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軍飛機企圖接近我海軍演習區域,被攔截驅離

海軍東海艦隊某電子對抗團三級軍士長張明——

電磁海洋巧撈「針」

■禹 威 本報記者 劉亞迅

10月下旬,東海之濱,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多兵種對抗演習打響。

某電子對抗團長途奔襲到達陣地,借著月色展開裝備。突然,通信調試中遭「敵」強電磁干擾。

「敵人」的干擾頻率是多少,有什麼信號規律?戰場分秒必爭,情況亟待判明,「中軍帳」里氣氛緊張。

「我來試試!」一名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的三級軍士長主動請纓。只見他有條不紊地戴上耳機,不斷調整監聽頻率,很快摸清了對手底細。

「真有你的,張明!」指揮員拍著三級軍士長肩膀,大加讚賞。

這不是張明第一次「臨危受命」。在成千上萬個頻率點的電磁海洋里撈「針」,把目標信號揪出來,向來是張明的絕活。入伍18年,他天天同信號頻譜打交道,練就了過硬本領。

「現代海戰發現即摧毀,電磁波就是作戰體系的『千里眼』,我們必須時刻睜大眼睛。」坐在裝備方艙里,張明神情專注,說話時也目不斜視、緊盯螢幕。

突然,螢幕上一個電磁波形顯現,張明眼疾手快,信號剛一閃出,便將其鎖定。隨即,他發出干擾指令,成功壓制對方通信。

這時,接收機螢幕上突然又閃過一個微弱頻譜。兩秒鐘後,這個頻譜再次出現,並伴隨微弱的軍語通聯呼叫。就在短短的兩秒鐘內,通過測向定位,張明果斷報告:發現×國飛機一架正接近演習區域。

若情況屬實,演習就要做出調整。氣氛緊張起來,指揮員兩次下令核實。

「我的戰位,我負責!」很快,張明再次報告核實無誤。隨即,演習編隊立即採取應對措施。沒多久,空中指揮所傳來信息:一架企圖接近演習區域的外軍飛機被攔截驅離……

電磁海洋撈「針」,一撈就准!熟悉張明的戰友們都說,他手快心細,「火眼金睛」。但是,張明對自己屢屢成功的經驗有另一番總結: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某型裝備因架設時間較長影響作戰效能,張明查閱大量資料,經過反覆試驗,創新「三角形測量法」,使得裝備架設時間縮短了一半。目前,這一方法已在其他單位推廣運用。

通過不斷總結工作得失,張明先後編撰了《某型裝備培訓教材》《某型裝備故障排除程序及方法》等多部實用教材,創新發明了「複雜電磁環境下快速識別信號法」等教學和訓練方法,並參與開發多款訓練軟體。

「這個士官了不起!」提起張明,各級領導都對這位電磁領域的人才讚不絕口。

近年來,張明先後獲評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全軍電子對抗情報偵察成果獎和艦隊優秀士官標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511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