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存在一個小中國:祖輩自稱中國人,公選皇帝,最愛過中國節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文化影響深遠,在許多國家都深受歡迎。但是沒有想到會出現下面的中種情況。在演員的中歐有一個小城鎮,當地的居民從1889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具有中國特色的「廟會」和旋皇帝的活動。這座小城位於德國,被稱為「中歐中國城」,並且當地的人民從祖輩開始就稱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小鎮的名字為——迪特福特城鎮。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那個小鎮的人民真的是中國人的後代,還是他們的祖先曾經來過中國,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這個小城與中國聯繫上的呢?

曾經有史學家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考究,但是因為資料不全,難度太大,原因不太明確,但存在這些說法。一是當時黑暗的歐洲時期,教會的權利太大,這個小鎮的教主每年都會要居民上繳稅款,但是稅款每年都會增長,當時的居民都無力支付,於是想了一個方法來躲避收稅。當知道有人來收稅,當地居民就將城門關閉,每個人都不說話,人來了不去開門居民躲在城牆裡面,就像中國的長城一樣。就這樣,他們被外界取名為「躲在中國城牆的迪特福特人」,後來簡稱「中國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節度使通過絲綢之路到過迪特福特鎮,在那裡推廣中國的商品。當地的居民非常喜歡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經常用白銀來買,後來這位中國人經常跟他們講中國的風俗文化,令他們非常的嚮往。後來這位官員走後,當地人特意立了一塊碑,寫著:迪特福特的中國。

「皇帝登基」

處於對中國的崇拜,現在的迪特福特鎮上建了中國博物館和中文學校,並且將中文定為這個小鎮的官方語言,每年都會舉辦「中國文化狂歡節」,熱鬧成都不亞於春節,還會賽龍舞獅,穿中國服飾,充滿中國氣息。每次過中國節的時候,他們會公選出一人來當皇帝,「皇帝登基」是這個節日最高潮的部分,並且還會唱「迪特福特中國歌」。現在,這種小城成為了熱門的旅遊景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701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