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南海開會 江澤民躺槍

玉衡固已驂,羲和若飛凌。四運循環轉,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時暮,迢迢天路征。招搖東北指,大火西南升。」中共現任總書記習近平11月30日召開政治局會議,給中共現任和已經退休的高層官員立規矩,其前前任江澤民再次「躺槍」——這次會議規定退休高層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相關待遇不能超標。有網絡傳聞稱此舉是針對江澤民,因為他「2002年從「黨和國家領導人」位置退下後,曾經長期保留中央軍委的辦公室,直到前幾年才撤掉。」

其實自從中共十八大習近平上台且對政治局發布「八項規定」並推動反腐風暴以來,江澤民每一次公開或非公開露面,或者是久不露面,或者是其曾經的下屬涉嫌反腐,或者是其女子職位變動......總之,有任何風吹草動,這位「長者」動輒就被捲入風口浪尖。

收緊領導人待遇劍指何方?

官方報道稱,11月30日的會議除了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規定》,還通過了規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

關於黨政退休高層,第一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第二,不能超標準配備車輛、超規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第三,按規定配備工作人員並加強教育管理,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第四,壓縮赴外地休假休息時間,實行嚴格報批制度等。

這讓坊間再次聯想到久未露面的江澤民。江澤民自從2002卸任中共總書記一職後,因為並未立刻將軍委主席的權杖交予其繼任者胡錦濤,而是延後兩年後才卸任,並且直至2007年,江澤民仍然擔任了若干屆全國人大主席團成員和中共十七大主席團主要成員,參與各次黨代表和人大會議。從而在坊間一度被評價為「繼續干預政治」,並因此在精英階層群體中受到廣泛的批評。

中共十八大後掀起反腐風暴,坊間多次傳出高層對此意見不一,但有消息指,習近平的反腐行為獲得了江澤民的支持。(圖源:Reuters/VCG)

早在2012年11月初,日媒《產經新聞》就曾報道,中共十八大前,江澤民在中央軍委大樓「八一大樓」里的辦公室被關閉了。後又有港媒報道稱,2014年5月1日開始,江澤民在中南海的辦公室的編制也被撤銷。至此,江澤民在中央軍委大樓的辦公室和中南海的辦公室均被關閉。正是因為上述傳聞的存在,所以本次政治局會議剛剛宣布規範高層待遇,江澤民就被坊間提起並和此次規定的發布關聯起來。

多次陷入輿論漩渦

其實不僅是這次,自從中共十八大之後,江澤民多次陷入輿論漩渦。

首先,是自習近平聯手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展開反腐以來,圍繞反腐動態的傳聞不斷。從蘇榮、徐才厚、周永康甚至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前董事長王宗南,伴隨著貪腐高官落馬,甚至追隨江澤民二十多年、至今還在軍中任職的大秘賈廷安,他們或被坊間劃歸「上海幫」、或被稱之為「江派」,只要這些官員能有和江澤民曾經的執政地、籍貫或者工作領域等等相關因素產生任何交集,都會被演繹成習近平和江澤民二人的權斗大戲,此起彼伏,真假難辨。

其次,十八大之後,江澤民的數次露面都引發外界猜測背後是否有某種政治含義。比如2012年12月22日晚,江澤民現身北京國家大劇院,「蒞臨」「排他性」的「三高」人員(高級官員、高級將領、高級知識分子)構成的「愛樂之友」新年音樂會;2013年7月3日,江澤民在上海西郊賓館會見並宴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及家人;2014年5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習近平在上海會面幾個小時後,在上海市區一家酒店與江澤民舉行了會面;2014年9月29日,江澤民與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七名現任政治局常委一同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音樂會;2014年9月30日晚,出席國慶65周年招待會;2015年9月3日,江澤民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典禮現身天安門城樓......

甚至,一些中共重視的高級官員或者貢獻大的學者去世,江澤民是否與其他卸任高層比如胡錦濤一起出現在表達悼念者名單中,都能引發坊間對江澤民健康狀況和政治地位的一番揣測。比如今年以來,江澤民多次多次缺席高層集體「現身」的場合:4月29日,大陸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陳忠實去世;3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殲10戰機之父宋文驄以及4月20日和22日,中共兩位正部級政要,湖北省前省委書記關廣富、公安部前部長陶駟駒出殯;9月20日,安徽省政協前主席、黨組書記王明方遺體送別......諸多在任和卸任的中共高層或者送花圈或者表達悼念,只有江澤民無聲「缺席」。

還有傳聞將江澤民與其子女的職位調動相關聯。2015年1月3日,江澤民一家三代到海南東山嶺遊玩。被坊間分析為傳遞「東山再起」的挑戰信號,不過此消息隨後在大陸被全面封殺。幾日後,即2015年1月6日,江澤民長子江綿恆的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職務被免。雖然官方通報說江綿恆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此職,但是仍有觀點將其與江澤民的「失勢」聯繫在一起。

是非功過江澤民

今年的8月17日恰逢江澤民90歲生日。引人注意的是中國官方和民間對此的「冰火兩重天」——中國官媒沒有進行什麼報道,似乎是在淡化這位前中共最高領導人對中國政治的影響。民間的社交媒體平台,如微信和微博,卻有大量江澤民的粉絲刷屏為其祝壽。

人們曾嘲笑江澤民的「不莊重」,如今卻討論他的幽默(圖源:AFP/VCG)

一家英媒報道說,中國有一些自稱江澤民粉絲的人希望為他舉辦生日慶祝活動,但遭到了阻止。其實,早從去年(2015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網絡上就開始出現了一種新的「風潮」——很多人拋開對江澤民「戀權」的批評立場,開始用一種微妙態度來懷念江澤民的幽默,以至於在網絡上出現了一種所謂的「膜蛤文化」。

在中國國內,一個微信公眾號也橫空出世,該公號用一種人盡皆知的暗語方式,以「長者」代稱江澤民,發表了不少看上去妙趣橫生的揭秘文章,這個微信公號從爆紅走向沉寂,掀起了中國輿論場中回憶或調侃江澤民的熱潮,從者甚眾,也催生了不少網絡流行語。特別是《紐約時報》的一篇以「膜蛤」為題的文章出現,便迅速在中國傳播開來,相關字眼成為某種熱詞,一時間流傳在幾乎每個熱衷於談論政治秘辛的人的口中。

儘管已離開政治核心10多年,但坊間對江的關注卻從未絲毫減少,百度百科江澤民詞條的瀏覽量高達1600多萬次,任何與之相關的話題都能輕易吸引眼球。1926年出生的江澤民是在1989年的六四之後被鄧小平從上海調進京城接替趙紫陽擔任黨政軍一把手的,那年他63歲。他一直干到2005年79歲時辭去其最後一個職務——中國國家軍委主席。其後,坊間有關江澤民的傳言甚多,比如在香港多次傳出病危甚至病亡消息,因為干政或者貪腐被「雪藏」,他在中央黨校大門前題字被挪走等等。然而,江澤民的時代已經過去,他繼續操縱朝堂了的情況不太可能會出現。無論時民間還是官方,不妨放過以江澤民為代表的這一類「老同志」,讓他們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603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