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幾乎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中國海軍航母的發展情況,航母為最尖端的裝備,不引人注目才是意外,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我軍也在相當低調的發展其它裝備技術,近年就悄然裝備了另一款新型裝備:高新6型,我軍首款專用反潛機已經交付部隊投入使用。
現代大型反潛巡邏機在反潛作戰體系的重要裝備之一,以前這卻為我軍的弱項,無論是運-8X巡邏機,還是水轟-5等型號存在不足,數量也少,如今隨著高新6型反潛機的服役,問題得到了解決。
高新6大大提升了我軍的反潛效率,令我軍構建起相當完善的反潛體系,實現「由平面到立體」的轉變,中國未來需百架以上。現代潛艇隱身於大洋深處,隱蔽性非常強,讓反潛作戰成為公認的難題之一,但是再先進的潛艇也會因對外進行通信聯絡,觀測情況等原因上浮到水面,或接近水面的深度,這時成了發現它的最佳機會,反潛機就是利用這個機會來發現潛艇。
運8X已不適應需求了
高新6號以運9平台為基礎,進行全面重新設計,4台5200馬力渦漿發動機,續航時間長達10小時,其中執行任務時間8小時以上,大航程6000公里以上,雖說巡航速度較慢,只有500多公里/小時,但是對反潛巡邏非常合適,畢竟潛艇屬於低速目標,巡航速度低不僅不是缺點,相反更有利,慢一點可以搜索更仔細一點。
該機的搜潛手段也非常豐富了,機首下方設有大型雷達罩,配置可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能有效探測潛艇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如果以其雷達搜索半徑100公里計算,其搜索寬度為200公里,時速500公里,一個小時即可巡視10萬平方公里,一次任務8小時,可巡視8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其實雷達系統的搜索半徑不止100公里。
同時,該機機尾部有一個大尾巴,這是「磁異探測儀」,也是它的主要特徵之一,可以利用磁場變化來發現潛艇,畢竟潛艇也是一個磁體。
如果發現可疑目標,確定其大體方向之後,可以投放聲納浮標進行確精定位,該機可以攜帶大約100個聲吶浮標,大幅提高搜潛效率。不要小看聲吶浮標,它為重要反潛探測裝備,主要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雖有作用時間短等缺點,但是非常適合於對可疑區域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既便無法準確定位,也可以有效確定到底是還有目標存在。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開發了第一代國產聲吶標浮標、投放架和音響處理系統,接著又研製第一代機載戰術顯示系統,先後研發了被動/主動全向聲吶浮標、主動定向聲吶浮標,海洋環境聲吶浮標,並開發數代產品,如今技術水平絕對不比國外差,這讓國產反潛飛機的探潛能力邁上一個新的水平。
一旦確定發現目標,那麼一場反潛作戰也就正式開始,指揮部即可以調派與協調更多的反潛兵力參與對目標的圍剿。高新6更可以憑藉先發現目標的機會,搶先實現攻擊。該機可以攜帶反潛魚雷、深水炸彈等反潛武器。考慮到運9擁有最大25噸的載重量,那麼它的掛載能力也不會低,可以滿足反潛作戰的需要。且它對潛艇處於優勢地位,潛艇除了被動躲避之外,沒有任何辦法可言。
由於機上可以搭載超過10名乘員,配備衛星通信,數鏈鏈等系統,在反潛作戰中,本身即為搜索平台,又是攻擊平台,也可以擔任指揮中心,協同各單位一起作戰。
高新6號除了進行大面積範圍巡邏,擔當反潛作戰主角之外,也可以擔任許多其它任務,比如:擔任偵察機,只要變更一下其機載索雷達的工作方式,應具備地面測繪等功能,更可以搜索水面目標,為反艦飛彈攻擊提供製導支援等,其實給它加掛上反艦飛彈,也具備一定的反艦作戰能力,只不過反艦作戰已非其任務,但是這潛力確實有。高新6隻是中國大型反潛機的開端,以後會開發更好的型號,以進一步提髙我軍航空反潛的能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