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終於說出實話 最先進武器100%依賴中國。。!

美軍終於說出實話 最先進武器100%依賴中國。。! 大家都知道,對於現代的武器裝備來說,稀土絕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材料,無論是發動機還是座艙還是雷達,離了稀土的武器設備其功能將大打折扣。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稀土出口國是中國,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中國稀土出口占全世界稀土出口的80%,一位偉人曾說過,中東有石油,而中國有稀土。 因此,一旦中國的稀土出口出現風吹草動,就會引起國際上的強烈關注。

近日,日本《日本經濟新*聞》新*聞指出,中國正在加強對本國資源的管理,加強了對非法開採和走私的取締,削減稀土供給和出口。目前日本企業正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軍事專家指出,稀土對與現代武器來說至關重要,從海灣戰爭以來,大家對對於美軍這幾十年武器裝備的強力表現肯定記憶猶新,美軍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將對手的裝備打得丟盔棄甲,然而這些武器無一不含有中國產的稀土材料。

全球鷹無人機 美國參眾兩院的軍事委*員會曾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由於採用了必不可少的稀土元器件,美軍現在使用的最好的武器系統100%依賴中國。 這其中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戰鬥機,雷聲公司的地空飛彈,波音公司的「陸基中段防禦」飛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全球鷹」無人機以及通用原子公司的MQ-1「捕食者」無人機。 如果沒有從中國採購的稀土材料,美國至少有80種主要武器系統根本無法工作。

近年來,中國逐漸意識到了稀土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開始逐步整頓稀土行業的生產和出口亂象,目前已經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並將之作為一種有力的武器,隨時為扞衛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美軍F-35戰機離不開中國稀土

2010年的時候, 釣魚島海域發生撞船事件,中日關係直接降到低谷,在此期間中國停止了對日出口稀土,日本人對這次稀土禁運噩夢般的事實記憶猶新。 在此背景下,時隔六年,中國再次揮舞起來稀土禁運的大棒,日本對中國稀土極度依賴的企業開始陷入一片兵荒馬亂,繃緊了神經。

捕食者無人機

中國打響第二次稀土戰爭 美日連想死的心都有了

中國居稀土市場霸主地位,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對其再次進行牽制,中國和西方國家展開了「第二次稀土大戰」。

世貿組織(WTO)今年4月裁定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之措施違反規定,中方5月份宣布要大幅上調稀土稅即資源稅。也就是說,為了抗衡美國、日本等國主導的世貿組織的裁決,中方將提高稀土價格,間接限制出口。

稀土指用於智慧型手機 、平板電腦等信息技術(IT)產品以及混合動力車、彈道飛彈等高端產業、武器所必需的17種稀有礦物。目前中國生產世界稀土產量的85%。

中國壟斷稀土市場,2009年至2010年曾爆發過「第一次戰爭」。中國當時因釣魚島主權問題在東海與日本發生爭端,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

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的日本為了得到堪稱「尖端產業維生素」的稀土,只好舉旗投降。

中國稀土之鄉

當時全球IT市場上的智慧型手機需求量猛增,生產智慧型手機所必需的稀土需求量也隨之增加,但中國卻以「保護資源」為由限制稀土出口,從而導致稀土出口價格瞬間提高4、5倍。

海外IT企業購買稀土的價格高達中國企業的3倍以上。 中國當時在稀土供求領域占據絕對優勢,第一次稀土大戰中方獲勝。

歐美等西方國家發起反擊.

但是,美國、日本、歐盟(EU)立刻發起反擊。看到中國想要長期限制稀土出口,西方國家於2012年6月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

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委*員會經過兩年審查後做出有利於西方的裁定:「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是優待本國產業的措施,這是不正當行為。」 據分析,雖然中國打算上訴,但推翻裁決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外部環境也對中國不利。稀土價格2011年大幅飆升後,中國中小企業大幅提高了稀土產量。中國稀土企業中有80%是中小企業。

但隨著全球經濟長期低迷,稀土需求量開始下降。部分稀土價格去年甚至暴跌至2011年的五分之一。 日本去年報道稱:「中國300多家稀土企業中有25%因陷入經營困境而停產,沒有停產的工廠開工率也只有30%至40%。」

另外,美國等西方國家有過中國停止出口稀土的教訓後,紛紛制定出自救對策。 過去因環境污染等原因不積極生產稀土的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都開始開採稀土。 美國最大的稀土生產商莫利礦業決定將生產規模從2萬噸擴大到4萬噸。

從提煉出來的稀土產品來看,美國2011年生產1500噸,但2013年生產1.2萬噸,有2011年的7倍之多。 俄羅斯礦產企業ICT集團計劃向俄羅斯稀土礦投資10億美元。 除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量2012年僅為9500至1.1萬噸,但2016年將提高到6.3萬噸以上。

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占有率也從97.3%降至85%。 日本自2010年以來積極促進稀土進口途徑的多元化,使其對中國的稀土的依賴度從90%下降到50%。 而且海外企業還在加快開發只需少量稀土就能達到類似性能之技術的步伐。美國莫利礦業已經確保只用過去一半的稀土也能保持強大磁力的技術。

中國稀土煉製

中國毫不退讓

但是,中國並不打算放棄稀土霸權。今年5月參加稀土資源稅相關會議的中國官員接受《經濟參考報》 採訪時說:「有鑒於資源的稀少、開採的環境成本,應提高稀土資源稅,提高稀土的市場價格,以應對因WTO敗訴而導致我國稀土管理鬆弛的負面效應。」

世界各國稀土儲存

如果中國提高資源稅,迫使中國企業降低稀土供應量,則國際市場上的稀土價格停止下跌或反彈。目前的稀土資源稅徵收標準為每噸30至60元人民幣。

另外,中國還在促進以6家大企業為核心將粗製濫造起來的稀土企業整合。其意圖是加強政府對稀土企業的管理,從而防止走私並控制生產和價格。

很多人分析稱,中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之間的「稀土大戰」將持續下去。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丹尼? 道林最近在其著作《100億人》中指出:「當世界人口達到100億時,稀土將成為未來資源的核心。」 他指出,隨著人們對尖端產品需求的提高,稀土價格也會隨之上漲。鄧XP曾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不會輕易放棄稀土的威力。

而美國、歐洲等國為阻止中國將稀土用作武器而結成共同戰線,努力尋找可以代替中國稀土的各種手段。

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的東北邊緣,阿爾泰山脈的東端南麓,中國唯一的外流河――額爾齊斯河的源頭,有一個自建國以來就被列為國家高度機密的區域--可可托海。 在這裡隱藏著一個和共和國命運息息相關的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號礦坑。

之所以說三號礦坑與共和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正是這個坑,在上世紀60年代曾為國家償還了前蘇*聯47%的債務。

三號礦坑素以「地質礦產博物館」享譽海內外

當年,這裡雲集了中國和前蘇*聯的高級科學家,中蘇交惡後,蘇*聯專家撤走,點名要用這個礦坑的礦產還債;也就是這個坑,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勳.

這個大坑,不僅為中國第一顆核彈提供了必須的稀有金屬,而且更為核彈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業以及相關尖端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資金後盾。

當年在成功爆炸核彈之後,國防科工委向礦區專發了一份賀電和感謝信,已被永久收藏。 包括後來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材料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這個礦坑。

這個大坑專家稱之為共和國的功勳礦

僅就儲量和元素成分而言,「三號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礦坑,深100多米,長寬數百米,坑內有76種礦共生。

其規模之大,礦種之多,品位之高,成帶性之分明為國內獨有、國外罕見,蘊藏著有鋰、鈹、鋮、鉬、銣、銫、鉿、鈾、釷等多種稀有及放射性元素。

三號礦坑素以「地質礦產博物館」享譽海內外,是中外地質學者心目中的「麥加」(穆斯林心中的聖地)。擁有地球上已知一百四十多種礦物中的八十六種,稀有金屬占到礦山儲量的九成以上。

它的神秘更在於富集鈹、鋰、鈮、鉭、鈦、鋯等金屬,從而成為一座天然的稀有金屬元素儲備庫。研究地質學的專家以把來這裡研究考察作為一項最高的成就。

許多國家對冶煉過的「廢礦石」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日本。日本人曾經提出要用一公斤糧食換取這裡的一公斤「廢礦石」。 但是這個便宜我們沒有占。因為即使是冶煉過的「廢礦石」里,仍然含有豐富的各種金屬元素,只不過因為考慮冶煉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暫時封存。

礦區的人們這樣說「寧願餓死,也要把日本饞死。」

此洞不僅償還了中國政府欠前蘇*聯40%的外債,還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成功和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作出了重要貢獻。

最讓人*大飽眼福的是這裡出產的礦物珍品,人們採到過16公斤重的海藍寶石、17公斤重的黃玉、60公斤重的鉭鈮單晶礦、500公斤重的水晶塊、12噸重的石榴石、30噸重的綠柱石晶體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鉭鈮單晶礦,它通體黝黑,鉭鈮含量超過70%。 鉭鈮被稱為「宇宙天空時代的稀有金屬」(俗稱黑寶石),其合金被廣泛應用於火箭、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的製造。

坑洞周圍的小山丘據說都是從坑洞中挖出來的石料堆積而成的,據說裡面各種礦物質含量也相當高,咱中國人暫時還沒有技術提取出來,日本人曾願意出高價收購,咱中國人就是不賣!

安倍大罵無恥:中國這一策略比出兵釣魚島更可怕

日媒:中國一直捏著日本的這一大弱點來牽制日本

2012年中國稀土礦石、金屬和稀土混合物共出口16265噸,同比降3.5%,稀土出口總額9.06億美元,同比下降66.1%

《日本經濟新*聞》1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稀土出口額銳減至三分之一 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稀土出口金額較去年減少66.1%,為9.6億美元。 除了日本企業等加強了減少稀土使用量的技術之外,中國國內需求也有所減少,價格已經降至頂峰時期的一半以下,這些因素均產生了消極影響。 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稀土收儲和企業兼并重組,以加強稀土戰略。

稀土用於混合動力車(HV)和IT(信息技術)產品的零部件。 中國年稀土出口量較去年減少3.5%,為1.63萬噸。僅為中國政府設定的出口配額(3.97萬噸)的約一半。 自2010年以來,已經連續3年出現負增長,目前已經降至頂峰時期的2006年的30%左右。

出口量觸頂回落的原因在於日本廠商正在加強減少稀土使用量的技術。 由於2010年秋中日撞船事件引發的中日關係對立,中國在事實上暫時停止了稀土出口。因此,日本企業對稀土採購依賴中國的狀況產生了危機感。

具體說,用於液晶玻璃研磨材料等領域的鈰等輕稀土元素的使用量大幅減少。 同時,混合動力車馬達的高性能磁鐵等使用的鏑等重稀土元素的使用量也減少了2-8成。不過,由於混合動力車的增加,稀土需求基本與上一年持平,中國稀土出口量也僅僅略微下降。

但讓中國政府頭痛的是相比需求下降,更加嚴重的價格大幅下跌。而其原因在於投機資金流出和中國國內稀土需求的減少。

投資者曾經押注稀土需求會快速增長,但由於受日本企業加強技術開發等影響,稀土需求並未如期迅速增長,因此投資者在明知遭遇損失的情況下進行了拋售。

另一方面,在中國稀土價格暴漲的2011年夏季之前,空調等產品採用需要稀土的高性能磁鐵的情況不斷增加。 但由於稀土價格暴漲,各廠商開始減少使用高性能磁鐵。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戰略價值十分重大

中國一家稀土企業的高管稱:「年中國國內磁鐵用稀土的需求僅為去年的一半,銳減至3萬噸。」因此,中國國內的稀土價格已經降至2011年夏季頂峰時期的3-4成。 內蒙古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五礦集團等稀土大型企業旗下的工廠自年秋季起一直處於停工狀態。

中國政府一直在利用稀土作為牽制日本的外交牌。不過,在中國國內100多家稀土企業紛紛擴大產能之後,由於需求減少和價格下跌,工廠被迫停工等混亂局面一直在持續。

中國政府希望通過稀土收儲來提振稀土價格。此外,還將推進以國有大型企業為中心的兼并重組,包鋼稀土將兼并12家稀土企業,以在政府主導下建立強化稀土戰略的體制。

買了大量的中國稀土,煤礦,還有樹木日本竟然都填在了海里,日本做了這些事就是為了打仗,下面來看看詳細介紹

日本一直在不停的部署,就是隨時準備做好跟中國打仗的準備。 所以日本人,在這個事當中,全國都基於這種共識,不光日本國防部有這個想法,這個沒有什麼稀奇,而是整個日本全國都有這種想法。

為什麼?我講四個道理你聽聽看,他們是否真的全國皆兵,全民皆兵?

第一個例子,中國大陸一個河北的石家莊,一個山西的太原和大同是產煤的地方,你認為最大的買主是誰?是日本! 其實日本這個國家是不燒煤的,你有沒有注意 到,為什麼日本大量的向中國採購煤炭呢? 其實二、三十年來日本大量不斷地向中國採購煤炭,回去以後在日本的下關下船,然後統統用水泥把他封起來,封成一個 個石方,然後沉在日本內部的內海的海底。

聽說現在已經沉下去半個太原,這些煤炭是準備將來跟中國打仗的時候要用的。公元2015年至2020年,中國跟日 本可能開戰。

這時候中國的核潛艇可能封鎖他的太平洋,中國如果那時有航空母艦,可能出動在日本海,日本主力艦如果跟中國戰艦作戰,就把這個煤炭挖起來燒。 所以,現在就開始在採購了。所以,中國一船一船的煤運向日本去,統統沉在他的海底,我們??不知道他心中有什麼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80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