三軍情報局是非常厲害的,在世界上也是比較有名的情報機構。那麼,居然這麼多年讓在本拉登待著眼皮子底下,一點不知道,最後讓美國發現。這是最大的懸念。第二個懸念就是美國搞了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巴基斯坦軍方居然一點兒不知道,美國軍事行動結束以後,巴基斯坦軍方抗議。所以,現在勾勒出來這些線條,實際上有效地回答了之前的這兩個懸念。
試想一下,美國當年是非常需要擊斃本·拉登的。在2011年5月份擊斃本·拉登,歐巴馬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戰略重心轉移,即所謂的「戰略再平衡」,這是非常符合美國政府的訴求和利益。如果說美國從巴基斯坦方面早就得知本·拉登在那個地方被控制起來,美國會想辦法把本·拉登辦掉。那麼,最後演一場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實際上,自擊斃本·拉登這一壯舉公布於世以來,就有兩名海豹突擊隊員「搶功」說是自己擊斃了本·拉登。之後,突擊隊員四處演說、電影《獵殺本·拉登》上映,圍繞著事件的餘波以及真相的質疑從未停止。
至於赫爾什本人,他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聲討不以為意,認為自己的調查論述究竟合不合情理,世人應該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在接受採訪時反問道:「我們24或25名士兵深入巴基斯坦腹地要衝,在沒有空中和地面掩護及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況下,完成刺殺行動之後還可以毛髮無損地全身而退——你當我是三歲孩子?」
「我知道這會激起眾怒。我這輩子都幹這一行(調查報導),我自然清楚講話的後果。」
拉登為何不敢轟炸中國:英國道真相
資料圖:本拉登
英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是一個把政權和軍權融為一體的國家,故中國人民從來都不用擔心中國內部爆發軍事政變。
中國在中共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下,終於在經濟實力十分弱的情況下把中國的國防事業搞了上去,中國人民曾有"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和大炮"的神奇傳說,中國也曾有用"算盤子製造出兩彈一星"的神話。
拉登在中國有一個「本土化」故事,頗能反映當今國情,令人莞爾。
故事是這樣的:拉登不滿中國與美國「勾結」,惱恨北京當局鐵腕鎮壓XJ回教兄弟,於是派出精幹弟子,潛入中國,準備發動恐怖襲擊。
第一個恐怖分子乘火車抵達廣州,剛步出火車站就遇上飛車黨劫匪,存放炸彈的背包被搶走,只能呆望遠去的劫匪背影。
第二人到北京炸巴士,在車站等了很久終於有巴士進站,但中國人一窩蜂湧到車門,恐怖分子還想排隊,終於可登車了,卻被人一腳踹下去,再也擠不上,無功而還。
第三人要炸上海的政府大樓,剛進入門口就被保安攔住,保安一頓拳腳將他打翻在地,並惡狠狠的說:「叫你鬧事,叫你上訪!」
第四個是女恐怖分子,她被派去人口最多的河南,在鬧市引爆炸彈,但剛到河南就被人販子看上,被拐賣到山區做村民的夫人。
第五個恐怖分子到山西當礦工,並帶著炸彈到礦井,成功引爆,製造驚天礦難,幾百名中國礦工死亡。
他潛回阿富汗向拉登報告,但拉登幾天後將他槍斃,因為拉登一直沒看到相關報導,誤以為他在撒謊邀功。
最後,拉登決定從娃娃抓起,在中國找來剛出生的嬰兒,準備從小培養他們,沒想到喝的都是三聚氰胺毒奶,死的死、病的病,不僅沒成才,還用了他大筆經費去看病。
美國揭秘塔利班為從不敢襲擊中國的驚人真相
當美國民眾呼籲美軍在阿富汗「零駐軍」時,塔利班武裝卻用血腥的方式表現他們的「無處不在」。
1月17日晚,塔利班血洗首都喀布爾一家外國人經常光顧的餐館,造成21人死亡,其中13人為外國人。
這是近年來西方平民在阿富汗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塔利班以「北約無人機濫殺無辜」為藉口,在外國人認為最安全的街區實施報復。
隨著美國實施從阿富汗撤軍的方案,2014年底美國將與阿富汗完成安全責任轉交,而國際社會對2014年後的阿富汗局勢同樣也不樂觀。
俄羅斯媒體1月18日發表題為「俄中印『三角聯盟』協商如何援助阿富汗」的文章稱,三國代表在北京就阿富汗安全問題進行了討論,如果俄中印能找到解決阿富汗安全問題的對策,那麼,或許華盛頓將失去喀布爾主要戰略夥伴的地位。
文章說,隨著美國2014年將從阿富汗撤軍,上合組織擔心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鞏固自己的實力。美國希望通過撤軍終結在阿富汗持續近13年的反恐軍事行動,對美國人來說,是想「終結又一段不愉快的歷史」,但對該地區來說,這種不快不僅將持續下去,而且可能還會升級。
俄羅斯《國家戰略問題》雜誌總編庫爾托夫認為,美國人在阿富汗的冒險行動,對該地區各國的國家利益造成沉重打擊,「美國想給俄中印留下苦酒」,但這些國家和上合組織有能力使阿富汗局勢向好的方向發展。
1月1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加強了安全檢查。
塔利班為何從來不襲擊中國?
據美媒報導稱,一架載有22名美軍特種兵和7名阿富汗軍人的CH-47「支奴干」大型直升機被塔利班武裝擊落——這是此前阿富汗戰爭結束後駐阿美軍的一個畫面。
墜毀的直升機上共有38人,除了7名阿富汗士兵之外,其餘31人全是美軍特種部隊士兵,隨後經進一步核查,一名遇難者為翻譯,美軍共30人遇難,其中22人是海豹突擊隊隊員。
有趣的是,美軍直升機被擊落,是在任務結束後「凱旋」途中被擊落。而繳獲的塔利班武裝的武器其中最先進的基本都「被確認來自中國!」
阿富汗政府官員私底下證實,塔利班武裝分子手上如今擁有先進的中國武器。那些武器包括中國制的空對地飛彈、防空大炮、地雷、火箭推動的榴彈組件等。
英國媒體報導稱,塔利班武裝分子曾誇口,聲稱他們取得了一批更加先進的軍備,但他們拒絕透露這些軍火來自何方。
隨後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分子襲擊英軍時所使用的武器,有部分被發現是中國製造的。
一名阿富汗官員稱:「中國制的『HN-5』防空飛彈落入了塔利班武裝分子手上。我們很擔心他們如何取得這些軍火,有些武器是在最近才在中國生產的。」
塔利班武裝組織曾經通過巴基斯坦情報機關或走私集團,購買中國軍火。
圖為被繳獲的塔利班武裝使用的武器。
不過,現時的情況不同,巴基斯坦的情報機關不可能容許塔利班武裝分子取得防空飛彈,因此這些武器可能從其他途逕取得,況且在過去數年,巴基斯坦軍方與阿富汗武裝分子的關係已大不如前。
一名負責反恐任務的阿富汗官員說:「大部分中國武器的序號和其他資料都被毀滅,所以幾乎不可能知道這些武器的來源,但我們已向中國和美國政府,表達我們的關注。」
阿富汗政府一向視中國為友國,但該名反恐官員稱,中國擔心美國在該區的影響力擴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與阿富汗其實有共同的邊界,雖然只是稱為瓦罕走廊(WakhanCorridor)的狹窄地段。
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初期,出現在中國視為其後方的強大美國/北約部隊,起初讓中國感到擔憂。但北京很快便認識到北約對阿富汗境內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戰爭對中國是有利的。
多年來,中國一直被同一些中亞國家接壤的新疆自治區內的維吾爾人叛亂困擾,也嘗試終止伊斯蘭武裝分子(對北京來說是恐怖分子)的跨界滲入,尤其是那些來自由塔利班主導的阿富汗的武裝分子。
因此,由美國/北約部隊在阿富汗進行的反恐戰爭,發揮了制止(雖然不能根除)來自中國西方的伊斯蘭威脅。
中國戰略家一度甚至對中國是否應該對美國的要求——通過瓦罕走廊為在阿富汗的北約部隊提供物資——作出正面的回應進行討論。
一架載有22名美軍特種兵和7名阿富汗軍人的CH-47「支奴干」大型直升機被塔利班武裝擊落——這是阿富汗戰爭結束後駐阿美軍的一個畫面。
資料圖:駐阿美軍
墜毀的直升機上共有38人,除了7名阿富汗士兵之外,其餘31人全是美軍特種部隊士兵,隨後經進一步核查,一名遇難者為翻譯,美軍共30人遇難,其中22人是海豹突擊隊隊員。
有趣的是,美軍直升機被擊落,是在任務結束後"凱旋"途中被打中。而近一段時間繳獲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的武器,其中最先進的基本都"被確認來自中國"!
派駐阿富汗的英軍和美軍近日遭受塔利班武裝分子襲擊後,調查人員在現場起出中國製造的武器和軍火。阿富汗政府官員私底下證實,塔利班武裝分子手上如今擁有先進的中國武器。
那些武器包括中國制的空對地飛彈、防空大炮、地雷、火箭推動的榴彈、路邊炸彈的組件等。
英國媒體報導稱,塔利班武裝分子最近曾經誇口,聲稱他們取得了一批更加先進的軍備,但他們拒絕透露這些軍火來自何方。隨後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分子襲擊英軍時所使用的武器,有部分被發現是中國製造的。
一名阿富汗官員稱:「中國制的『HN-5』防空飛彈落入了塔利班武裝分子手上。我們是知道的,而我們很擔心他們如何取得這些軍火。有些武器是在最近才在中國的廠房內生產的。」
6塔利班武裝組織曾經通過巴基斯坦情報機關ISI或走私集團,購買中國軍火。不過,現時的情況不同,ISI不可能容許塔利班武裝分子取得防空飛彈,因此這些武器可能循其他途逕取得,況且在過去數年,巴基斯坦軍方與阿富汗武裝分子的關係已大不如前。
一名負責反恐任務的阿富汗官員說:「大部分中國武器的序號和其他資料,都被毀滅,所以幾乎不可能知道這些武器的來源,但我們已向中國和美國政府,表達我們的關注。」阿富汗政府一向視中國為友國,但該名反恐官員稱,中國擔心美國在該區的影響力擴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與阿富汗其實有共同的邊界,雖然只是稱為瓦罕走廊(WakhanCorridor)的狹窄地段。 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初期,出現在中國視為其後方的強大美國/北約部隊,起初讓中國感到擔憂。
但北京很快便認識到北約對阿富汗境內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戰爭對中國是有利的。 多年來,中國一直被同一些中亞國家接壤的新疆自治區內的維吾爾人叛亂困擾,也嘗試終止伊斯蘭武裝分子(對北京來說是恐怖分子)的跨界滲入,尤其是那些來自由塔利班主導的阿富汗的武裝分子。
因此,由美國/北約部隊在阿富汗進行的反恐戰爭,發揮了制止(雖然不能根除)來自中國西方的伊斯蘭威脅。
現在,美國/北約部隊準備從阿富汗撤退,俄羅斯則完全沒有回來的意思,除了中國還有哪一個強國會填補這個具戰略重要性區域的真空?
中國為這項工作做了詳盡的準備。
他們建了一條通往瓦罕走廊附近的高速公路,隨時可以同在邊界另外一邊由美國建造的高速公路連接。
阿富汗不是中國西進戰略的最終目標
阿富汗並不是中國西進戰略的最終目標。阿富汗以外是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從戰略上來說,美國在那裡的盟友較少。
中國同作為它棋子的巴基斯坦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也利用上海合作組織與其西部邊界的大多數中亞國家建立友好關係。這樣的情況與中國同其東部鄰國充滿矛盾的關係形成強烈對比。
儘管有時候同新疆叛亂分子有暴力的衝突,中國卻小心翼翼的避免反伊斯蘭的標籤。它在阿富汗戰爭保持中立,讓它在戰後塔利班依然有相當影響力的阿富汗處於有利地位。
在德黑蘭同西方對其核武器發展的爭議上,中國也讓自己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為伊朗最好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834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