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元朝泰定五年,即公元1328年11月19日,安徽省鳳陽東鄉一座二郎廟裡,一個陳姓中年孕婦在下地幹活的路上突然臨產,這個堅強的婦女硬是忍著劇痛,在二郎廟裡生下了這個男孩。聞訊趕來的孩子父親朱五四趕緊把孩子接走。以當地鄉民的話說,這個孩子的命,真叫一個硬!
但雖說命硬,但這件事說到底,也只是個農村突發生育事件,可只要看看孩子的籍貫與父母,再聽聽孩子的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怎樣震撼歷史的大事:這個孩子,當時取名叫朱重八,後來的名字,叫朱元璋,正是後來的一代鐵血帝王,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他正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更是另一個華夏民族偉大王朝的開創者。中華民族又一場復興奇蹟,以此為開始!
由於這個誕生過程十分神奇,所以明朝建立後,貴為天子的朱元璋,也把這個他出生的二郎神廟旁的山崗,命名為躍龍崗。甚至在明初諸多元朝遺老眼裡,這一天,也是元亡明興的關鍵一天,以北元一些史料感慨,如果不是這個意外出生的孩子,元朝不會滅亡,這是天意啊!
這樣的天意,在後來《明太祖實錄》里更被說的繪聲繪色:朱元璋母親在生他之前,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道士從天而降,送給她一個丹藥丸,吃掉之後第二天,就生下了朱元璋。而且出生的那天,整個的紅光,瀰漫了二郎廟旁的山嶺。
而即使拋卻神話成分,像朱元璋這種家庭,竟然能出來一位元王朝命運的終結者,確實是個神奇的事情。
那個時代的元王朝,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長期的殘暴統治下,中華大地自然災害不斷,嚴重缺少行政治理能力的元朝政府,更鬧的腐敗叢生,這樣一個混亂的世道下,受苦最重的,就是朱元璋家這種農民家庭,苦到連名字也沒有正式的,只能取重八這種數字化的名字,生活更極其貧困。雖然現在總習慣把鳳陽作為朱元璋老家,其實往更早了數,朱元璋家其實在沛縣,然後一步步南遷,每南遷的一步,都伴隨著饑荒和逃亡,直到來到鳳陽,靠做佃戶為生。
所以這樣一個家庭,添了一個孩兒,不可能像我們今天家庭有了孩子一樣高興,相反卻是長吁短嘆,這意味著家庭又多了一個人口,多了生活的壓力。特別是朱元璋出生的時候,朱家竟然連給他包裹身子的紅綢布都找不到,還好從河水裡撈到一塊,這才給他包裹上,這樣一個家庭出來的孩子,命運也是千篇一律,繼續著佃農的生活。
很多人都說,是後來那場饑荒,逼迫朱元璋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造反,成功的卻是朱元璋?
有一個原因,可能更加重要:朱元璋的母親陳氏,她雖然是農家女,祖上卻曾經參加過張世傑的宋軍,這個偉大的母親,她的見識也和旁人不同,早在朱元璋孩童時,就堅持湊錢送他讀書,哪怕後來實在供不起輟學,她告訴兒子的,也是自己家族當年的抗元故事。這樣的意識,以朱元璋後來登基後說,幾乎影響了他的童年時代,造就了他後來的人生路。
知識改變命運,朱元璋的成功,就是一個詮釋,哪怕是一丁點的知識,也有可能改變命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