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還未上台,就開始對中國展示強硬。先是策劃很長時間,在12月2日打破1979年以來為期37年的慣例,與蔡英文通了電話。之後,不但沒有任何反思,還針對南海問題大放厥詞,接連開炮。對於特朗普的這種表現,符合占豪在美國大選前的判斷,即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關係在初期必遇困難,困難期少則一年,多則兩年,也就是說與特朗普政府磨合關係需要一到兩年。而在磨合過程中,特朗普對中國的目標一定不是簡單的遏制,而是用遏制換利益,說白了就是用圍堵迫使中國簽城下之盟,要割中國身上的肉。

當然,特朗普的目的並非簡單的只是割中國身上的肉,而是要剪全世界的羊毛。基於這個目標,特朗普未來將會在兩個方向採取兩個不同的策略:
一個方向是針對中國,與盟友一道採取對中國的軍事強力遏制,目標是將中國鎖死在第一島鏈,並迫使中國做戰略讓步。迫使中國做的讓步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經濟層面的讓步,二是戰略層面的讓步。
另一個方向是,在中東發起戰爭,打出石油危機、歐盟危機和更大範圍的危機,然後凸顯美國經濟的優越,從而推動世界範圍內的美元回流美國。所謂打出石油危機,就是用中東更大範圍的戰爭將中東石油產能給打掉一些,美國不但可以從油氣出口中賺錢,可以通過收購一些瀕臨破產國家的油田來擴大石油收益。而要打出諸如歐盟等局部危機,則是為了將國際社會的資本向美國市場趕,這些資本一旦流入美國則美國經濟可獲得新鮮血液而復活。
我們不僅要問,未來特朗普政府會採取怎樣的策略遏制中國呢?在占豪看來,未來特朗普政府將通過六手段來遏制中國:

一、打台灣牌。
台灣牌必是特朗普首選,這一徵兆並非完全來自特朗普,而是從2015年4月美國戰機「迫降」我國台灣南部機場即開始顯露苗頭。事實上,自從2014年11月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開始,美國就開始盤算如何打台灣牌了。因為,過去在國民黨馬英九時期,由於兩岸關係控制得當,美國找不到打台灣牌的支點,當民進黨再次有望執政時,美國終於再次看到機會,於是開始策劃。而在蔡英文當選前後,從美國共和黨保守派議員對台灣的關注程度即可看到接下來的發展趨勢。
早在蔡英文當選不久,美國資深共和黨保守派議員就會見了蔡英文,而他是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這次會見意味著一旦共和黨當選,必展開更大規模的對台軍售。未來,特朗普政府打台灣牌,必然打軍售牌、政治牌,為未來有機會借「台獨」遏制中國做鋪墊。
至於蔡英文,由於民進黨的黨章就是搞「台獨」,因此她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她本認為希拉蕊會當選美國總統,故一直寄望於加入TPP。但是,沒想到特朗普當選,TPP被廢,蔡英文非常無奈與無助,不知該怎麼辦。當美國議員運作蔡英文與特朗普通話時,估計她快興奮得暈倒了。
不過,與之前蔡英文想的可能不同,未來美國想借台灣的力量一定是政治掛帥,然後推動對台軍售,從而讓台灣當挑釁中國的先鋒。至於經濟,美國可能採取對台的雙邊自貿談判,只是條件會非常苛刻,而蔡英文很可能會為了政治利益出賣台灣利益。當然,對蔡英文來說,他們的目標是台獨,越接近越好,至於台灣的利益他們並不會作為首要考量。
另外,考慮到美日的一體性,美日很可能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力挺台灣,甚至可能出現美日共同與台灣談自貿區的狀況。當然,對美國來說,政治和軍事手段才是最重要的。

二、武裝日本。
TPP不行了,安倍著急了,擔心特朗普遏制中國戰略有變,所以特朗普剛當選就趕緊拜見。不過,在占豪看來,特朗普遏制中國戰略不會變,但方式方法會變。過去,為遏制中國,美國準備將60%軍力部署在亞太,現在看估計不會了,特朗普要瞄準中東。
既要遏制中國,又要遏制中國,怎麼辦?武裝日本!即賣給更多日本武器,轉給更多軍事技術,同時在某種條件下政治上很可能會給日本鬆綁,支持日本修憲。美國這麼做,有三個目的:一是可以藉此賺日本的錢,真金白銀;二是降低美國遏制中國的經濟成本;三是在軍事上平衡中日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降低美國在亞太投入的資源。
三、在南海尋找新支點。
菲律賓這個南海支點沒了,馬來西亞和泰國都倒向了中國,越南暫時不想惹中國,那麼美國會找誰?很可能是印尼。美國很可能通過展開與印尼的軍事合作及自貿區談判,來促使印尼在南海挑釁中國。不過,相比菲律賓,由於印尼與中國的爭端只是專屬經濟區的爭端,美印尼關係又不算太密切,這個支點用著並不順手。如此,我們就不得不考慮菲律賓的政治穩定的問題了,一旦菲律賓政治出現巨大變數怎麼辦?我們應該有預案。

四、繼續尋求構建反導系統的軍事包圍圈。
美國是不會放棄構建對中國的反導系統包圍圈的,美國首先想在韓日完成部署,本來第三個目標地是菲律賓,現在看起來已經比較困難,在台灣部署反導系統時機更不成熟。所以,接下來美國最關注的依然是在韓國。韓國現在政壇被中美博弈擠壓得已經變了形,朴槿惠瀕臨下台,但哪怕如此親美勢力依然在積極推動部署薩德。對此,中國應有積極的應對。當然,最近10枚東風21齊射已經告訴日韓,「薩德」根本保護不了他們,只能給他們帶來災禍,將來真到戰時,那就是飽和攻擊的活靶。當然,到時候不用東風21,太浪費,東風15或16就夠了。對付韓國的「薩德」,甚至只需要火箭炮的飽和攻擊。
當然,對美國來說,「薩德」反導系統的目的最重要的並非真的反中國的彈道飛彈,主要還是監控中國的軍事部署,為美國本土反導提供更多的反應時間。

五、軍艦飛機圍著中國轉。
相比歐巴馬到了任期末期才和中國在南海赤膊較量,特朗普時期則可能更加強硬,美國的飛機、軍艦將可能圍著中國轉,中國對此需要做好部署。J20為何要服役,那是為了對付將部署在中國周邊的F22和F35。
六、列印度牌。
美印已經有了互相使用軍事基地的合作,印度是拿這個合作換美國的軍事技術,而最近美國還考察了印度的航母。很顯然,美國想列印度牌遏制中國。不過,在占豪看來,美國想列印度牌並不容易,因為印度並不想做誰的棋子,他只想利用中美博弈的機會來擴大自己的利益。再考慮到中國和印度還有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亞投行及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等合作平台,美國列印度牌成本會很高、節奏會很慢、效果會很差。
美國如此對付中國,目的是要迫使中國在經濟上籤城下之盟。譬如,特朗普在競選時說要和中國打貿易戰,要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等,這些都是給中國提的條件,意思是中國不就範就可能對中國採取這些措施,這些手段是和軍事手段配套的,如果軍事上不能搞定中國,這些動作只能遭到中國的強烈反擊。
特朗普
事實上,特朗普顯然把事情想得簡單了。無論是軍事上、貿易上、匯率上,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手段都非常多。美國連俄羅斯都搞不定,還想搞定中國?等著瞧吧,從其上任,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他一定會「恢復正常」生意人的狀態,與中國展開務實的交易。
特朗普另外一大招,就是要在中東謀取現實利益。在特朗普看來,美國在中東糾纏並逐漸陷入其中是一筆虧本買賣。如何做成一筆掙錢的買賣?那就是讓中東自己打去,讓中東自己的戰爭再來一遍,然後美國根據需要適當塑造,並從中獲利。在占豪看來,美國在中東策劃一場持續的、長期的戰爭,可以實現四重對美有利的目的:

一、戰略上破壞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只要中東大亂並爆發雙邊、多國的大亂戰,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必受影響,若蔓延到中亞則可能給「一帶一路」戰略帶來重創。
二、製造難民,禍亂歐盟,促進西方資本向美國流動。
只要中東越打越亂,難民必然越來越多。那麼多難民去哪?首先禍害的就是歐盟。歐盟如果越來越亂,歐盟經濟體內那麼多資本往哪去?當然去美國。
三、推高國際油價,獲取現實利益。
中東如果真爆發大亂戰,產油必受影響,誰會得利?已經開足馬力採油的美國會得利,美國的石油利益集團會得利,俄羅斯會得利。考慮到石油主要是美元交易,這同樣對美國輸出美元有利。高油價打擊誰?無疑是中國。

四、高價出售軍備,為軍工輸血。
中東一旦打起來,美國將會大筆大筆地向中東出售軍備。中東的產油土豪都有錢,打起來那些土豪們大部分都會購買美國軍備,而且價格是正常價格的兩三倍,這會給美國軍工帶來巨大好處。
特朗普是個務實的冒險主義者,他的策略決定在他上任的頭兩年會攻勢凌厲。中國面對這樣的攻勢,不但要將其力道卸下來,還要有針對性地反擊,還要讓其付出代價。只要中國讓美國在攻擊中國的過程中總是吃虧,一兩年後特朗普必然「服軟」。另外,特朗普在經濟方面並不會放棄與中國的合作,甚至一邊對中國強硬,一邊推進與中國更加深入的合作,這些都將可能是看似異常但越來越正常的現象。
對特朗普的研究,我們需要花點功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75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