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為何「恭維」特朗普?或認為中國已成「出頭鳥」

隔空示愛,惺惺相惜,貌似這就是普京與特朗普「超越時空的思念」。「海外探客」注意到,特朗普在大選中從不吝惜對俄羅斯總統的溢美之辭,甚至稱「普京比歐巴馬更適合當領袖」,為此不惜被媒體批得「萬刃加身」。如今,「單相思」的特朗普終於等來了回應,普京日前「恭維」特朗普是「聰明人」和「政治家」,並且對特朗普履行總統職責充滿了信心。

高傲強硬的「沙皇」在國際舞台上極少如此斂眉服小。探客發現,普京對於自己「瞧不上」的領導人從來都毫不掩飾蔑視與諷刺。2014年,他公開譏嘲希拉蕊-柯林頓「軟弱」且「從未以表述優雅見長」。2013年,普京當著安倍的面斥責日本記者「您若想搗亂,就一定會得到強硬和直接的答案」,絲毫沒有把堂堂的日本首相放在眼裡。學乖了的安倍在2016年會晤普京時遲到,一路小跑,滿臉堆笑,而普京只是施捨般伸出了手。英國「脫歐」後,普京像教訓小學生一樣公開評價卡梅倫「政治文化水平過低」。連歐洲杯上英俄球迷衝突都成了普京的談資:我們200個球迷是如何打贏數千名英國人的?!最後俄方也沒向英方道歉,反而敦促法國警方必須一碗水端平。

俄羅斯人習慣俯視的性格是怎麼養成的?「海外探客」認為,如果你從小就因祖國的音樂、文學和繪畫而自豪,從小就知曉要護衛世界最廣闊的河山,從小就知道祖國有最強大的核武器,那就很容易對別國的蠅營狗苟感到厭惡。當然毛子也不是一味的傻大黑粗,該用智的時候絕對不用蠻力,普京如今要做的就是「四兩撥千斤」。他在媒體上公開對特朗普喊話,探客梳理了一下,其實主要就是三點:一、不對抗,二、不為敵,三、交朋友。

普京為何突然變得「溫柔」?探客分析,主要原因就是俄羅斯方面將特朗普上台看成是一次戰略調整的良機,判斷特朗普將不再像民主黨總統那樣處處與俄方較勁,因為特朗普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對手」。趁這個機會,「北極熊」要休養生息,畢竟在過去幾年中折騰得太累,而油價上漲有助於積攢脂肪,恢復體力最重要。從2008年起,俄羅斯與西方就開始明爭暗鬥。從喬治亞戰爭到烏克蘭「內戰」,從北約東擴到敘利亞內戰,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制裁與封鎖,俄方損失慘重,連交了預付款的法制「西北風」兩棲戰艦都得不到,而國內更是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2016年初媒體就報道俄羅斯食品價格飆漲,至少70%的俄羅斯百姓都感受到通脹,很多人除了胡蘿蔔、土豆和沙拉菜以外已經沒錢購買肉類,不少老人的退休金已經縮水一半。不少西方機構斷言「俄羅斯連二流國家都不是」。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普京的支持率雖然還高達80%,但作為領袖,他不可能不感受到徹骨的寒意。真正的政治家總是將威脅消泯在萌芽狀態。

如今,美國即將開啟「特朗普時代」,從種種跡象來看,這對俄羅斯來說可能是個福音。「海外探客」昨天寫了一篇原創文章《美國輸不起?特朗普團隊「露出獠牙」!新興大國恐成標靶》,指出特朗普上任後,恐將對外交和軍事政策進行劇烈調整,目標就對準東亞的新興大國,這比歐巴馬版本的「重返亞太」更加兇猛。韓國和日本都計劃部署「薩德系統」,中國堅決反對,而俄羅斯的態度則不溫不火,只是進行了例行的抗議。從這一點上來看,俄羅斯知道日韓「薩德系統」的真正目標不是本國,而美國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部署的反導系統,以及在英法德、羅馬尼亞、波蘭、捷克等國部署的反導基地才是「心腹之患」。俄羅斯在遭遇西方嚴厲制裁時不得不「向東看」,並不意味著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俄羅斯的重心依然在歐洲,亞太地區不過是門被堵住之後不得不爬的窗戶。如今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部署了岸艦飛彈,轟炸機還時不時圍繞日本進行「威懾飛行」,在亞太地區實際上處於高枕無憂的狀態,與美國之間並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

相反,在中東和東歐,俄羅斯要尋求與美國講和,謀求儘快解除制裁。探客分析,為了能夠使本國經濟儘快回到常態,俄羅斯是願意與美國進行交易的。而從種種跡象來看,特朗普政府也願意儘快從中東抽身,好集中力量對付東亞大國,因此兩方存在合作基礎。美國國務卿克里在12月4日還在呼籲美俄雙方進行合作,用政治方式解決敘利亞問題。普京也表態「隨時準備同美國新政府合作」,雙方都有台階下,一切問題恐怕都不是問題。

「鄰之羞,國之福。」中俄兩個大國之間儘管是戰略夥伴,但受到美國壓力的大小並不一樣。大國之間,都希望對方成為「出頭鳥」,儘可能吸引對手的火力,而本國坐收漁翁之利。如今的壓力漸漸轉移到中國這一邊,對於俄羅斯而言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實力越強受到美國的「關照」就會越多。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印度和日本等國。只要美國能集中精力對付一個選中的「最大威脅」,那麼其他國家只要站好隊就能過一段時間的舒坦日子。

於是,這些國家總是在不停「提醒」美國應該將槍口瞄準誰。新加坡防長黃永宏12月4日在美國宣稱「中國已成為貿易、金融和安全體系的領導者」,普京一再表示「單極世界已經被打破」,日本更是已經炒作了20年「中國威脅論」,生怕美國聽不清看不見。可悲的是,很多所謂的權威人士還津津樂道於這種「捧殺」。

事情已到這般田地,又該如何應對?探客不是「肉食者」,不知道「欲當縮頭烏龜而不可得」的1996年、1999年和2001年是怎麼挺過來的。如今特朗普「不義」,接了電話還賣乖,這是故意挑釁與肆意羞辱。如果忍無可忍的話,索性不必再忍,反正「出頭鳥」也當定了,不如就轟轟烈烈干一場。這個市儈的商人不是喜歡做生意嗎,那就讓他看看干涉別國內政將要付出什麼代價。就是要在美國人面前大大方方地拿下寶島,就是要在西方的注視下把那些親日和親美的漢奸全部處理掉。國運需要自己爭取,不是天上掉餡餅。(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34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