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引導96枚飛彈打48個目標 射程400公里 半年內交付中方

如果看一下,最近幾個月的網上傳言,那麼不免會發現,有關中國引進蘇35戰機的事情被反覆抄作,一再傳出交付推遲的傳言,其實俄方的正式消息為,將按計劃交付。相比之下,中國採購S400防空飛彈的事情似乎被人忘記,其實它的地位比蘇35更高,影響更大。

關於S400系統,俄方內部狀態屬於自相矛盾的,許多人反對出售,認為太過於先進,俄軍自身的需求也不小,如今出售,等於搶俄軍的份額,影響自身的換裝,也有人支持出售的,認為不能失去中國這個客戶。

那麼俄為何會還是賣了S400飛彈?讓中國成為第一個S400的海外客戶,究其原因,中國技術進步的速度很快。近年在國際市場上紅旗9防空飛彈表現相當搶眼,如果不打個時間差,現在趕緊出手,再不賣,晚上幾年真沒一點機會了。俄方一直按合同辦事, 今年3月,普京特意視察了生產S400的企業,以要求確保對華合同的執行,按合同規定的交付期為18月,2015年簽約,那麼從現在論起,半年內第一批S400交付中方。當然了,有關S400推遲交付的傳言也不會中斷,總有一些人想製造點新聞,其實毫無意義!

國產的紅旗9

至於中國採購S400系統,主要考慮產能的問題。中國的防空壓力相當大,需要設防的地方多,這就需要大量的地空飛彈部隊,這導致大量已經陳舊的紅旗-2飛彈營依然在服役,如何更新它們,已成當務之急,適當的引進少量進口防空飛彈,可以有效加快換裝速度,也有利於提升現有系統的作戰能力。這次採購數量並不多,按交付數量算,只相當於每年2個營的水平,與中國的實際需求相比,依然是非常少的。

S-400並非S-300改進型的印象,而是全新的設計,故而「凱旋」的代號,S400則為換代產品,也隨著它的量產,S300已經停產。只不過它沿繼了一些S300的設計理念,俄式設計講求實用,只要好用自然會沿用,它主要新型相控陣跟蹤雷達,新型雷達具有360°的全向覆蓋能力,可以發現600公里內的目標,能夠同時引導96枚飛彈打48個目標進行攔截。

S400正在裝彈

該系統具有極強的兼容性,可以使用多種不同型號的飛彈,從而構建的多層次的防空網,包括48N6DM、9M96E、9M96M、48N6和40N6等,其中,新型的40N6遠程飛彈的射程可達400公里。它攔截彈道飛彈的最大距離是50~60千米,比美國「愛國者」高出10~20千米,已經具備相當強的反導作戰能力,在俄防空體系之中,它與俄現役的A-135戰略反導系統一道用於戰略彈道飛彈防禦,或者說,它將是俄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S400系統的作戰指揮控制能力相當有特色,可以兼容與指揮包括S-300系列在內的所有型號的防空飛彈,也就是說,它具備了區域指揮的能力。這才是真正引起中國採購的興趣的地方。

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一直為俄制防空飛彈的主要客戶,先後引進了4批,分為PMU、PMU1和PMU2三個型號,大約20個防空飛彈營,幾乎與國產的紅旗9飛彈營數量相當,為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S300系統使用國,自然為我軍主要裝備之一。

S300飛彈營在我軍的作戰體系之中,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它們已引進時間已相當長,按正常情況,每隔十年即需要進行一次升級,如今已面臨對其進行全面升級的問題。如何升級卻是一個問題,主要是規模太大,還需要解決俄式系統與我軍系統之間的兼容問題,那麼通過引進幾個營的S400來整合與升級它們顯然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只需解決S400系統與我軍作戰系統之間的聯通問題,再由S400系統整個所有S300系統,那麼整合問題也隨之解決,所需有時間短、成本低、效率也相當高。

我軍列裝的S300防空飛彈

中國已使用S-300系統多年,可以快速掌握同屬俄系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使之短時間內與其他系統兼容,從而在短時間內,提升我軍的防空作戰能力。

當然了,俄方在整個交易中,也相當有利可圖的,即可以賺上一筆外匯,又可以穩固俄式防空飛彈系統在中國的地位,中國這個市場對於俄羅斯相當重要,如果不是中國先後採購20個營的S300,俄方那有底氣開發新一代的S400?中國的需求相當大的,只要有好產品能打動中國,那麼這個生意不愁做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17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