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國家並非一個整體,而是由不同集團構成,韓國就是如此。「海外探客」發現,支持部署「薩德」的朴槿惠在青瓦台「泣血」之時,韓國軍方的態度卻異常強硬:確定2017年5月部署「薩德」,並加速進程。這種搶時間爭效率的風格,是篤定要在反對黨得勢和大選之前就造成「既成事實」,以免夜長夢多。
韓國軍方的態度與做法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儘管表面上收回了「戰時指揮權」,儘管裝備了F-15K戰鬥轟炸機、F—16C/D戰鬥機、波音737「和平之眼」預警機、K2主戰坦克、K9自行榴彈炮、「獨島」號兩棲攻擊艦、「世宗大王」號飛彈驅逐艦、「孫元一」級AIP潛艇等在亞洲領先的先進武器裝備,但韓國軍隊天生患有的「巨嬰症」卻無法在短時間內治癒。探客分析,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韓軍不爭氣,主要是因為首都太靠近三八線,北方鄰居只要來一輪萬炮齊轟,韓國的經濟中心就會從地圖上消失。時刻面臨生存壓力,就不能完全站起來。在本國95%的戰略情報、70%-80%的戰術情報都依賴美軍的情況下,對「主子」亦步亦趨和畢恭畢敬是應有的禮節。
不僅如此,如今韓國要負擔駐韓美軍50%的軍費,這筆高達9200億韓元(約56億元人民幣)的開支實際就是「保護費」與「護身符」。而面對部分美軍士兵的胡作非為,韓國方面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即使這樣,新上台的特朗普還在叫囂要讓韓國100%負擔駐韓美軍的開支。
部署「薩德」在韓國軍方看來,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是個態度問題。都知道「薩德」保護的不是脆弱的韓國首都,而是保護美國駐韓國軍事基地和美軍增援時的登陸地帶,但如果韓國不願意部署「薩德」,就相當於沒把美軍的安全當一回事。既然你韓國人不把美軍安全放在心上,那等到戰事一起,美國大兵憑什麼為你流血?這個簡單的道理,韓國軍方明白。在「天安號事件」之後,缺乏安全感的韓國人是離不開美國大兵的。
不過,貌似安全問題有了著落,韓國卻有點「顧頭不顧腚」了。眾所周知,亞洲文娛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無疑是日韓。簡而言之,日本有動漫,韓國能造星。作為一個重度外向型經濟國家,韓國將經濟增長與文化輸出的希望都落在文娛產業上,視其為未來的支柱產業。而且,韓國文娛業相當發達,占GDP總值的15%左右,每4個韓國人就有一個直接或者間接依靠娛樂業生活。更重要的是,韓國方面的權威人士還表示,韓國娛樂產業的未來就在中國,不僅僅因為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更因為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和廣闊的市場,而且長期以來中韓關係還算過得去,在文化上也存在紐帶。當然,有的網友說了,美歐市場相當成熟,韓國明星為何不去試試?探客看到一些評論認為,人家西方是不認你這個「東方臉」的,再說整容整的難辨雌雄,根本不符合人家的口味。而且韓國國內市場狹小,人口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得不依靠日益富裕起來的中國。
於是,韓國娛樂產業開始大舉進軍亞洲最大國家,賺錢賺得手軟。僅在2010年到2015年間,就從中國得到了近1700億人民幣的投資。形勢一片大好,野心勃勃的韓國人將目標定在2017年文娛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中國市場是重中之重。不過爬得越高,跌得越慘。「限韓令」一出,韓國文娛業哭爹喊娘,娛樂公司的股價在8月初已經暴跌。7月後,「韓流」在華不再風光,而貌似過街老鼠。10月份韓國文娛業外匯收入較9月減少1430萬美元,暴跌近22%。10月到11月,韓國歌手在華舉辦演唱會的申請全部被拒。
當然,煮熟的鴨子嘴硬,一些韓國媒體叫囂「中國損失也很大」。探客卻對「限娛令」拍手稱快,因為早就對韓國連續劇和韓國明星感到膩煩和厭惡了。粉絲的情感可以理解,可那些「韓粉」們也要考慮一下「厭韓者」的感受。電視天天播著不知所云的嚎叫,某些不知廉恥的主持人還向韓國明星下跪,讓人忍無可忍。這幾個月終於可以清靜清靜了。「限娛令」起碼根治了環境污染,利國利民。
韓國人一直惦記如何轉圜。有的「專家」提出兩個辦法:一是無限期拖延部署「薩德」,二是部署後永久關閉。這樣不會影響到韓國支柱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能滿足美方要求。其實這些都屬於韓國方面的一廂情願。棒棒們的如意算盤是,先把「薩德」系統安裝上,不開機,等著「限韓令」取消,再慢慢調試,最後完全啟用。至於期間赴華遊說公關也好,稍稍讓利也罷,都不能影響「薩德」的部署。對於這種伎倆,探客就一句話:世上不存在危害中國核心利益還能賺大錢的美事。亞洲最大國家還沒有使出更猛的手段。「薩德」部署與否,直接關係韓國未來,怎麼選,韓國人自己掂量,別給臉不要臉!(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363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