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見杯葛!韓日正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韓國記者棄相機抗議拒絕報道!非我族類,為何與虎謀皮?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3日,韓國首爾,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和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在首爾龍山國防部辦公樓正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韓國記者將攝像機擺在地上拒絕報道,進行抗議。

據悉,《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國家間為共享軍事情報而就軍事情報的傳遞、保管、銷毀、複製、公開等相關程序進行規定的協議。若未簽訂該協定就交換軍事情報,則會因違反《軍事機密保護法》而受到處罰。

據悉,《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國家間為共享軍事情報而就軍事情報的傳遞、保管、銷毀、複製、公開等相關程序進行規定的協議。若未簽訂該協定就交換軍事情報,則會因違反《軍事機密保護法》而受到處罰。

韓國首爾,韓國記者將攝像機擺在地上拒絕報道,抗議日韓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和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正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韓國記者將攝像機擺在地上拒絕進行報道。

首爾11月23日電 (記者 吳旭)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和日本駐韓國大使長嶺安政23日上午在首爾代表兩國正式簽署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該協定受到韓國在野黨和大部分民眾強烈反對。
韓國國防部表示,鑒於雙方此前已草簽協定,因此正式簽署後,雙方將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已完成協定生效所需的國內法律程序,協定即告生效。

韓聯社報道稱,2014年12月,韓美日三方簽署《韓美日關於朝鮮核與飛彈威脅的情報交流協議》。根據協議,韓國與日本須通過美國交流有關朝鮮核與飛彈的情報,雙方不能直接共享軍事情報。但此次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旨在推動兩國之間共享軍事機密,涉及提供、保存、銷毀、複製、公開軍事情報。協定簽署後,雙方可不經美國直接共享朝鮮核導信息。韓國防部期待日方向韓方提供關於朝鮮的衛星圖片、潛艇及潛射彈道飛彈等情報信息。
韓國目前已經與美國、英國等多國分別簽署了軍事情報交換協定。日韓原打算2012年6月簽署協定,但由於當時雙方因歷史問題再起爭執,這份協定受到韓國朝野政黨、民間團體強烈反對而一直擱置。此次協定簽署,成為韓日自二戰結束以來首份軍事合作協定。
韓國政府對外公布的立場是,為有效應對朝鮮核導「威脅」,應該與偵察資產豐富的日本簽署這一協定。但大部分韓國民眾對政府與未改變侵略歷史原有立場的安倍政權分享軍事機密十分反感。
本月18日,韓國蓋洛普發布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有59%的韓國民眾反對與日本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首爾多個市民團體連日來在光化門、中央政府門前召開記者會並舉行抗議活動,要求政府立即停止簽署具有「賣國性質」的軍事協定,稱協定將給日本行使自衛權、先發打擊朝鮮等軍事行動提供支持,並且會被認為是「韓國有意加入美日對華包圍圈」。
儘管韓國外交部解釋稱「這是技術性協定,不必過度解讀」,表示國防部將會同其他部門公開透明地推進相關步驟,努力爭取理解,但國內的反對派對此並不「買帳」。
韓國在野黨齊聲譴責政府簽署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過於倉促。在野黨認為,政府此前一直持簽署協定所需的國內條件尚不成熟的立場,但10月27日卻突然宣布重新啟動相關談判,是想趁著「親信干政風波」引發的時局混亂,與日本草草簽署協定。不僅如此,政府還想趁亂解決「薩德」部署場地等問題,恐會接連引發外界對韓國外交、安保等領域的抨擊與爭議。
共同民主黨表態稱,簽署該協定是無法得到國民認可的「賣國」行為,對此絕不接受。國民之黨則表示,在特檢組將對總統進行調查之時,軍方倉促推進該協定簽署,是「別有用心」的做法。據韓媒報道,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正義黨等三大在野黨還計劃聯合提交決議草案,要求將國防部長官解職。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輿論也關注到兩國簽署協定帶來的問題。共同社報道稱,韓國向日本提供的所有情報均將被無條件地指定為「秘密」,因此無法消除對限制國民「知情權」的擔憂。此外,韓國政府批准協定遭到痛批,輿論批判的矛頭也可能指向日本,「親信干政」事件使朴槿惠政府的混亂日漸嚴重,韓國能否與日本實現有效的情報共享將成為今後的焦點。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