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身世驚人,玉帝和如來都要禮讓三分!

西遊記開篇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西遊記開篇第一首定場詩這樣寫道: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那麼,什麼是混沌呢?

其實,早些時候,沒有宇宙(道教說),沒有世界(佛教說),沒有天下(帝王說),只有一個自然。自然之中,有三個大帝。按照《莊子•應帝王》記載,三個大帝中,中央大帝名叫混沌,北海大帝名叫忽,南海大帝名叫倏。三個大帝的地盤在自然中是如何分布的呢?我們大家都看過太極圖對吧,就是那個樣子的。整個太極圖就是一副混沌至元圖,裡面的陰陽魚就是南北二帝。南北二帝倏、忽與混沌三者關係非常和諧默契。觀察太極圖我們發現,陰陽魚一黑一白,但都各有一個魚眼分別是反方向的顏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是「知其白,守其黑」,另一個是「知其黑,守其白」,共為天下式。(來自《道德經》)本來,倏、忽與混沌在一起,不分彼此、不分你我,物我相忘,過著非常和諧的日子。突然有一天,倏與忽突發奇想,混沌對咱哥倆這麼好,應該報答一下才對啊。他們在一起商量,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意思是說,看,我們大家都有七竅七情,可是唯獨混沌沒有,咱們一起幫幫他呀!

就這樣,倏與忽說干就干,開始了每天給混沌開竅的工程。結果呢,混沌被倏與忽日鑿一竅,七日後,七竅開出來了,渾沌也被倏忽給鑿死了。混沌就這麼死了,雖然他有了七竅。可是,混沌死了,混沌中的生靈也慢慢都死了。最後,還有一顆樹沒有死,這棵樹就是《西遊記》中的人參果樹,是混沌的靈根。樹上有一個巢,巢里住著一隻烏鴉,也沒有死。樹下的泥土裡,還有一條蚯蚓靠著靈根的營養,它也沒有死。在腐爛的樹葉里,其實還藏著一隻白蝙蝠,它靠著吸敗葉的營養,也頑強地活著。

後來,靈根里修煉出一個創始元靈來,他收樹下的蚯蚓和樹上的烏鴉為弟子,傳授他們道法。元靈給蚯蚓起名鴻鈞,傳授玄清氣法門。鴻鈞學成之後,號稱鴻鈞老祖。後來,鴻鈞老祖又收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為徒,將玄清氣「一氣化三清」,分別傳授三個弟子為太清、上清、玉清。清氣上升成為天,濁氣下降成為地。孫悟空,就是天地交合之後產下的一枚石卵。《西遊記》記載: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他一出生,就是天仙身份,居至人位。

所以,我們可以說,孫悟空是天和地的兒子,也可以說,孫悟空是混沌大帝的兒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98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