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來電原來早有預謀~一班仇中親台的總統人(ALL THE PRESIDENT'S MEN)

曾洵真| 2016-12-06| 檢舉

川蔡通話是經過悉心安排的

特朗普的電話門風波,美國媒體紛紛指責特朗普犯下菜鳥級的錯誤。美國獨立純新聞網站沙龍Salon評論:原來,特朗普蔡英文通話早有預謀。特朗普的過渡團隊證實,這一切都是精心計劃的策略,意圖凸顯特朗普有意打破幾十年來的外交政策傳統。

特朗普:媒體若準確報道我將沒什麼理由發推特

特朗普這位美國當選總統時間真的很充裕,總是喜歡掛在網上,他用twitter評論:如果媒體能準確地並很尊敬地報道我的話,我就沒那麼多理由發推文。很不幸的,我不知道這種希望什麼時候能成真,意味著特朗普將繼續發推文。相信他是在響應之前有網友長篇大論猛推推文,批評特朗普坐上總統寶座,卻整天掛在網上與人鬥嘴,毫不關心上億國民的生計,死活都操控在他一人之手中。

接著下來,特朗普競選團隊中的一位經濟顧問、來自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摩爾(Stephen Moore)周一(5日)接受電台訪問時為特朗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的舉措辯護。

他說:「台灣是我們的盟友,這是我們向來支持的國家,因為他們相信自由。我們應該支持這個盟友,中國如果不喜歡,去他的(screw 'em)」。

國際媒體5日也繼續從各種角度觀察美國準總統川普和蔡英文總統通電話。《華盛頓郵報》說,川蔡對話是「聰明,精打細算」的一步,川普刻意藉此明示「中國對美國頤指氣使的日子結束了」。

華郵說,川普和蔡總統通話,並非經驗不足、不諳兩岸微妙形勢者的失著,而是經過慎謀,接電話前獲得充分簡報,知道〈三個公報〉和「一個中國」,「明確曉得自己在做什麼」,「川普要北京知道,北京要打交道是一個不一樣的總統,一個素人,他不會受制於把前朝縛手綁腳的那些牽扯」。

華郵還形容川普接電話是「精采」的一招,「川普和任何人說話,不需要北京允許,川普政府不叩頭」。

華郵說,批評者不喜歡川蔡電話,接下來可能更有得受,因為「川普有機會對台灣關係正常化」,提升雙方的軍事、經濟、外交關係,中國明智的話,「別對川普的台灣關係過度反應」。

CNN國際政治評論員札卡利亞也說,川普接電話是「經濟考慮的決定」,「可能顯示川普有意提升對抗中國,這不是壞事」,而且美國有必要升高對北京的態勢,各界的批評失之過苛。

摩爾則在受訪時直白表示,「我們一定要挺台灣」,「中國在東方耀武揚威,我們早該像雷根那樣做,挺身正對這些惡霸,我們要說,我們不會任你霸凌人家,我們要和我們的盟友站在一起」;他還說,「我愛死了川普這麼做」,「就算我們侮辱中國人,我也不在乎」。

史蒂芬·摩爾與傳統基金會

史蒂芬•摩爾(Stephen Moore)是特朗普競選團隊的資深成員,他的另一主要身份是保守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經濟學家,曾幫助草擬特朗普的稅收計劃。

有報道指傳統基金會的葉望輝(Stephen Yates)是促成此次通話的主要人物。葉望輝也是特朗普的政策顧問之一。

葉望輝(Stephen Yates)是促成此次通話的主要人物,他也是特朗普的政策顧問之一。

蔡川熱線 葉望輝:好的「小步驟」、非政策大改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國安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6日在北君悅飯店和台灣媒體見面,暢談台美新關係。(記者廖振輝攝)

2016-12-06 19:15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電話後,台美關係未來走向備受關注。美國前副總統錢尼國安顧問、共和黨愛達荷州主席葉望輝(Stephen Yates)今清晨搭機抵台訪問,下午在台北舉行媒體見面會。葉望輝強調,此行為私人行程,在美國大選前就安排好,他不代表川普團隊發言。葉望輝也說,他並非蔡川通電牽線人,通常實務上是由祝賀方發起。他並認為,這次通電是一個「小步驟」,而非政策改變,不須反應過度。但他也說,外交總是具有不穩定性,川普團隊也還未完全成形,現階段他無法預判未來美國政策會不會有大的改變。

葉望輝的記者會現場。(記者廖振輝攝)

葉望輝說,此次為了與朋友們交換意見、更加了解區域發展而訪台,是低調的私人行程,在美國大選前即安排好。葉望輝強調,他並非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交接團隊一員,目前在新政府中也未被指定擔任職務,於公於私,都沒有立場代表他們發言。

媒體先前傳聞葉望輝是此次蔡川通電的牽線人,葉望輝下午也公開澄清表示,他樂見川普接了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當時他人在愛達華州,不在台北。而這通電話是由川普團隊所安排,他並非牽線人。媒體詢問這通電話是由哪方發起?葉望輝表示,雖他未涉其中,但一般來說祝賀電話是由致賀方發起,沒有接受方發起的道理,而據他了解台灣一開始就在清單上。

葉望輝重申,通電是「好的、小小的一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是「小動作」,但他視為「小步驟」。葉望輝強調,政權交接時有此進展,大家因而對台美關係有所期待相當合理,但這並不意味著政策的改變,不須反應過度。葉望輝強調,外交總是具有不穩定性,川普團隊也還未完全成形,現階段他無法預判未來美國政策會不會有大的改變。一切需等到川普正式就職,國安及外交團隊人事底定後,給他們一些時間訂定優先順序,川普的政策才會清楚表明出來。他也重申,他對美國主流媒體的反應不以為然,若接一通禮貌性的祝賀電話就是對中國挑釁,甚至影響兩國關係,「那就應該檢討」。

外界傳聞葉望輝此行將晉見蔡總統,葉望輝對此說明,他見過前總統李登輝、馬英九,也在就職典禮時見過蔡總統,他很感激他們與他建立友誼,因為他們沒有責任一定要見他。但這次訪台,他還不確定會不會見到蔡總統。

基金會創辦人佛訥(Ed Feulner)是特朗普政權交接團隊的一員,他在去年十月訪台拜會蔡英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46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