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甘肅環球大地震」發生了哪些神秘預兆?

我愛分享| 2016-12-09| 檢舉

1920年「甘肅環球大地震」發生了哪些神秘預兆?

大地震過後的一棵樹,被撕成了兩半

1920年12月16日今寧夏海原震級達芮氏8.5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之烈為中國有史以來之罕見,亦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台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環球大震」。因為當時海原當時屬於甘肅省,故又稱甘肅環球大震。

老銀川照片

幾年前,《南方都市報》曾經全面詳細地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其中有一個細節筆者記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兩個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沒有了」。而在1922年第5期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有一篇克勞斯、麥考米爾合撰的《在山走動的地方》報道,其中描述了海原大地震時發生的幾個現象:在夜間移動的大山,似瀑布飛落般的山崩,陷進房屋和駱駝的大裂縫,以及把村莊席捲進升起的鬆軟土海里的一切。

看著這些文字,當年的大地震可謂讓人毛骨悚然。筆者的老家在甘肅靖遠縣,離當時的海原不遠,筆者的奶奶就經歷過那場地震。不過,如今奶奶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了,如果今天還活著,應該有一百多歲了。筆者的童年,常聽奶奶講起那次地震,但奶奶一直都不願意講那次地震的慘烈,而是總愛講一些震前發生的預兆。

西吉震湖,當年大地震留下的產物

奶奶說,地震發生在人們吃過晚飯不長時間,當時人們夜裡沒什麼娛樂活動,男人吃過飯總聚集在一起「掀牛」(北方的一種娛樂方式,通俗地說類似我們今天的玩撲克牌),地震的突然發生把很多人都關在了窯里,再也沒有出來。奶奶說,當時人們大多數住土窯,為了省事,很多人將窯都挖得很深,住人、做飯、當庫房、當娛樂室。那些愛打牌的男人一般都聚集在這種有「深窯」人家,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窯深了地方寬敞,也暖和。那裡在深窯「掀牛」的男人們似乎是一瞬間裡就被埋了,後來想找也找不見了(奶奶當地這麼說可能是因為當時救援行動很遲緩,基本靠民眾自救,另外是當時的窯洞十有八九都被搖塌了,尤其是深些窯洞,所以也就只能說「找不見了」)。

甘肅老照片

這便是奶奶當年給我有關那次地震亡人的全部「言傳」,作為一個在那次地震中死裡逃生的人,奶奶不願觸及這點是我到今天才慢慢理解的,但關於那次地震的前兆奶奶講起來總是一遍遍地喋喋不休或者說是樂此不疲。

首先是那一年的氣候不太正常。奶奶說那一年持續大旱,氣溫異常且居高不下,天氣忽冷忽熱,還愛刮大黃風甚至黑風,時常遮天蔽日,弄得天昏地暗的。其次是奶奶還講了一種現象,即是「土谷空響」。她說,天空晴朗,但忽然就有一種聲音從遠外傳來,像是打雷一樣「轟轟的」。另外是地震前的幾天,每天太陽落山時,天空便會出現一些「紅雲」,奇形怪狀的,有時還伴隨著「閃電」讓人有些害怕。這一點似乎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光焰」,即是地震發生前,常有奇異的光焰出現,顏色有紅、有黃、有藍、有白、有紫,形狀也不一樣,或片狀、或球狀、或像電火花,出現時間一般很短,往往一閃而過。其原因,有人認為是震前地電和地磁異常,使大氣粒子放電發光所致;也有人認為是放射性物質的射氣流從地下裂縫中,在低空引起大氣電離。因而發光。儘管原因還沒有徹底搞清楚,但地光乃臨震前兆,是已成共識的。奶奶說,這種情況發生了好幾天,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地震的前兆。

老銀川

同時,奶奶還為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狗上坑和豬跳圈,雞不知道幹啥。她說,震前的一兩天,家裡養的一條狗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跳到炕上不走了,人趕也了很久沒也趕走,兩隻眼睛藍旺旺的,一個勁兒地衝著人狂吠。還有鄰居家養的一頭豬,在震前的一個傍晚主人喂食給豬時,那頭豬忽然就從圈裡跳了出來,衝著女主人的腿狠咬了一口,然後到處亂躥,人們花了很大的勁兒才將它重新弄迴圈裡。

奶奶還說,那時候的雞也有些不正常,三五成群地在院子不知道幹什麼,有些古怪地叫著,給食也不好好吃,像是得了病。人呢,也仿佛有些「腦子不夠用了」,有時候想去干一些事,但到了地方就忘了,想不起來自己要乾了。

今日海原

這些,在我們今天似乎都能通過科學得到解釋,而最為神秘的是,奶奶說,當時也不知道從哪裡流傳來了一首這樣的歌,也不知道為什麼「娃娃們一下子全都會唱了」,其大意是:「一碗羊肉搖一搖,白嘩了;世上的好人搖搖擺,賊殺了;格登格登搖,嘩啦啦搖。鐮刀過來搖一搖,背行;三石麥子搖一搖,胳繞繞;格登格登搖,嘩啦啦搖……」大人們聽著娃娃唱,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但在地震過後,這首歌便神秘地消失了,沒人再唱了,也沒再會唱了。

臨夏老照片

奶奶說,當時發生了這麼多的預兆,要是有一個人能意識到這點,也不會死那麼多的人了。但那時人的腦子仿佛都「犯了迷乎」,誰也沒有想到會地震。因為奶奶的關係,參加工作後,我對那次地震的一些資料格外留意,總想著能收集點什麼,但除了研究當年死亡人數和地震成因的一些文章外,我似乎什麼也沒有收集到。直到三年前,我在《隆德縣誌》一段「震兆六端」的文字時,眼前忽然一亮,我覺得那是我距今為止,看到的最精鍊的有關「震兆」,而這個東西之所以出現在當地的縣誌上,也可能是當時的人們對於那次地震前兆的總結。

固原老照片

1.井水本湛靜無波,倏忽渾如墨汁,泥渣上浮,勢必地震;

2.池沼之水,風吹成轂,行藻交縈,無端泡沫上騰,若沸煎茶,使必地震;

3.海面遇風,波浪高涌,奔騰萍溷,此為常情;若風日晴和,台颶不作,海水忽然澆起,洶湧異常,使必地震;

4.夜半晦黑,天忽開朗,光明照耀,無異日中,使必地震;

5.天晴日暖,碧空清凈,忽見黑雲如縷,蜿如長蛇,橫亘空際,久而不散,使必地震;

6.時值盛夏,酷熱蒸騰,揮汗如雨,驀覺清涼如受冰雪,冷氣襲人,肌為之粟,使必地震。

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不是科學,但我知道掌握了它對我們也沒什麼壞處。而這,與謠言無關。

(本文配圖為甘肅和寧夏老照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74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