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種島」延伸到馬六甲!好戲才剛剛開始

珊瑚礁區只占全部海洋面積的0.1-0.5%,礁棲生物卻占到海洋生物的30%,珊瑚礁區堪比地上的熱帶雨林。人類文明對海洋的影響行為,目前來看尚在可控範圍內。

但人類必須控制自身慾望,隨著人類開發海洋技術和大型海洋工程機械設備的發展,控制慾望更顯重要。

其實,我們並不缺幾千平方公里領土,我們缺的是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所有的造島行為都是要加強對海洋的控制力,那地方有我們專屬的漁業,油礦業、旅遊業。

對南海而言,以後只有基於國家安全戰略的珊瑚礁大型開發才有可能被允許,但眾多的小島礁會被規範利用,在珊瑚被保護妥當的情況下才能開發使用。南海之美,在礁、在洋、在水天一色。而島僅為立腳之地。

勸填島控們有機會去趟南海,既可欣賞珊瑚之美,又可治癒填島之疾。

關於台灣,從國際法理出發,1945年後她就是中國的一個省,這可從兩個政治當局的最高法律中得到答案。1949年至今,雙方只是鬧在國際上誰是戶主的問題。至於台獨,只是民進黨騙選票的手段而己,自己當政也沒膽量,更沒能力實施。台灣在大陸旁邊,只有治權的問題,沒有主權的問題。很多朋友在討論時,青紅不分,知識匱乏,打擊「台獨分子」有必要,打碎台灣既沒必要更非理性,台灣永遠也逃不出大陸的「手掌心」。除非大陸自己弱不禁風,四分五裂,台灣也才可能有回師中原,一統中華的決心。

最近明顯能感覺到,中國的受眾被西方媒體和公知牽著鼻子走,在西方媒體設置了錯誤前提下的討論有意義嗎?

也怪中宣喉舌不給力,在新時代下還用那套對白痴宣教的辦法作媒體,被受眾看透後,做宣傳起到了反效果。

朋友們拒絕接受別人宣教,自己細思慢想,其樂無窮。

怎麼看馬六甲皇京港宣傳資料。我個人看了效果圖,但無論怎麼邏輯推理推算都與其宣傳資料差得難以想像。不會是眾多名人出來開玩笑吧!

皇京港幾期完全建成後,將是馬六甲海峽附近最大的港口,超過新加坡港。也是中馬泰老高鐵線的印度洋端終點。中國不會開玩笑,只會開基建設備。

效果圖上看不到大型碼頭與堆場是怎麼回事?

新加坡人關心什麼,中馬就不給它看什麼。競爭業態,向來如此。

建一個超小新的港口沒有10年20年難以見效,是否有變數,是否經濟現在一切未知。商業大港必須有遠大的眼光加龐大的投資相結合,馬是否具有長期遠大眼光難說。

首先,皇京港是馬來人的,中國企業是合作開發商,一切以商業行為做為規範來進行。再者,從中國國家行為來講,馬六甲附近有選擇船舶停靠地的權利,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好。最後,我與馬合作建設皇京港,是陽謀不是陰謀,清楚告訴新加坡,中國作為馬六甲海峽的最大使用者,要懂得誰是「衣食父母」。

沒這麼誇張,皇京港取代小新至少10年20年以後的事,況且不確定因素太多,沒有想像的這麼簡單。

是的,新加坡港是全球第一中轉港(滬、深、穗、青、甬雖吞吐量大,卻是始發或終點港),其優勢在於高效的服務能力,及由港航所衍生的金融、貿易、旅遊等產業,皇京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永暑島沒有大港池,但環礁內似乎錨地也不錯,經常泊著不少船隻,能否加道防波提?再就是美濟島雖說靜水錨地最大,但看不少內護邊都趕上外護邊寬了,猜測極端海況下瀉湖內的船也很難錨定住。

1,永暑港池小,所有卸貨的船舶只能在外面瀉湖排隊等候,永暑瀉湖錨定總比大洋中的錨定要好些,但加道防波堤成本太高,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沒必要。

2,美濟港池大而深,礁盤部分地方離低潮面也高,礁盤又太窄,所以設計時西面、北面基本用盡了靠港池面礁盤,這樣就對內固護邊有了較高的要求而己。這些施工八島(含琛航),礁盤條件數美濟最差。

極端海況五千噸級大船在美濟瀉湖錨泊應沒問題。不知三米四米浪高時千噸級船只能否安全錨泊美濟瀉湖。

沒問題。外浪三四米時美濟港池浪頭也就幾十公分而已。

但還是有點疑問,看到永暑島北邊外部的岩礁,除去凈空區還剩挺大的,如果外部延伸建個長突堤或浮動碼頭的話,對卸貨能力應有幫助。不知平時浪高能否適宜。

北部是有過臨時駁貨(就在現在跑道夜導延伸的突堤上),現在內港池建好後,已沒這必要啦!

南沙是否也考慮個「大型中轉」?哪怕不是世界級的!

很難。中轉港要具備三要素:高聚集的人、物、船;高效率的船舶需求料補給;各種型號、各種故障的船舶保養及修復能力。南沙各港口一項也沒有啊。

想了解一個問題,為什麼馬來西亞沒有選擇在光星礁建點,而選擇了光星仔礁。

明顯光星礁靠外,從衛星圖上看光星礁環礁更完整好看。是礁盤質量的問題?還是別的問題呢?

光星仔礁的礁盤質量很好,部分已出水面啦!而且,馬認為兩礁不遠,守其一就行。

馬來為何棄守柏礁?

1978年,馬摧毀了立威島原台灣國軍立的碑,在旁邊搭了小屋,馬國海警常上去放點漁民用原料。1987年馬來人過完春節,想回島時越已在島上升了國旗,馬來人以為與過去各礁的多次「你來我走,你走我來」一樣,結果只是,馬來等到現在,越南人「還沒走」而已。

據說越猴在小南薰礁也插過一次旗,被我南薰守礁部隊趕走了。

越南人見礁就插旗,你理解清楚我說的2002年前南沙各島礁各國之間的「你來我走,你走我來」這句話意思吧!

南沙形成目前狀態,肇事者就是台方和馬方。台方先阻大陸漁民南下在先,後棄守土之責在後;馬方放棄各方原來默契的只能占自然島,不得占礁盤或暗沙的規則,先占彈丸礁,後又人工造島,以破壞珊珊原生態而盡國家之利,又首先在南沙探油產油,實屬南沙之惡首。

中國花幾百億在南沙島建,難道只為改善駐礁人員的生活條件嗎?TG作規劃,若自稱第二,地球上沒人敢稱第一,劇場才開鑼,好戲和高潮會接踵而來,各位坐等未來幾十年的大戲吧。

偏好於環礁,礁的作用可以理解,但台礁與環礁的礁的穩固度或生長度是否有所不同,不懂,勿見笑。

台或環礁,是珊瑚礁的不同生長階段而已。珊瑚先期形成環礁,後隨著瀉湖封閉,礁盤內側珊瑚條件不在(主要是鹽度增高和養分匱乏),浪帶著海洋物質繼續瀉湖堆積,這就向台礁開始過渡。

覺得有些網友不一定是陸地思維,而是被越南思維左右了思想,越南占礁很積極,大現礁三個點,柏礁三個點,南華礁四個點,網友們很恨越南,但在思維上又推崇越南猴子這種一礁多點的方式。

越南人占著29個島礁,點的控制面是周圍500米,中國三島的點控制面周圍大約也是500,但單位是千米,這還不包含島上機場覆蓋面。越南人貪吃難消化。

台礁上挖大港池也是典型的越南作風:南子,景宏,南威,西礁。

那幾個港池也叫大港池,美濟笑了,渚碧哭暈在廁所。

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越猴的那些據點也就是漂亮的海景房監獄。

不能這樣挖苦越南人。我們行內人都這樣說:越南人自備乾糧為中華戍守島礁。

我國漁民何時能自由上越占礁盤捕魚?

真有那麼一天,若我「漁民」上越侵礁盤捕魚,越南守軍還真得掂量琢磨:是來捕漁的?還是來碰瓷的?當年TG不就靠漁民船長被抓這機會,一舉破解了日本人的「釣島海域實控權」之妄想嗎?

網上有人表達一個說法,瀉湖是絕對的主權區域,菲對瀉湖宣布行政命令算是侵犯中國主權的小動作。不過,若細究起來,這應該與假如越南對西沙宣布某某做法,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中方或是展現點度量,反正控制在手上。不知外交部發言人是否也要發表點「打太極式」的反對意見?

隨著菲總統所謂的「黃岩島瀉湖為禁漁區」行政命令的發布,中菲之間的炸彈引信被拆除。從十月份這個劇本的開演,到本月底劇目落幕,為這個劇本的撰寫者點贊,設想周到,乾淨利落。既封了菲中兩國內民族主義者的嘴,又為兩國開啟更好更高合作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表演」是需要的。中菲口頭協商內容,雙方雖都不夠滿意,但尚可接受。這就是國際政治。西方人永遠也無法理解,英國人反思不了「日不落帝國」何以淪落至目前「孤島」,美國人反思不了「為何美國從GDP第一向第二狂奔的路上不停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536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