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突然曝光這一神秘武器?美國稱這才是真正「航母殺手」

圖為網上曝光的「翔龍」無人機

【紫龍防務觀察第78期】近日,網上曝光了中國某試飛場的衛星圖片,圖上出現了多架塗有黃色和紅色防鏽漆的大型無人機,其氣動外形與此前的「翔龍」大致相似,但是細節上有諸多差異。而且,這麼多架同型無人機出現在試飛場上,說明該機至少已經進入到小批量生產階段。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夠在關於中國空軍最新裝備建設的新聞中,看到新一代「翔龍」無人機的身影。

因此,有美國媒體評論稱,翔龍無人機最大航程超過7000千米,可以在遠離海岸的距離對海上包括航母在內的目標實施全天時監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翔龍無人機比東風21D飛彈還厲害,是真正的「航母殺手」,翔龍無人機超強的偵查、監視能力,可協助東風21D飛彈進行反航母作戰。「翔龍」是較早公開的中國先進無人機之一。早在10年前的珠海航展上,當時還隸屬於中航一集團的貴飛公司就展出了「翔龍」無人機的模型。此後幾年,「翔龍」原型機的圖片開始陸續出現在網絡上。

圖為美國全球鷹無人機

【紫龍防務觀察第78期】在外界看來,「翔龍」幾乎可以稱作中國版的「全球鷹」,兩者的設計定位都是高空長航時偵察無人機。但是,兩者在氣動布局、外形尺寸和起飛重量上的差異很大。「全球鷹」的設計著眼點在於全球範圍內的高空偵察,其續航時間高達40小時以上,從美國本土起飛可以到達世界上任何地點實施偵察。但是,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沒有必要實現無人機全球偵察。

因此,「翔龍」根據中國自身的國情在設計上做了大膽的創新。比如,在氣動布局上採用了聯翼設計,這在大型高空長航時偵察無人機上還是第一次。美國憑藉其強大的航空研發實力,為「全球鷹」設計了長達35.42米的超大平直主翼,以最為簡單的氣動外形,達成了設計與製造工藝之間較為完美的平衡。但是,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目前還達不到製造「全球鷹」那麼長翼展的平直主翼的要求。

圖為中國翔龍無人機效果圖

【紫龍防務觀察第78期】為此,中國航空工業才特別為「翔龍」選用了聯翼設計,即主翼後掠,平尾前掠並加長,兩者通過較短的垂尾連接在一起。「翔龍」從最初的原型機到量產型,設計上的改進比較大。比如,原型機的翼展為24.86米,量產型則進一步加大到30米以上。加大翼展既可以增加升力、提高載荷,同時還能夠增加機內載油量、延長續航時間。翼展大幅增加後,「翔龍」的垂直尾翼也從原型機的單垂尾改為類似「全球鷹」的V型雙垂尾,以提高橫向穩定性和操控性。

另外,在發動機方面,「翔龍」也應該有所改進。原型機裝備的是一台無加力渦噴-7發動機,推力大、高速性能好,但是耗油率太高。一般來說,高空長航時偵察無人機不必追求過高的飛行速度,航程和續航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性能參數。因此,經過升級改進後,量產型「翔龍」很可能換裝國產「岷山」中小推力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的最大推力與渦噴-7一樣都是4000公斤左右,但是耗油率大為降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76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