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即將建造核動力航母?彈射版殲15戰機說明了一切

圖為網上流傳的中國彈射版殲15艦載機

【思遠軍事第79期】近日,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海軍第二艘國產航母即將開工建造,不過,這將是一艘直通甲板、常規動力、蒸汽彈射起飛的航母,此外,中國海軍第三艘國產航母,將是一艘類似於福特級的超級核動力航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核動力和電磁彈射器,從已經曝光的彈射版殲15照片就可以得出以上判斷。

據稱,殲-15在初始設計時參考了俄羅斯蘇-33的原型機T-10K。這架試驗機在製造時就是考慮到彈射起飛,因此殲-15的機體強度在滿足彈射上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不過,根據蘇-33的機體空重數據,彈射改裝還是多多少少會影響到殲-15的強度設計。因此,這個問題也只能等到以後設計過程出來才能定論。國內專家也認為該機可以提供足夠的機體強度來滿足彈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說,彈射型殲-15隻需要對機體和前起落架進行適當加強就能滿足強度需求。

圖為網友設計的中國核動力航母

【思遠軍事第79期】艦載機由於要在結構加強上付出很大代價,相對於陸基戰機在主要作戰性能上的損失是不可避免的。蘇-33在設計之初採用前鴨翼,有解決雷達太重導致的重心太靠前問題。據稱,殲-15的雷達很輕,幾乎不存在配重的問題,殲-15依然採用前鴨翼更多是為了提高滑躍起飛時的載重能力。如果改裝為彈射起飛,則完全不必再考慮增加升力係數,因此就可以取消這個重量不輕的前鴨翼,由此至少減重300千克以上。

美軍在1980年代曾專門對艦載機的設計和起飛方式之間的關係進行過詳細充分的研究。在那份研究報告中表明,在同樣戰術技術性能要求下,滑躍起飛的艦載機起飛重量是17685千克,彈射起飛只要15480千克;通用支援類艦載機(如預警機)滑躍起飛是27561千克,彈射起飛則是24325千克。彈射與滑躍的兩種機型在起飛重量上竟然相差如此之大。差別主要表現在翼載荷上。

因為中國殲15艦載戰機

【思遠軍事第79期】例如,F-18的離艦翼載荷可高達600千克/平方米,而蘇-33還不到500千克/平方米。如果按照前者起飛時的翼載荷和起飛重量比例,殲-15的起飛重量應該達到36000千克。可以想像,殲-15不但能採用彈射起飛,還能借這種改裝獲得一次「脫胎換骨」大幅提高主要作戰性能的機會。不僅使取消了前鴨翼,甚至可以考慮恢復陸基型的機翼面積。經過一番「瘦身」改裝後,殲-15飛行包線還有擴大的可能。

當然,相對而言,由於設計特點不同,由滑躍起飛改裝彈射起飛的殲-15,還是不如正宗的彈射版艦載機。自遼寧艦服役以來,其搭載的殲-15由於只能採用滑躍起飛而備受爭議,其最大問題就是飛行甲板的起飛作業效率,滑躍起飛需要艦載機開足發動機馬力,因此,彈射版殲-15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航母必將進行趕超美國超級航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86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