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11飛彈一向較少清晰發射圖,此次紅劍軍演中,殲十飛行員在座艙中拍攝到了清晰的發射大圖,相當漂亮。
霹靂11飛彈
其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源自義大利的阿斯派德。
霹靂-11實際上就是義大利"阿斯派德"ASPIDE飛彈的中國生產發展型號。1989年利用義大利部件組裝的首批阿斯派德空空飛彈就叫"阿斯派德"/A彈。
霹靂-11和"阿斯派德"有細微外觀差異,區別在於彈翼的切尖不盡相同。 20世紀70年代末,為了部隊90年代初裝備更新需要,中央軍委決定研製具備國際三代戰鬥機特點的殲-8Ⅱ型戰鬥機,其性能重點要求具備全天候超視距攔射能力,併兼顧對地攻擊。作為最重要的配套武器項目中距攔射飛彈的研製亦開始。
PL-11A是PL-11的改進型號,具有更大射程與更重的彈頭,改進的導引頭只在飛行最後過程中要載機雷達進行導引。
PL-11B作為PL-11的進一步改型,也被稱之為PL-11-AMR,
飛彈射程75KM左右,為中距彈。
PL-11與PL-12有什麼區別?
PL-11:主動/半主動雷達制導;
PL-12:主動雷達制導,與AIM-120和R-77同級的「發射後不管」的先進中程空空飛彈。
PL-12「自用為主,兼顧外貿「,自用是PL-12,外貿就是SD-1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12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