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1月19日至20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雖然此次峰會的主題是「高質量增長和人類發展」,但美國大選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命運走向及潛在替代方案,將成為與會領導人密集磋商的最主要議題。
歐巴馬為挽救TPP做最後一搏
秘魯APEC峰會是歐巴馬以美國總統身份展開的最後一次外交出訪,原本希望帶著政治遺產亮相的他,眼下卻不得不面對TPP很可能將不了了之的尷尬境地。不過,他仍表示將利用APEC峰會的間隙會見所有TPP成員國領導人,并力促TPP生效。
歐巴馬為挽救TPP做最後一搏
TPP由APEC成員國中的紐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四國於2002年發起,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2010年,TPP談判啟動,並最終於2015年10月5日取得實質性突破,美國、日本和其他10個泛太平洋國家就TPP達成一致。2016年2月4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12個國家正式簽署了TPP協議。但TPP要正式生效,還需要上述12國立法部門(國會、議會)批准通過。
原本簽署TPP的12個國家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今年內力促TPP生效,但一場美國大選徹底打亂了TPP的進程。英國媒體網站11月12日在題為《白宮承認,國會將把TPP沖入馬桶》的報道中稱,鑒於參眾兩院不會在明年1月20日國會進行正式權力交接前討論TPP協定,並且當選總統特朗普幾乎每天都要攻擊這項協定,因而,TPP協定在美國幾乎已死定了。儘管「TPP已死」效應在整個亞太地區持續發酵,但歐巴馬11月17日仍表示將繼續遊說國會批准TPP。
TPP協定在美國幾乎已死定了
與歐巴馬同樣仍想最後一搏挽救TPP的還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安倍11月10日已強推日本國會批准TPP協定,次日,他又強調「將利用一切機會促使美國及其他簽署國儘快完成國內手續」,並稱不能被動等待美國的態度,而是「要在日本的主導下提高儘快生效的機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向特朗普喊話稱,如果他就任後取消TPP,那「對於我們這些積極為協定談判的人來說,是令人失望的」。
相反,有些國家已經決定放棄。越南總理阮春福11月17日在國會召開的會議上宣布,因美國中止將TPP提交國會審議,越南政府已停止推動國會批准TPP。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潔11月17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TPP目前在美國只是暫時擱置,判斷TPP已死,為時尚早。」張潔表示,外界普遍猜測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將終止TPP協定,但「從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到4月期間,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期。這期間,特朗普將陸續公開其施政綱領,屆時,美國新政府對於TPP的真正立場才能漸漸明朗」。
張潔指出,雖然TPP目前只是暫時擱置,但已緩解了中國此前在亞太秩序博弈中所承受的整體壓力,這也利於中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或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建議。
與歐巴馬同樣仍想最後一搏挽救TPP的還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RCEP獲美國盟友追捧
由於擔心TPP無疾而終,很多簽署TPP的美國亞太盟友眼下已將關注力轉向曾經與TPP相抗衡的RCEP。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潔11月17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TPP目前在美國只是暫時擱置,判斷TPP已死,為時尚早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長穆斯塔法·穆罕默德15日說,如果確認TPP協定無法落實,馬來西亞將尋求其他選項。目前,馬來西亞關注的是推動RCEP談判。
新加坡媒體14日發表社論稱,美國不核准TPP協定僅代表其自己棄權,亞太區域國家依然會謀求其他形式的合作來促進貿易。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也表示,TPP失敗將使貿易協定方面出現真空,其空白或將被中國主導的經濟夥伴關係填補。她特別提到RCEP,並稱澳大利亞將在任何能夠受益的地方尋求達成協議。澳大利亞貿易與投資部部長史蒂文·喬博6日表示,澳大利亞政府會努力敲定擬議中的RCEP,同時也支持中國提出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方案。
相較於匆忙轉向的上述3國,今年APEC峰會的主辦國秘魯既已開始與中國就加入RCEP問題進行談判,又仍對TPP生效抱有期待。秘魯外貿部長愛德華多·費雷羅斯表示,希望有朝一日秘魯能同時加入美國領銜的TPP和中國力推的RCEP兩大自由貿易協定。而秘魯總統佩德羅·庫琴斯基認為,與中國、俄羅斯等亞太國家簽訂協議或許比美國參加的TPP更好。
今年APEC峰會的主辦國秘魯既已開始與中國就加入RCEP問題進行談判
德國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南美問題專家克勞迪婭·希拉博士指出,秘魯對RCEP表現出濃厚興趣,是因為秘魯與中國的貿易額占其外貿總額的23%。希拉認為,秘魯如果真的成為RCEP的一員,很可能會在智利等TPP簽署國和泛美同盟成員國中引發示範效應。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由東協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有可能改變態度加入RCEP談判,以免自身在亞太市場被邊緣化
雖然日本也被納入這一框架之中,但安倍15日卻警告稱如果TPP生效手續沒有進展,在亞太地區打造經濟圈的「重心將會轉向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日本不願接受中國在亞太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但在TPP前景不明、亞太國家重新將關注點轉向RCEP的大背景下,日本有可能改變態度加入RCEP談判,以免自身在亞太市場被邊緣化。
「中國方案」將成峰會關鍵潮流
中國近年來積極推動RCEP,新加坡媒體16日評論說,在TPP可能流產的背景下,中國將成為秘魯APEC峰會的中心,中方倡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和RCEP方案將成為峰會上關鍵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潮流。
英國媒體稱,在秘魯召開的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將再次推進「抗衡TPP的RCEP」,特朗普的當選令中國得以順理成章地推動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
不論是RCEP還是FTAAP,都是中國積極參與構建亞太自由貿易新秩序的努力
《紐約時報》也稱特朗普當選帶來的不確定性給美國的亞太盟友和對手都帶來了壓力,「如果美國的支持顯得不太有把握,那麼中國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張潔說:「不論是RCEP還是FTAAP,都是中國積極參與構建亞太自由貿易新秩序的努力。中國是RCEP堅定的支持者和推動者,支持東協在RCEP談判中的中心地位,因而,如果RCEP能率先取得突破,那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一個沒有中國的TPP和一個沒有美國的RCEP都是不明智的
張潔也強調,從未來參與亞太區域治理的層面來看,FTAAP所涵蓋的範圍比TPP和RCEP都更廣,如果能取得成功,將有助於中國在亞太爭取更多的話語權。雖然東亞目前有不少合作機制,但效率都相當低下,未來需要一個高效的地區合作機制。而RCEP能否成為亞太各國高效合作的平台,仍需各方努力。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未來是否會加入RCEP,既取決於美國自身的意願,也取決於亞太各國自身的考慮,「畢竟一個沒有中國的TPP和一個沒有美國的RCEP都是不明智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4759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