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對中國的重要性
緬甸位於南亞印度洋北岸,與我國雲南接壤,西接印度並和孟加拉國相鄰,南頻屬於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部以泰國、寮國為鄰,在東南亞占據舉足輕重的戰略位置。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聯邦制國家,其幅員廣大、資源豐富,有人口5300萬,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2015年GDP約相當於江蘇省的1/20,國家赤貧。
緬甸的人口和面積,在世界上也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長期被殖民,內部一直沒有真正統一。加上搞過一段社會主義,因而長期受西方的制裁,發展十分緩慢。幸而有中國在各方面給予無私的援助,兩國建立了盟友般的關係,緬甸才能頂住西方的壓力和制裁,不致淪為西方的附傭,保證了國家主權的獨立和領土的完整。
對中國來講,緬甸存在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相類東北亞朝鮮的存在對中國所起的戰略屏障和緩衝區作用,還具有朝鮮所不具備的五個方面不可替代的地緣環境和政治優勢。
一、它的東協成員國身份,可以在南海問題上牽制東協達成對中國不利的一致決議,從而使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因為緬甸頻臨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它在南海並無相關利益。當越南、菲律賓、印尼這些南海周邊國家和中國發生爭端時,它可以置身事外,並當和事佬。
二、獨特的地理位置,是中國能源供應突破馬六甲困局的首選之地。緬甸頻臨印度洋,在地理上和中國的雲南很近,從中國雲南的保山到緬甸的港口城市毛淡棉,直線距離也就六百多公里,如果修一條鐵路從雲南大理到毛淡棉,那麼對中國未來的能源供應將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因為作為石油消費大國的中國,在能源上越來越依賴於中東的海灣國家。從中東的海灣地區運石油到中國,必須從波斯灣渡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到南海。問題是,這條海上運輸線對中國有著巨大的風險:一是該海峽海盜盛行,嚴重威脅著航運安全,沿岸國家沒能力打擊,中國直接動用海軍進行打擊又存在巨大的政治風險。二是該海峽在美國及其盟友的控制之下,在海峽東端的新加坡就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和航空母艦,隨時可能切斷中國的油路,這對有巨大的能源需求的中國是致命的。三是路途遙遠,成本較大。走馬六甲海上運輸距離是3000多公里。
三、特殊的地緣政治環境是中國發揮戰略影響的最佳平台。崛起的中國走向大洋的第一個方向就在印度洋,它是中國大西南最近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距離印度洋最近的地方。而中國走向印度洋的最近捷徑就在緬甸,通過緬甸中國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走向印度洋。美國對此心知肚明,雖然使了不少勁想染指緬甸,在緬甸國內扶持反對派,卻不如中國這個強鄰對緬甸的影響大。美國人清楚,緬甸和朝鮮一樣,用武力是不現實的,因為它的背後有中國在,中國絕不允許美國人在家門口動武。從某前的形勢來看,環印度洋地區西方的軍事力量除了美國外,其它國家進來的不多。印度雖然頻臨印度洋,但沒力量讓它成為本國的大洋。如果中國在緬甸擁有一個海軍基地,中國的海軍力量就在印度洋有了立足之地,就可以在印度洋施加軍事影響,進而展現軍事威懾力,有效地保障中國的遠洋利益,諸如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線。這樣的話,中國在馬六甲的東端的南海、在馬六甲的西端都有海軍力量的保護,那些想以馬六甲困局給中國製造事端的國家,就不敢在馬六甲放肆了。
四、緬甸在印度洋可牽制印度。有這廣闊的海岸線,而印度又霸占了我們的藏南,憑厲兵秣馬想和我們打一張以報復1964年的慘敗。看中印邊境的地理圖,印度想攻擊我們,面對的是青藏和雲貴高原,易守難攻;中國想列印度,後勤補給困難。所以如果緬甸在我們手裡,我們在印度漫長的海岸線登陸,先在邊境打開,然後在背後登陸。不然我們就算收了藏南傷亡也很大!
五、還有巨大的經濟等其他利益。
所以,緬甸對於中國,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利益,必須把中緬關係提到很高、很重要的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視。只有打破列強的島鏈,中國龍才可以真正的遨遊四海!
緬甸的近現代史和亂局原因
自打緬甸的最後一個王朝被大英帝國滅了之後,緬甸就轉隸英屬印度的麾下。二戰一起,英國人罩不住了。昂山在日軍的幫助下,培訓起一批獨立運動武裝人員的。二戰結束,日軍戰敗跑路後,英國也沒有能力繼續霸占緬甸,昂山準備控制政權時被刺。然後開始陷入不斷的戰亂。因為被殖民久了,國內民族矛盾紛紛,各派之間鬥爭不斷,國家領導人走馬燈一樣換。90年代後期,加入東協。曾一度實行過社會主義政策,此後由軍人掌管國家政權,近年來慢慢在向多黨的資本主義民主制轉變。國家名義上是統一的國家,實際上靠近中國的緬北廣大地區,民族矛盾尖銳,有多支民間武裝力量與政府武裝力量對峙,長期處於割據分離狀態。
緬甸歷史上與中國的關係密切,軍政府時期由於受美國西方的擠壓排斥,對中國的依賴較重,其武器系統基本中國化。後來該國啟動民主化進程,注意平衡與世界大國的關係,美國、日本等國家加速滲透緬甸的政治經濟。
現在亂局根源在哪裡
緬甸和平,對中國的利益巨大。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日益崛起,美國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統一的中國出現在亞洲,再度加強了圍堵中國的力度。
中緬交界的區域是一片深山老林、民族眾多、交通不便,交流本來就困難。我國解放後,國民黨殘部軍事失利以後,流竄進入緬甸境內,和原本居住在此並且曾經和國民黨關係密切的一部分地方割據相互勾結,繼續從事反華活動,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從國民黨手裡領軍餉,再後來他們又通過向中國販賣毒品獲得資金。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嚴厲打擊毒品犯罪後,他們的資金來源逐步減少,緬北才逐步開始穩定了一些。這些和國民黨有聯繫的所謂的「漢族」人,控制住了中國和緬甸中央政府之間的交通要道,使得長期以來中緬政府之間的一些經貿合作、基礎項目建設屢屢受阻。
緬甸就是他們在西南方向,圍堵中國的一堵牆。美國的圍堵,一般通過緬甸的戰亂來實現。戰亂背後,則完全是美國和中國的較量。
當然,美國也在改變策略,不再完全依靠已經漸漸式微的緬北武裝,而是滲透緬甸政府,扶植緬甸政府內的親美勢力,如翁山蘇姬。
昂山從小在英國長大,長時間生活在西方,是典型的被西方培養起來的政客,為西方服務的。這一點不認清將來中國要吃大虧。為了向西方討好而損害中國利益,去年停掉中國建壩就非常值得引起警惕。美國也於今年的10月7日,正式取消了對緬甸長達20年的制裁。
幸好,翁山蘇姬是明白人,不敢把事做絕,但是緬甸政府內部也出現過激烈的路線之爭,軍方開始了對緬北地區的軍事進攻。
停戰了幾天後,北部一些勢力向政府軍圍點打援。
這後面都是美國等國家在搗鬼。
特朗普勝選之後,美國上層精英集團和基本財團有了一系列反應,導致國際上也出現了一系列反應,對於緬甸民地武裝方面,來自華爾街的資金和武器支援很快就要出問題了,趁著手裡還有點資本,趕緊鬧一鬧,一方面多撈一點地盤,為日後參加的和平談判多撈點談判資本,另一方面給中國和緬甸政府施加點壓力,也算是給美國一個交代。
國內應對緬甸亂局的幾種觀點
由於緬北民族矛盾複雜,政府軍與地方武裝的衝突不斷,並由此波及甚至將戰火引向中國一側,毀傷中國邊境地區的人員財物的事情時有發生,緬方難民因戰事經常大量地湧向中國,給中國邊境地區安全造成嚴重混亂和極大壓力,中國為應對事態,經常發表嚴厲聲明,並曾舉行歷時較長的大規模演習。
最熱門的觀點是派兵干涉。
有的專家和大量網民強烈主張:中國應當強力干預緬北戰局,不可以死抱不結盟的不干涉內政的原則與政策,為中國爭取最為有利的民族利益。
理由:一是中國是聯合國五常委之一、經濟、軍事實力都在全球前三強。出手派兵進入緬甸,更像是世界大國的行事方式。新中國毛澤東炮擊台灣海峽時美國艦隊丟下老將艦隊狼狽鼠竄,朝越戰場教訓美國,現在更不怕了,也沒有必要理會國際社會輿論。二是緬北與中國交界,該地區大多為華人居住,他們大多數認同中國為祖國。旁觀會傷了緬北華人同胞的心,對世界其他地區華人爭取權益地位也不利。我們應當借鑑學習俄羅斯對周邊國家本民族族群的保護支持政策與行為方式。三是整個緬甸曾經是中國藩屬,緬北廣大地區長期歸屬中國。
緬甸華人少女
筆者觀點
緬甸之所以內戰、是有很多原因的:先是當年英國人埋的雷,然後是獨立期間的緬共、再加上一些切實的利益和域外大國的暗中干涉才發展到現在這樣。
11月20日,中國國防部就緬北地區有關事態答記者問:中國軍隊密切關注緬北地區有關事態的發展,希望衝突雙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避免發生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的事情。中國軍隊正保持高度戒備,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維護中方邊民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政府在中緬邊境進行沒有結束日期的「軍演」。
中國空軍在臨近中緬邊境臨時布署了戰鬥機。
這些措施,就是為了看住中緬邊境線。不讓北方勢力掌控的軍隊在中緬邊境來回流竄,在避免政府軍的打擊同時,把戰火引到了我國境內。只有把交戰雙方壓迫到遠離邊境的地方,讓他們的火炮射程遠離邊境,我們的邊民才會安全。
這是一種向緬甸各方施壓的態勢:中國有能力作出隨時反擊各種突發情況的措施,但不會主動出兵干涉。
如今被美英培養起來的昂山又重新復出,緬甸事實上正在成為中美角力場。
不過,昂上素季新政府上台後,儘管日本再三謀求翁山蘇姬首先訪日。除東協外,選擇了中國作為第一個訪問的國家,這說明翁山蘇姬是務實的。
日本曾有意通過加強與緬甸新政府的經濟關係,同承諾向緬甸提供巨額援助的中國相抗衡,顯然落空了。
如果中國出兵干涉該國內政,一是違背我國的原則,二等於把翁山蘇姬推到了美國和日本懷裡。
從表面看,緬甸內戰是緬甸的內政,中國從來不干涉別國內政,但緬甸問題有其特殊性,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
為逃避衝突,大批難民逃入我境內避難,這極大增加了我邊境負擔和隱患。
等待入境的緬甸難民
對中國來說,這是一種挑戰,但其實也是一種機會。
處理得好,更有助於提升中國對緬各方的影響力,包括對翁山蘇姬政府的影響力。對中國有猜忌,我們可以通過實際行動來化解。當然,如果你繼續猜忌,我有的是經濟、軍事和外交等辦法對付你。對那些膽敢觸犯中國利益者,該藉機收拾就要收拾,不能姑妄任之。誰維護我們的利益我就支持誰。誰親印度、日本、美國,我們就支持他們的對手以做報復。讓這些給中國製造麻煩的武裝力量見識到中國的厲害,日後也就聽話多了。讓他們永遠誰都消滅不了誰,永遠內耗下去。而我們可以大量吸收難民,難民過上好日子,這樣緬甸就是民心思漢了,同時有必要地輸出思想,從年輕一代就開始培養親華勢力,對於維護中國的長遠利益有極大好處,就像當時美國依託新加坡培訓中國官員一樣。
現在,戰火既然已經燒起來了,下一步緬甸政府必然向中國求助,中國敲鑼登場,支起談判桌請各方來中國境內談判,一來可以向國際展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二來讓他們見識一下中國的強大,提前敲打一下。三是可以更好地掌控雙方。
緬甸和解,人民安居樂業,也有助於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同時,也可以促進緬甸能夠快速發展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082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