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自由時報》報道:台軍從12月14日至16日,連續3天在屏東九鵬以東外海進行「火炮試射」演習。該演習北到宜蘭南澳鄉、花蓮秀林鄉交界處外海,南到蘭嶼以東海域。南北長200千米,危險空域高度達到2萬4千餘米。此次演習並未事先公開公布射擊預告,只有台漁業部門私下發文給東部漁業協會注意此事。
據報道,台當局稱此次「火炮試射」是早已規劃好的既定演習,由中科院負責。但由於此次所謂的「火炮試射」危險空域高度達到2萬4千餘米,遠遠高於各型火炮的射擊高度。因此島內媒體猜測並非「火炮試射」,而是中高空遠程防空飛彈試射。
圖片:試射中的「天弓」3型中高空遠程防空飛彈。
此次試射海域為台島以東區域,非常敏感。
近日,島內媒體報道說,解放軍戰機近期兩次繞飛台島;一些外國媒體也相繼報道說,中國空軍近日派轟-6K飛機巡航南海,中國空軍轟-6K、蘇-30等多型戰機近日同時飛越了宮古海峽和巴士海峽。對此,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12月15日回應表示:中國空軍近日進行的遠海訓練和東海警巡、南海戰巡,都是例行性、常態化的軍事活動,是空軍的使命所在、職責所在,合法合理合情,還要按照既定計劃一如既往。
圖片:一圖引起千層浪的官方發布疑似轟-6K繞飛台島照片。
12月16日晚,解放軍空軍官方微博@空軍發布 發表圖片,並配發文字「周末,分享一幅很有意義的照片!」。照片中顯示轟-6K戰略轟炸機正在雲上飛行,遠處可以看到兩座相鄰的山峰。從山峰形狀看,這很可能是台島南投縣境內的玉山主峰,其標高為3952米,距離海岸線50千米。從照片中「玉山」南北兩峰位置關係看,圖中的轟炸機正在由北向南飛行,表明這是解放軍空軍編隊11月25日環繞台灣飛行演訓時所拍攝的照片。
圖片:網友猜測的轟-6K戰機拍照時候的位置,正處於台以東洋面。
對於此次試射的飛彈,島內媒體認為可能是最新型的「天弓」3型遠程防空飛彈。早在12月9日,台媒體就報道稱,解放軍近年來進行遠海訓練,戰機多次穿越台灣南北方空域,飛抵西太平洋演訓。為嚇阻相關戰機從東部逼近,軍方將在花蓮以東至少部署3套射程可達200千米的台產「天弓」3型防空飛彈。
圖片:垂直發射的「天弓」3防空飛彈。
「天弓」3防空飛彈在開發初期被稱為ATBM(反戰術彈道飛彈),或「天弓」ATBM,由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研發代號「層系計劃」。
最初於1996年台海危機時開始預備研發,2001年正式開始實施。與「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雄風」2E型巡航飛彈共稱為「新三彈」。據報道,「天弓」3型採用類似於美國「愛國者」2飛彈的AN/MPQ-53機動相控陣雷達車。飛彈外形酷似「愛國者」2飛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2007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公開展示了4聯裝垂直發射車。
圖片:「天弓」3防空飛彈與4聯裝垂直發射拖車。
直到2013年,外界才獲知天弓3型於當年初步完成測評。2015年開始量產「天弓」3飛彈,最終被命名為「陸基防空飛彈系統」,相關採購案總預算高達748億元新台幣,打算至2024年為止完全取代服役已久的美國MIM-23「霍克」防空飛彈。
目前,「天弓」3飛彈的性能還並不清晰,據推測其總重870千克,全長5.498米,直徑400毫米,採用固態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射高45000米,最大速度4馬赫,採用主動雷達導引。主要防禦戰機、巡航飛彈、反輻射飛彈及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等威脅。從其性能分析,相當於美製「愛國者」2改進型,但不及「愛國者」3型。
台軍可能將「天弓」3飛彈與「愛國者」2防空飛彈共同組成12個防空飛彈連,形成覆蓋全島的反彈道飛彈防禦體系。
圖片:公開展出的「天弓」3防空飛彈,號稱射高45000米。
目前,台正在執行增大飛彈射高的「強弓專案」,即將「天弓」3飛彈現有的4.5萬米射高,提升到7萬米,這樣超越平流層,使反導作戰性能從低層反導提升至中段反導。
但在2013年9月26日晚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的「天弓」3增程飛彈試射時,飛彈卻因為尋標系統無法開啟,無法命中靶機而失敗。
圖片:採用拖車形式的「天弓」3飛彈發射車。
不過,島內媒體對「天弓」3現有的4萬5千米攔截高度也表示懷疑,因為在4萬5千米的高空中,空氣已經非常稀薄,「天弓」3仍然採用「愛國者」2型的基本外形和空氣舵設計,在如此高空其實效率已經非常低。沒有「愛國者」3那樣的側向和姿態控制系統,想要準確命中飛彈目標是很困難的。
因此,猜測「天弓」3雖然具有反導作戰能力,其實主要作戰高度仍然針對2萬米左右高度的飛機和飛彈,這與此次測試2萬4千米危險高度是相符的。
圖片:起豎後的「天弓」3飛彈垂直發射箱。
那麼「天弓」3飛彈會對在台島東部飛行的轟-6K造成威脅嗎?應該說影響還是有的,其射程和射界都將使轟-6K儘量遠離台島海岸線,這將進一步增加巡航飛行的時間和航程,增加不可預測性。
圖片:攜帶「長劍」-20(K/AKD-20)遠程巡航飛彈的轟-6K飛臨台島東部。
但是對於掛載有長劍-20(K/AKD-20)遠程巡航飛彈的轟-6K來說,這也就是麻煩了一點,要飛得更加遠一點。因為長劍-20本身所具有的上千千米的射程,也是保證轟-6K安全的重要要素,可以確保轟-6K在「天弓」3飛彈的射程外安全發射巡航飛彈進行打擊。
這樣只要集中轟-6K空中力量,對12個防空飛彈連中的1~2個節點陣地進行集中打擊,就能夠在防禦網中撕開一個口子,成為空防漏洞,便於其他遠程戰術戰鬥機、轟炸機從東部實施打擊。
圖片:在遠程戰鬥機掩護下進行遠海巡航飛行的轟-6K。
因此,所謂的部署「天弓」3就能嚇阻轟-6K,這只能是台軍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要通過更多的貼近實戰的遠海巡航和實彈發射,總結有針對性的戰法戰術,使「天弓」3變成擺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