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退出TPP 日本要做代盟主 安倍真的想多了

美國總統歐巴馬利用APEC利馬峰會間隙,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所有簽約國領導人召集在一起,試圖安撫他們的緊張情緒,為TPP活下去做出最後的努力。然而與往年不同,儘管12國代表都在會上發言,卻罕見地沒有發表領導人聯合聲明。這正應了一句名言,此時無聲勝有聲,會議向外界傳遞了重要的信息。
TPP已死,安倍欲做代盟主的願望也成了黃粱一夢。儘管他找急忙慌地覲見了新BOSS,但仍未能使特朗普(專題)回心轉意。不少日本在野黨紛紛質疑,安特會談的內容及意義到底是什麼……
TPP已死,無法復生
美國候選總統特朗普曾承諾,將代之以「更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但歐巴馬方面並不願意放棄這份被他視為政治遺產的自貿安排。在秘魯首都利馬出席APEC峰會期間,歐巴馬抽空與TPP框架內其他11個國家的領導人一一接觸,繼續推動該協定生效。
其實,在歐巴馬赴利馬之前,美國國內支持TPP的力量還提出,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可以就TPP進行新一輪磋商。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布蘭迪表示,他對特朗普的建議是不要撤出,可以進行新的談判,「讓TPP變得更好」。
一些同樣心有不甘的TPP成員國領導人,也傾向於認為特朗普此前對TPP的反對立場是一種競選策略,隨著時間推移,特朗普有可能改變主意。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稱要再給特朗普一些時間,紐西蘭總理約翰·基甚至開玩笑稱,不如用特朗普命名TPP(Trump-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讓特朗普「買個面子」。
安倍赴美覲見特朗普
不過,特朗普隨即公布了其上任百日之內將推出的新政策,他特彆強調「上任首日就將宣布退出TPP談判」,這讓眾多還對TPP抱有最後幻想的領導人們心灰意冷。
隨著特朗普這番言論的出爐,「TPP已死」成為不少分析人士的判斷。
我前駐外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院吳正龍告訴長安街知事,個別TPP簽約國試圖謀劃一個沒有美國參與的TPP,即「TPP減一」模式。有些簽約國認為,既然美國一時通不過TPP,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TPP可先行在其他簽約國生效,總比「胎死腹中」強。
有報道說,日本也願意採取這一模式。從美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美國參加,TPP就失去其經濟和地緣政治的意義。這樣的TPP,美國寧可不要,也不能讓它存在。自然,「TPP減一」模式沒有獲得通過。其實,現在TPP的生殺大權掌握在候任總統特朗普和共和黨掌控的國會手中,其他人著急也沒有用。
安倍要做代盟主願望落空
日本是對TPP的前景最感到擔憂的國家,也是美國之外最努力推動協議達成的一方。本月早些時候,安倍領導的自由民主黨剛剛憑藉多數議席在國會眾議院強行表決通過TPP議案和相關法案。

安倍強行通過TPP相關法案
在特朗普作百日新政講話、宣布退出TPP意向之前,安倍便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記者會上針對特朗普有可能放棄TPP的前景,表示「失去美國的TPP沒有意義」。安倍具體分析,這同「不可能重新談判一樣,根本的利益平衡將被打破」。
安倍之所以說「不可能重新談判」,原因在於,除美、日外,其餘10個TPP成員國中已經有推進一個將美國排除在外的TPP的想法。
但在原有的協議下,一份沒有美國的TPP是無法生效的:根據TPP有關條款,TPP需要在批准生效的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整體85%的情況下才能生效,而美國本身就占60%,所以,如果想要在美國之外令TPP生效,必須就目前的TPP協議重新進行談判。
安倍曾承認,TPP生效的形勢非常嚴峻。他還在前往美國覲見特朗普前表示,要和特朗普面對面闡述自己對自由貿易的想法。
昨天,關於特朗普再度表明將退出TPP一事,日本在野黨民進黨質疑安倍與特朗普會談的成果,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說的是「構築信賴關係相當重要的第一步」。
民進黨的古賀之士質疑安倍:「首相在出席APEC峰會途中專赴紐約(專題),與特朗普舉行了會談,可儘管如此仍未能使特朗普回心轉意。」他同時質疑政府沒有公布會談的真相:「會談的內容及意義是什麼,我們都不得而知。」

在歐巴馬政府宣布不會在任期內尋求讓國會通過TPP後,更多人堅信這項協定已經死亡。但是安倍卻認為,TPP沒有玩完,必須由日本來主導TPP早日生效,希望TPP利馬會議「發出就推動國內手續達成一致的訊息」。
儘管歐巴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贊同安倍立場,表示將繼續推動國內支持批准TPP,但是日本的想法並沒有得到所有TPP簽約國認同,越南此前就已表示,將停止尋求推動國會批准TPP。
吳正龍分析稱,由於各簽約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安倍主導TPP早日生效的如意算盤也就成了一枕黃粱。
中國坐收特朗普見面禮
TPP生死未卜,各簽約國紛紛採取止損行動,把更多的關注投向《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目前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TPP核心推動國都轉向支持「亞太自貿區」(FTAAP)和RCEP談判的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領導人會議期間,中國同紐西蘭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紐西蘭FTA升級談判。雙方同意,第一輪談判於2017年上半年舉行,力爭儘早達成協議。升級談判範圍將涵蓋服務貿易、競爭政策、電子商務、農業合作、環境、技術性貿易壁壘、海關程序合作和貿易便利化、原產地規則等眾多領域,將推動中新FTA升級成為更高水平的貿易協定。
與此同時,秘魯也在APEC會議前後提出了申請加入RCEP,意欲成為其中第一個拉美國家成員。此前,在今年1月21日,中國同秘魯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秘魯共和國外貿旅遊部關於中國—秘魯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的諒解備忘錄》,宣布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
「中國是勝者。撤出TPP,美國在亞洲不僅丟掉了經濟影響力,也丟掉了政治影響力。」諾伊曼表示,中國可以運用其巨大的內部市場來吸引其他經濟體更緊密地貼近其運行軌道。
「中國提出的亞太自貿區倡議向前邁出實質性一步。」吳正龍認為,TPP擱淺無疑為中國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促使各簽約國更快接受涵蓋範圍更廣的亞太自貿區。APEC利馬峰會批准由中美共同撰寫的《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和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大會通過的《利馬宣言》中重申將致力於最終實現亞太自貿區,並將其作為進一步深化亞太區域經濟融合的主要工具,其中要義與當前TPP現狀有直接的關聯。這也是APEC歷史上首次就亞太自貿區所進行的戰略研究,具有重要實質性意義。
不管TPP未來前景如何,可以斷言,TPP對美國全球領導力和公信力所造成的重創,對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所形成的打擊,對美國全球地位所產生的撼動,都是不可逆轉的。
TPP註定將成為美國當代史中的分水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