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辛格,在世的最有傳奇色彩的大外交家。縱橫江湖數十年,從來都是他忽悠人。比如:當年小球推動大球,他在巴基斯坦宴會上突然手捂肚子,大汗淋漓,然後對媒體解釋說,他必須靜養休息,實際的情況是,他戴著墨鏡和大檐帽,飛到了中國……由此,改變了世界。
基辛格
但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93歲的基辛格,這兩天顯然又被70歲的特朗普忽悠了一把。要知道,特朗普當選後,還特地邀請基辛格到家裡會談,聽老前輩談談外交之道,焦點是中美關係。
見過歷任中國領導人的基辛格也不客氣,他告訴特朗普,中美關係一定要小心:最重要的教訓是,中國與美國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我們一直生活在安全的環境里,而中國周邊總是有敵人。
特朗普會見基辛格
所以,中美兩邊的人了解對方是重要的,而兩國的政治領導人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則尤其重要。尼克森做的最好的一點是,在我們最初舉行的會談中,我們沒有談論我們雙方之間的差異,而是談論我們的目標,看這些目標是否可以能夠和諧。
對這位老資格外交家,特朗普也是相當得客氣。他說:「我非常尊敬基辛格博士,並且讚賞他和我分享自己的想法。」這種謙恭態度,對特朗普來說,還真是很少見的。
幾天後,興沖沖的基辛格飛往北京。他也是特朗普當選後,第一個到訪中國的美國重量級嘉賓。根據新華社的報道,他對習總說,「我相信,推動美中關係持續、穩定、更好地發展,也會是美國新政府的期待。」
如果沒錯的話,這應該是他在為特朗普傳話。想想看,剛和美國即將上台的一把手會談後,馬上去見了中國的一把手,基辛格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擔任的不是特使的特使。
基辛格訪華
但讓基辛格都跌破眼鏡的是,就在他和習總微笑握手的當天,特朗普鬼使神差和蔡英文煲上了電話粥。通電話,已經是一件大事;更關鍵的是,特朗普還滿不在乎。這個推特總統,立刻發了一條推特這樣說:「台灣總統今天打電話給我,祝賀我當選,謝謝你!」
第一,自中美建交以來,美國總統或當選總統就沒有與台灣領導人公開通過電話。這是打破外交默契和慣例啊。第二,竟然直接稱呼蔡英文是台灣總統,這顯然與「一個中國政策」相違背。
特朗普與蔡英文通電話
基辛格估計都看蒙了。我還勸告你小心謹慎對待中美關係,還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為你溝通美言,你卻拿我來當擋箭牌。外交無小事,這樣搞下去,會出大問題的。台灣綠營一片歡騰,這是重大突破啊。美國媒體一片驚詫,這是老大要搞事啦。《華盛頓郵報》就批評,特朗普此舉偏離美國幾十年來的亞洲政策,將影響美國總統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但不嫌事大的特朗普,可能也看到了外面的批評,馬上又發了一條推文:「美國能把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賣給台灣,但我卻不應該接個恭賀電話,真有趣。」他很不服氣,我就和大客戶通個電話,又怎麼啦?果然是一個生意人。
2
中美外交官估計都在罵娘,好不容易大家熬到了周末,麼蛾子出來了。沒辦法,擦把臉,大家加班吧!在華盛頓,站好最後一班崗的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普賴斯無奈表示: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長期政策立場沒有改變,美國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他並且說,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符合美國基本利益。
普賴斯說不出心裡的苦,這不是我們歐巴馬陣營幹的,但我卻還得來擦這個PP。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已就此向美國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
交部發言人耿爽
哪個有關方面呢?台上的歐巴馬政府都在抱怨,搞事的特朗普還沒上台。你跟美國眉來眼去,瞧我不收拾你!外交部長王毅果斷將矛頭指向蔡英文。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這樣說:這只是台灣方面搞的一個小動作,根本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已經形成的一個中國格局。
「我認為,也不會改變美國政府多年來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們不希望這一政治基礎受到任何干擾和破壞。」下面,小蔡估計會受點罪了。
外交部長王毅果斷將矛頭指向蔡英文
王外長說得沒錯,這確實是台灣搞的小動作。蔡英文打著祝賀的名義,先打來了電話,誘惑特朗普接了這個電話。女人一直是特朗普的軟肋。這個女人打來的電話,特朗普更多是半推半就。
第一,他不太懂外交,是個生意人,可能受身邊鷹派人物誘導,覺得接個大客戶電話真沒啥,更何況還是女客戶。第二,反正他還沒上台,現在正好是模糊時期,可以打點擦邊球。就像當年李顯龍在接班前,突然去台灣訪問一樣。第三,如果慣例被打破,那美國就獲得額外收益。原來,中國的底線,其實是沒有底線的。
可以說,不確定性是特朗普的最大確定性。前面有廢除TPP,現在是同蔡英文通電話,這可能還只是一個開端,很多麼蛾子將會陸續到來。大家要系好安全帶。這其實是最危險的。基辛格就告誡特朗普:中美兩邊的人了解對方是重要的,而兩國的政治領導人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則尤其重要。
特朗普
但特朗普的個性和思維,一般人還真跟不上。這個愚蠢的電話,最多雙方打打嘴仗,特朗普還沒上台,自然不能追責,那只能台灣挨一板子了。但如果以後都這麼搞,互信就根本談不上,那真會是四處烽火起的。
所以,習總在和基辛格會見時,也特意說了一句:中美要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兩國間的一些不同看法和分歧。什麼是建設性?就是不能這樣無厘頭、不靠譜。
基辛格
93歲的基辛格,玩了一輩子鷹,最後被鷹啄了眼。估計現在他也挺灰頭土臉的,回去後,你可以好好跟特朗普上上課。有一位馬博士,更在朋友圈獻上一計,既然特朗普這麼愛推特,我們為什麼不將計就計:
「我向中央獻一策:讓心理學家分析出特朗普的弱點,然後安排或者收買幾個人,天天上twitter跟特朗普對噴,讓他把時間都花在twitter上,無心治國。如此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特朗普忽悠了基辛格,馬博士,您這是想忽悠特朗普嗎?
1
「你這次訪華很及時」,這是習總與他會見時的一句話。這個人,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基辛格。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習總會見基辛格,兩人暢談中美合作前景當天;特朗普與蔡英文通了電話,這顯然突破了中美以往的政治默契和慣例。
一場政治海嘯即將席捲而來。要知道,這次中方破格接待基辛格,其實也是給特朗普的一個信號:我們希望中美關係更加穩定、順暢。事實上,基辛格這次訪問,非常普遍認為非常特殊,就在於中美關係又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習近平主席
特朗普上台後,中美脆弱的平衡再度被打破。特朗普競選期間,威脅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懲罰性關稅,而且,他選中的一些內閣成員,比如「瘋狗」國防部長馬蒂斯,一直揚言中國是激進伊斯蘭勢力的盟友,要造更多軍艦對付中國。
如果這些措施付諸實施,中美將立刻陷入對立狀態。在牛彈琴(微信:bullpiano)看來,基辛格來訪,有幾個很有意思的點:
1、特殊時期。這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第一位來中國訪問的美國重量級客人。所以,習總要打趣:你這次訪華很及時。
基辛格訪華
2、特殊人物。所有在世的政治家中,再沒有一個像基辛格這樣,與中美關係如此密切相關。他是中美關係的開闢者之一,這次來中國,肯定也不是心血來潮。
3、特殊會見。一個退休多年的外交官,這次被給予了特殊的禮遇,兩位正國級領導人親自會見。一次是在人民大會堂,中國一把手。另一次是在釣魚台國賓館,反腐操刀手老王。
4、特殊使命。儘管基辛格訪華,應該在美國大選前即確定。但特朗普的意外當選,讓同為共和黨人的基辛格顯得更為特殊。在來中國之前,特朗普和基辛格有過一次密談,最重要的主題,就是麻煩中的中美關係。
他告訴特朗普,要審慎對待中美關係。他說:最重要的教訓是,中國與美國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我們一直生活在安全的環境里,而中國周邊總是有敵人。所以,中美兩邊的人了解對方是重要的,而兩國的政治領導人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則尤其重要。
尼克森做的最好的一點是,在我們最初舉行的會談中,我們沒有談論我們雙方之間的差異,而是談論我們的目標,看這些目標是否可以能夠和諧。正是在尼克森時期,基辛格傳奇般地秘密到訪中國,中美關係破冰,這被認為改寫了冷戰格局。
基辛格
基辛格功不可沒,而同時了解中國和美國,基辛格無疑是第一人。對於基辛格一番布道,特朗普說:「我非常尊敬基辛格博士,並且讚賞他和我分享自己的想法。」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考慮到基辛格馬上要到中國訪問,不排除特朗普會請基辛格傳達他的口信,為穩定中美關係進行試探;或者,即使特朗普沒有明確說明,基辛格回美國後,也必定會向特朗普彙報中國之行成果。這位93歲的老先生,不是外交特使的秘密特使,肩負著非常特殊的使命。
特朗普
2
中國這邊,笑意盈盈;美國那邊,殺氣騰騰。12月2日,習總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基辛格。按照新華社的通稿,習總說了很多,有很多既定政策的宣示,關鍵是他的三個判斷:
第一,美國進入新舊政府更替階段,存在著新的變數。第二,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的選擇,必須摒棄零和思維。第三,有不同看法和分歧不假,但必須要建設性方式妥善解決。相信,這也是中方希望基辛格給特朗普傳達的信息。
基辛格也說了一段話:1、我感謝習近平主席再次會見我這個中國的老朋友。2、我很榮幸能為美中關係發展作出貢獻。3、美中關係對兩國和世界都至關重要。4、我相信,推動美中關係持續、穩定、更好地發展,也會是美國新政府的期待。5、我願繼續為增進美中相互了解和交往合作積極發揮作用。
新華社通稿中的這五句話都很短,尤其有意思的,上面也提到了,基辛格倒也不謙虛,直接當著習總的面稱呼自己是「這個中國的老朋友」。這一句話很意味深長。
基辛格說:「推動美中關係持續、穩定、更好地發展,也會是美國新政府的期待」。這應該也是他傳遞特朗普的信息:競選時說說狠話不假,但我現在執政了,還是希望中美關係順利發展的。
特朗普當選後,安倍以第一個面見特朗普的外國領導人為榮。對中美來說,最高領導人馬上見一面,外交安排上有難度。但93歲的基辛格,事實上成了一次特殊的中間人。但是,習總的擔憂,迅速反映到特朗普的行動上。
特朗普與蔡英文
在習總會見基辛格當天,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和蔡英文通了電話,這顯然突破了中美之間外交默契和慣例,也顯示了特朗普政策的巨大不確定性,這肯定不是「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中美關係面臨新的重大考驗。
3
很有意思的,這一次,老王還會見了基辛格。中方還安排正國級的老王會見,相信也有特殊的考量。畢竟,老王現在已不分管外貿和金融了。但兩人其實是老相識。
王岐山會見基辛格
2009年歐巴馬上台,中美舉行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老王帶隊來到華盛頓。在最後的晚宴上,基辛格是座上賓,牛彈琴(微信:bullpiano)正好也是採訪者之一,老王妙語如珠,全場掌聲笑聲不斷。其中的一個橋段,就是老王誇讚基辛格是中美現代關係的開拓者。
老王說:「他(基辛格)比我們在座所有的中國人都有幸。因為他有機會和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和我們最敬愛的周總理、和我們的鄧小平先生,江澤民先生、和我們的胡錦濤主席,他整個經歷了、見證了中國是怎麼走向改革開放、怎麼順乎潮流,發生巨變的,我說他是一個完整的中國現代一個見證人。」
老王的整個演講,就圍繞著潮流展開。他說,他有一位老師張伯聲是「波浪地殼構造」學說的提出者。這個理論就源於他的發現:在大海上,浪它為什麼不是直上直下的,它是涌動的,根據我的力學的知識,我發現大自然萬事萬物,應該啊是以最省力的方式運動。
於是,老王說:歷史的潮流,人類在歷史的潮流的問題上,實際上和大自然,是一樣的屬性。那就是「順歷史潮流者昌,或者叫贏;逆歷史潮流者亡,或者叫敗。」
我以為中美關係的潮流,兩國人民在決定著,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在決定著,兩國的政治家和所有各界的朋友們只能順乎,也必須順乎這個潮流。基辛格當時也拍手、微笑。老王當時的演講,放在八年後特朗普上台,其實仍沒有一點過時。
特朗普,你也得順乎這個潮流啊。與蔡英文的這通電話,他以後肯定會認識到,這是一個重大的外交錯誤。但這是後話。老王這次在北京會見基辛格,兩人格外熱情。老王更是執晚輩禮,扶著駐拐杖的基辛格,待老先生坐定後,還不忘給老先生送上一個靠墊。
如同與其他外賓的主題一樣,老王談的主題,也是他現在的工作——如何反腐。基辛格自然也送上自己的誇讚。根據新華社的報道,基辛格表示,中國共產黨在加強自身建設和反腐敗方面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願意為美中關係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一個退休很多年的老先生,來北京一下見了兩位中國的正國級。談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話題。但中方在努力穩定中美關係的同時,特朗普突然和蔡英文通了電話。很意外,很罕見,也很耐人尋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421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