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拒絕貿易和平主義 中國何需他人施捨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於當地時間12月8日發布消息稱:「關於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的地位,日本政府已決定繼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日本將繼續維持容易對不當傾銷徵收高關稅的反傾銷稅機制」。

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依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中國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在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後,日後WTO成員方在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必須按照世貿組織通行規則,以中國企業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

隨著中國加入WTO將於今年底屆滿15年,各方成員對於中國是否將依《協議》取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表示關切。然而,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貿易體接連以「干預市場」為由拒絕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不僅與事實多有出入,也給遭受威脅的全球化大潮帶來不必要的逆流風險。

日本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意味著放棄經濟和平主義(圖源:VCG)

日本拒絕貿易和平主義

隨著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在對華貿易態度上料將轉趨強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日本也順勢在貿易政策上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度,一方面可迎合國內「嫌中氛圍」,另方面也為日後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時維持更有利的戰略地位。

在答覆媒體詢問時,經產省官員表示:「中國尚未解決國有企業等產能過剩問題。日本擔心中國的廉價商品大量湧入,與持同樣方針的美國與歐盟統一了步調」。

自中國政府推動去化過剩產能政策以來,日本政府便對中國產能將衝擊國內產業抱持警惕態度。今年5月,日本便借著七國集團(G7)會議時提議對中國鋼鐵採取「反傾銷包圍」。在答覆相關提問時,經產省官員更明確表示:「為因應中國鋼鐵低價傾銷,應根據情況,探討廣泛的貿易政策性措施及行動」。這番表述在當時便被解讀為日本不打算在「市場經濟地位」議題上對中國做出讓步。

就在日本慫恿歐盟、美國等國對中國鋼鐵發起「反傾銷包圍戰」的同時,中國鋼鐵並未如日本政府宣稱那樣持續流向世界各個角落。相反的,隨著中國經濟復甦以及過剩產能去化,中國鋼鐵出口量大幅下滑。2016年11月,中國鋼材出口量為812萬噸,較去年同期下滑15.5%。

除了聯合G7成員構建「反傾銷包圍」外,日本政府也不諱言表示:「針對中國的大量商品傾銷,日後將考慮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等多種手段,且對象將不僅限於鋼鐵,還將考慮更加廣泛地材料進口狀況」。這意味著,在國內經濟疲乏情況下,日本拒絕放棄手中發起「單邊貿易戰爭的武器」;此外,在狹隘利益驅使下,日本不排除將開啟其他戰線,並保留在未來單邊發起貿易戰的先機。

「市場經濟地位」無需他人施捨

針對美、歐、日等貿易夥伴以中國產品存在大規模傾銷之虞為由拒絕承認中國具有「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國不應對此過度反應。不可否認,作為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同美、歐、日等國間具有休戚與共的共同經濟利益。然而,即使不承認中國應有的「合法地位」,也改變不了81個WTO成員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事實;也因此,中國不需要將他人的「毀譽」看得太重。

自本屆中國政府上任以來,面對全球景氣低迷與中國經濟轉型,中共領導人已就中國經濟如何保持增長,進而帶動中國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指出一條明確道路。在對外經貿方面,以往同發達經濟體合作,通過製造業出口的增長策略讓位於「一帶一路」。可以預期的是,中國政府日後將更加重視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藉以做大區域經濟增長的蛋糕。

而在國內經濟方面,中共中央積極推動「深化改革」以釋放遭到禁錮的經濟增長潛能。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中共明確提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通過持續不斷地完善城鎮化有機發展與協同建設,中國仍將繼續享受城鎮化帶來的經濟增長紅利。

面對有心人士不懷好意,中國沒必要隨之起舞,而應堅持戰略定力。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中國政府能堅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又何須為外在「毀譽」而分神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06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