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機飛敘墜毀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真相大白!

陳得財| 2016-12-26| 檢舉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在敘利亞開始執行空襲打擊任務。迄今為止,俄軍先後向敘利亞空軍基地派駐了蘇-24、蘇-35、蘇-30、蘇-34和蘇-35等型戰機。此外,俄航母日前還搭載米格-29和蘇-33艦載機前往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可見,俄軍參戰的機型普遍都是蘇聯時期研製的老舊機型,即使是較新的蘇-30、蘇-34等新機型,也源自蘇-27。但我們可以看到,在現代戰場上,它們仍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蘇-24雖然被土空軍F-16擊落,但那更多的是俄軍沒有想到會遭到真的攻擊,在低速狀態下讓F-16先占據了最佳攻擊陣位,又抵近到最佳射程之內,突然遭到攻擊。在那種情況下,即使是美軍的F-22反應不及時也會被擊落,並非是F-16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軍事行動中,俄空軍最神秘、最具威懾力的圖-160戰略轟炸機也參加了實戰。圖-160是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原來用於替換圖-22M「逆火」戰略轟炸機和圖-95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機任務。從外形看,圖-160與美國空軍的B-1B戰略轟炸機想似,但它的體積,載彈量、航程都超過了B-1B。與美軍戰機對機場要求較高不同,圖-160採用了小車式主起落架,使它在非加固型跑道也能使用,這極大地增加了它在戰爭中的生存和使用效率。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俄為何偏偏要用這些老式武器裝備呢?

自蘇聯解體後,俄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科技遺產,但由於經濟崩潰,西方挖牆腳,俄國內軍事科研力量縮水非常嚴重,很多飛機設計局和飛彈設計局的骨幹走的走,散的散,其科研水平大不如前,而這又直接導致新型武器更新換代緩慢。此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這些老舊武器,可以最大限度控制俄軍在戰場上的軍費投入。說白了,就是為了省錢。但正應了那句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

據媒體報道,25日,一架屬於國防部的圖-154飛機從索契起飛後不久便從雷達中消失。據悉,此飛機搭載91人,有俄軍亞歷山大歌舞團的音樂家和俄媒體記者,目的地是敘利亞的拉塔基亞,不是民航班機。

其實,自1968年圖-154面世以來,涉及最少30次空難,失事率高達6.5%。一般來說,這樣的機型早該退役了,雖然它還能飛,但其故障率自然會很高。初步數據分析顯示,這架圖-154飛機因技術故障或飛行員操作失誤失事,但至於真正原因可能只有找到黑匣子解密後才會真相大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830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