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太監是我國古代才有的特殊職業,俗話說得好行行出狀元,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可是太監這個職業也許是個例外。如果你要說這個職業好的話,這個職業又要承受一般人無法忍受的生理疼痛,但要說它不好的話,它又能夠利用自己的職務來謀取巨大利益。在我國歷史舞台上,有許多出了名的太監。有下西洋的鄭和「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還有大太監李蓮英。我們先不論他們的為人是好是壞,就事而論的話一個人如果在他所處的職業中能有如此名氣的話,那至少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此人絕不簡單。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不簡單的太監就是劉瑾。
這歷史之中宦官專權最為嚴重的應該要數明朝了,而我們所要說的這個劉瑾便是明朝的「產物」。劉瑾,出生於1451年,陝西興平人,劉瑾原本是姓談的,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凈身入宮當了太監,從此改姓劉。劉瑾這人運氣也是可以,居然被分配到了太子朱厚照的身邊。劉瑾相信,只要把小皇帝的業餘文化生活繼續搞得豐富多彩,他很快就能獲得滿意的升遷。接下來的日子裡,除了讓小皇帝沉緬於歌舞伎樂、射獵宴飲、飛鷹走馬之外,劉瑾又誘導他微服出行。皇宮外的廣闊天地讓小皇帝大開眼界,每次出遊都樂得屁顛屁顛的,東遊西盪、流連忘返。1505年,明孝宗駕崩,太子明武宗即位,劉瑾等八位太監也正如他們所想地那樣成為了新皇帝寵臣,被人稱為「八虎」。
劉瑾等人自等到新皇帝寵信之後,便想方設法地鼓動武宗遊玩享樂,他們則開始在朝中專橫跋扈,背著皇帝干盡壞事。「八虎」之中劉瑾最受明武宗的信任,在內宮擔任重職,並且還掌管著京城的精銳守衛部隊。朝中一些大臣看到了宦官劉瑾的勢力一天天擴大覺得可能要出事,便向武宗諫言便要求將劉瑾貶出京城。這劉瑾一天不除,朝臣、言官和閣老們無不充滿了強烈的憂患和危機感,於是不斷上書勸諫皇帝,彈劾宦官敗壞朝綱,請皇帝將他們誅除。對於所有諫言,小皇帝一概如風過耳—表面上虛心接受,背地裡堅決不改。
劉瑾在知道皇帝不會將自己逐出後,便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還建立了一個特務組織「內行廠」用以索賄、受賄、貪污。劉瑾還定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所有呈給他的奏章都不能直呼他的名字,而要尊稱「劉太監」。就這樣,劉瑾的財力漸漸地增強,所貪財產竟超國庫4倍之多,後世學者經研究稱他為「當時的世界首富」。
權力與財富從來都是一對孿生子。在有了權力之後,財富自然不成問題。但是劉瑾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劉瑾了,他現在想要做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皇帝身邊的寵兒了,這個身份也已然滿足不了他了,他想做的自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於是劉瑾便開始了私自刻玉璽,暗造弓箭,企圖尋機奪位。但是劉瑾的奪權奸計最終還是未能成功,武宗得知劉瑾欲謀反一事之後大怒,判以凌遲之刑,即當眾千刀萬剮。而百姓得知此消息之後紛紛趕來刑場,百姓來幹嘛呢?他們花費一文錢來買劉瑾的肉下酒,用來消除自己心中對此人的恨,由此可見劉瑾平常的所作所為是有多遭人恨。
下面我們開列一張劉瑾被朝廷抄沒的財產清單—金二十四萬錠又五萬七千八百兩,銀五百萬錠又一百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寶石二斗,金甲二,金鉤三千,玉帶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獅鑾帶二束,金湯盒五百;除了金銀珠寶之外,還有一些違禁的御用物品及兵器甲仗,如蟒衣四百七十襲,牙牌兩匱,穿宮牌五百,金牌三,袞袍八,爪金龍四,玉琴一,玉瑤印一,盔甲三千,冬月團扇(扇中置刀二),衣甲千餘,弓弩五百。稱他為「當時的世界首富」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643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