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警告:特朗普試圖挑起對華毀滅性戰爭
《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由居住在英國的澳記者皮爾格拍攝的紀錄片將於12月6日晚在英國電視台ITV播出。這部紀錄片認為,由中美引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成為現實,因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專題)正在動員一場大規模的毀滅性戰爭。美國試圖挑起與中國的戰爭,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核戰爭已「不再不可想像」。
據英國《每日星報》12月4日報道,該紀錄片暴露了美國令人不安的核戰術,揭露了美國軍隊在太平洋地區的恐怖歷史,暴露了其半秘密基地先發制人的侵略性。

片中稱,中美兩國今年在中國南海(專題)上呈現緊張態勢,雙方都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有人擔心這可能會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經濟正繼續擴展,看起來已威脅到了美國在全球舞台上的主導地位。
在「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指導下,美國大多數海軍都已部署到了亞太地區——400個部署了軍艦、核武器和轟炸機的基地,在中國周邊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絞索」。

特朗普曾暗示改變美國核政策(圖源:AFP/VCG)
在紀錄片中,美國歷史紀實作家、《中國幻想》作者布萊德利表示,「如果在北京上空俯視太平洋,你會看到美國軍艦。你會看到關島即將沉沒,因為太多飛彈指向中國。」部署在韓國(專題)的美國軍備指向中國,日本是美國拳頭的手套。「如果我是中國人,我會有點擔心美國的侵略性」。
紀錄片指責美國官員視中國的強大為威脅,這使白宮把中國視為「最完美的敵人」。《每日星報》稱,五角大樓的老闆們在片中冷冷地警告「如果你想要和平,那麼就得時刻備戰」。皮爾格表示,「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沉默:美國和中國可能正在走向戰爭,核戰爭不再不可想像。」
「紀錄片的名字讓我想起已經被忘記的一種保守宣傳:上世紀90年代,曾有人拍攝《即將到來的對日戰爭》」,《衛報》評論稱,皮爾格提醒我們,正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歐巴馬主導了核開支的大規模增長和一個新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它意味著在中國的鼻子下建立軍事基地,打擊中國任何試圖把商業繁榮轉換為力量的舉動,用壓倒性武力來回應中國的南海訴求。「這一情況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新的總統正在讓美國人相信中國是他們新的敵人。紀錄片強烈糾正了人們對太平洋戰爭場景的漠不關心。」
英國《金融時報》12月2日發表題為《特朗普會動用核武嗎?》的文章稱,經常有人提醒那些對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將就任總統感到擔心的人:美國的體制具備制衡機制。美國總統不是獨裁者。他受到憲法、法院和國會的制約。
特朗普會按下美軍的核按鈕嗎?(圖源:AFP/VCG)
但制衡在一個領域並不適用:核武器。2008年初,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清楚地解釋了這種情況。他在接受採訪時說:「50年來,每時每刻,每天24小時,美國總統後面都跟著一名軍事助手,此人攜帶一枚足球,裡面包含著總統在美國遭到核攻擊時將使用、並被授權使用的核密碼。美國總統可以發動那種世人從未見過的毀滅性攻擊。他不必與任何人商量。他不必知會國會。他不需要和法庭商量。」
總統的權力甚至比切尼描述的更廣泛。美國並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此,特朗普可以命令對敵方發起核攻擊,即使美國本身沒有受到攻擊。
在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太過反覆無常、不能讓他的手指觸摸(神秘的)核按鈕的觀點被多次提起。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指出,總統下達核攻擊的命令僅僅4分鐘後,美國的飛彈就會發射出去。
由於當選總統特朗普將是美國軍隊總司令,在指揮鏈上,誰也無權撤銷他的命令。在競選期間,一群曾控制核武器發射程序的美國軍官發表一封公開信,聲稱擁有使用世界上最致命武器的終極權力將帶來「驚人的」壓力,是特朗普不適合承受的。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就連22%的特朗普支持者都認為,他或許會發動核戰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523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