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布圓明園被毀前照片,看了之後你作何感想?

圓明園被焚毀後,保蒂埃為之痛心疾首,悲憤難平,他在返回法國後,憑著之前的記憶寫下了一篇名為《乾隆皇帝的避暑宮殿——圓明園遊記》的文章。在文章中,保蒂埃極其痛惜地說:「自1860年圓明園被燒以後,沒有一樣東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書閣和其他偉大的建築一樣,毀於一旦,真是巨大的損失。」

傲慢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勳爵在1793年來到北京時,他把圓明園稱作「最最光明的園林」,因為他想不出更好的名稱來形容這座中國最好的園林了。阿蘭.佩雷菲特在《停滯的帝國》中描述了當時的場景:「馬戛爾尼對鮮花、綠樹和噴泉交織成的美景十分欣賞。圓明園大得無邊無際,園內數以百計的『漂亮的樓台亭閣』由穿越假山的通道和美妙的走廊相連接,但馬戛爾尼只看到其中一部分。」這一部分已足以令馬戛爾尼感到驚羨了。

然而,在1860 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圓明園的災難也開始了。10月7日,英法軍隊闖入圓明園,在無數奇珍異寶的誘惑下,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發了瘋一樣的衝進宮殿樓閣,成群結夥的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及各種珍品。

法國翻譯官德里松在2回憶錄中對於當年的劫掠行徑記憶猶新:「這一大群各種膚色、各種樣式的人,這一大幫地球上各式人種的代表,他們全都鬧哄哄地,蜂擁而上,撲向一堆無價之寶。他們用各種語言呼喊著,爭先恐後,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來,賭咒著,辱罵著,叫喊著,各自都帶走了自己的戰利品……」

英國專使額爾金冷冷看著,他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說:「劫掠和蹂躪這樣的一個地方,已夠壞了,但更壞得多的是破毀。原來總價值一百萬鎊的財產,我敢說連五萬鎊也不值了。」

惡毒而無知的額爾金,最後下令將圓明園加以焚毀。焚毀行動持續了整整兩天。英軍步兵中校沃爾斯利在撤退時,他看到的最後一幕是:

「10月19日晚,圓明園已經不復存在。其周圍緊鄰的區域也仿佛地覆天翻一般,只有黑黢黢的牆垣和一堆堆燒焦的屋架表明皇家宮殿過去所處的位置。環繞著圓明園的松林也已化為灰燼,只剩下一根根被燒成焦炭的樹幹。」

大火隨後又持續了三晝夜,北京的上空濃煙籠罩,滿目煙塵。恭親王奕訢在西山高地上看到這場可怖的大火後,其上奏咸豐皇帝:「臣等登高瞭望,見火光至今未熄,痛心殘目,所不忍言……」《庚申夷氛紀略》則說:各名園「盡付劫灰,火光燭天,數日不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19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