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支持TPP,為了抗衡中國崛起,如今沒有批准,那將會胎死腹中。習近平演講:推動中國支持的自由貿易協定 (內有視頻)

新聞| 2016-11-20| 檢舉

當地時間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攜夫人彭麗媛抵達秘魯首都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據新華社11月19日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秘魯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題為《深化夥伴關係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亞太地區作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要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各國應促進亞太經濟一體化,建設開放型經濟;促進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促進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促進合作共贏,深化夥伴關係。而中國作為APEC成員國之一,已成為絕大多數APEC成員主要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中國將繼續有效推動經濟發展,讓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的機遇。

當地時間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秘魯利馬。

11月19日,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演講。

視頻:

利馬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馬誓言,中國將進一步對外開放。

目前,亞太區領袖們正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APEC會議,試圖尋求新的自由貿易選項,因為美國預計將採取更多的保護主義立場。

一個星期以前,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成為美國當選總統,給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投下了陰影。

美國總統歐巴馬支持TPP,以作為抗衡中國崛起的手段。但是,在選舉結束後,歐巴馬政府已經停止尋求國會批准TPP。

TPP由12個國家參加,其中並不包括中國。

如果美國沒有批准,那麼TPP就會胎死腹中。

特朗普在競選中強烈反對自由貿易協定,誓言要美國退出TPP,並表示將對一些國家的進口徵稅。

而習近平正通過推行北京支持的區域廣泛經濟協定 (RCEP),來促進區域自貿協定的替代版本,這個協定並不包括美國。

習近平在APEC總裁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說:「中國不會向外界關閉大門,而且只會更加開放。」

隨著TPP的淡出,RCEP被視為走向亞太自貿協定的唯一可行路線。

習近平說:「我們將讓我們自己融入經濟全球化,我們支持FTAAP。我們將確保共享發展的果實。」

歐巴馬政府已經警告說,RCEP不會對工人、環境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雖然中國推動替代版本,但一些APEC成員決定繼續推動TPP。

例如,秘魯和日本就在聯合聲明中說,將努力推動TPP。

路透社引述墨西哥經濟部長Ildefonso Guajardo說,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紐西蘭和新加坡,都主張繼續推動TPP,有的堅持要包括美國,有的認為沒有美國也行。

21個成員體的APEC,也已經完成了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研究,但有關這個自貿區的討論將在明年的越南峰會才會討論。

儘管APEC領袖避免批評特朗普,但這些領袖普遍警告說,退出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會有風險。

演講全文如下:

深化夥伴關係增強發展動力 ——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

(2016年11月19日,利馬)

布斯塔曼特主席先生,

亞太工商界各位代表,

很高興同大家相會在美麗的利馬。中國和秘魯相距遙遠,《英漢大詞典》有一個詞語,叫「從中國到秘魯」,意思是走遍天下。今天,我們不遠萬里來到利馬,共同的目標是探討推進亞太發展思路和舉措。

兩個月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成功舉行。我同各國領導人一道,深入討論世界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形成許多重要共識。大家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復甦仍然乏力,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貿易和投資低迷,全球性挑戰加劇世界經濟不確定性。面對風險和挑戰,各方要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夥伴精神,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創新經濟增長方式,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

當前,亞太總體保持平衡發展態勢,但也面臨挑戰,處在發展關鍵當口。作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亞太要勇於擔當,發揮引領作用,採取有力協調行動,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新道路。

第一,促進經濟一體化,建設開放型經濟。開放是亞太經濟的生命線。20多年來,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堅持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貿易量年均增長8%,是同期經濟增速的兩倍多,為亞太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動力。近年來,國際貿易發展進入低迷期。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增幅可能連續第五年低於經濟增速。亞太面臨相同壓力,也亟待解決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等挑戰。任何區域貿易安排要獲得廣泛支持,必須堅持開放、包容、普惠、共贏。我們應該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封閉和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確選擇。

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是事關亞太長遠繁榮的戰略舉措,工商界朋友稱之為「亞太經合組織之夢」。我們要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為亞太開放型經濟提供製度保障。要重振貿易和投資的引擎作用,增強自由貿易安排開放性和包容性,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當前,圍繞經濟全球化有很多討論,支持者有之,質疑者亦有之。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時,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全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需要認真面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孕育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這些都給經濟全球化賦予新的內涵。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的時期,亞太取得的發展成就同經濟全球化密不可分。我們要認識和把握自身發展和外部環境的互動變化,捕捉新機遇,定位新角色,創立新優勢。同時,全球化也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新問題,我們要積極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著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增強廣大民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第二,促進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互聯互通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聯動發展的基礎前提。我們要推動建立覆蓋整個亞太的全方位、復合型互聯互通網絡。今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隔8年重回拉美舉行,我們要把握這一契機,推動太平洋兩岸互聯互通建設彼此對接,在更廣範圍內輻射和帶動實體經濟發展。要深入落實北京會議制定的互聯互通藍圖,完善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架構,確保2025年實現全面聯接的目標。

3年前,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實現共贏和共享發展。截至目前,共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結成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滿活力的「朋友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運營,絲路基金順利組建,一大批重大項目付諸實施,產生巨大經濟社會效益。中國將同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深化互利合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我們歡迎各方參與到合作中來,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謀發展。

第三,促進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亞太發展到今天,每邁出一步都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改革創新是好事,也是難事。中國古語說:「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拉美諺語說,「沒有比缺乏意志更大的困難」。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北京批准《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為亞太地區走創新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通過《創新增長藍圖》,強調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制定具體行動計劃。

亞太各成員要落實好這些共識和原則,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下決心用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堅定推進結構性改革,強化正面溢出效應。要加快發展理念、模式、路徑創新,激發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拓展發展新空間。

第四,促進合作共贏,深化夥伴關係。夥伴關係是亞太合作的重要紐帶,也是共同應對當前挑戰的必然選擇。大家都認為21世紀是亞太世紀,但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兩年前,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回顧25年合作歷程,提出構建亞太夥伴關係的指導原則。去年,我們在馬尼拉強調,要秉持亞太夥伴關係理念,發揚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我們要深化命運共同體意識,讓彼此越走越近,而非漸行漸遠。要不斷提升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共同搭建平台,共同制定規則,共享發展成果,絕不應該相互拆台、相互排斥。要平等參與、充分協商,要相互幫助、共同發展,全力營造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不讓任何因素干擾亞太發展進程。

實現亞太共同發展繁榮,需要加強區域層面合作,更需要每一個成員付出行動。作為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力帶動了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間,中國為全球經濟貢獻了接近40%的增量,對世界經濟復甦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近年來,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我們堅定信心、主動調整,經濟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5%以上。

今年是中國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6.7%,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達到7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至52.8%,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2%,新增城鎮就業1067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新動力正在強化,新業態不斷出現,很多地區很多產業都在發生可喜變革,有利因素進一步累積。

中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們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能,推動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將著力從以下方面採取措施推動經濟發展。

第一,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們將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努力健全制度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們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優化重組,優化要素配置,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第二,著力促進創新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我們將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讓機構、人才、市場、資金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進創新發展的強大活力。我們將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使創新成果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培育發展新動力。

第三,著力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互利共贏。我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們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准入,推進國內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我相信,隨著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的持續推進,中國投資軟環境將更開放、更寬鬆、更透明,為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將鼓勵更多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搭建互利共贏合作新平台。我們將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儘早結束談判。

第四,著力實現共享發展、綠色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中國古語說:「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秘魯諺語說:「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天的聲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將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我們將大力推進脫貧攻堅戰,在2020年前確保現行標準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我們將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讓人民切實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生態效益。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

25年前,中國正式成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25年里,中國同各成員風雨同舟,攜手走過的是一條聚焦發展、共謀繁榮之路,是一條持續開放、深度融合之路,是一條銳意進取、勇敢創新之路,是一條互敬互助、共同發展之路。中國一步步走向亞太,亞太也一步步走向中國,中國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主要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

大家都知道,拉美是地瓜等薯類作物的原產地。我曾給中國一些企業家舉過地瓜的例子。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塊莖始終長在根基位置。同樣道理,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將紮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帶動亞太國家共同發展,為本地區人民創造更多機遇。

工商界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力量,是推動改革、發展、創新的主力軍。希望大家勇立潮頭、積極行動,在合作中實現共贏,在耕耘中收穫果實,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最後,我祝願這次工商領導人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474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